2000年到2020年,小张变成了老张。 

但对于我国卫星定位导航事业来说,则是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到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升空成功最不容易的20年。55颗卫星悬挂深空,“中国的北斗”终于一跃成为“世界的北斗”。 

在卫星定位导航领域,一直流行一句话:北斗的应用,只受限于个人的想象力。 

足见北斗对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后发潜力。 

在经历了今年6月23日那一声铿锵有力的点火指令后,搭载着北斗三号导航定位卫星的长征3号乙火箭一飞冲天,直达苍穹。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举行。 

这一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北斗组了一个好局-冯金伟博客园

“这意味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到全球应用的新阶段,服务的广泛性发生了本质改变。”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告诉雷锋网。千寻位置是北斗高精度定位应用的最大平台,致力于提供时空智能基础设施。  

与之相对应的,我们还关注这一事件的背后影响,即围绕着卫星导航的产业链的发展,基于时空能力的新业态的重构。 

不出意外,“北斗+”将成为火热的新基建下的重要赛道。 

从某种意义上看,北斗的前期发射及这次全球组网的实现,让我国的时空能力都整体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 

一直以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都是典型的“国之重器”,就像水电和公路一样,一直是社会建设的基础保障。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建成此系统的,一只手可以数的出来。 

卫星导航系统简称为GNSS系统,有4位VIP会员,分别是GPS(美国)、GLONASS系统(俄罗斯)、伽利略系统(欧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国自主建设)。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方面一直处于空白,需要依赖美国的GPS系统。 

怀揣着“发展自己的导航系统”这个梦想,才有了后来的北斗。日本、印度都在打造自己的导航定位系统,但是范围有限,且依赖GPS。 

北斗组了一个好局-冯金伟博客园

精度,一直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命门,也是它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领域的理由。依靠北斗的这种精度,大型车辆的定位和监控、农业现代化中的控制系统、海洋渔业通信、火灾地震救援、军事目标打击、野生动物保护都有了重要利器。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此前提到,北斗导航系统面向国家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时间基准、空间位置基准,对国家的重要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程度非常大。 

“作为基础标准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如果由别人提供,安全感何来?”陈忠贵表示。 

千寻位置一直是这个领域的重度活跃玩家。据悉,其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自主建设和运营的26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强站,构成了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实时计算卫星定位误差,已经为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和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对雷锋网提到,我国北斗应用将进入“新的时代”,在汽车、手机、无人机等各类智能设备上得到应用。 

他补充提及,有了对时空更高分辨率的感知后,北斗不仅仅是部署于高空的卫星导航系统,它更是和每一位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国家重大时空基础设施。此前,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手机、汽车等产品还会收到区域的限制。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体验、稳定性、可靠性都大大提升。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完成后,“全国一张网”持续推进,基站能力增强。在产业界,一大批概念公司将受益,尤其是芯片和终端产业将拓宽自己的产业链条,其服务的广泛性也发生了本质变化。 

这实际上解决的不仅是一个“成本和门槛”的问题,更是一个自信心的问题。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注意到,GPS导航定位系统比北斗早建设大约20年,20年的技术鸿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填补的,GPS系统的应用和技术都已经非常的成熟。 

这带来一个简单又残酷的事实是:GPS的芯片比北斗芯片的价格要便宜很多。 

“用不起”——很长时间制约着北斗的发展,而“不敢用、不想用”才是制约北斗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因。虽然从诞生到现在,我们已经从很多方面验证了北斗的精度和可靠性,完全不输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但人们对北斗仍有种种的质疑。 

而今年,北斗从区域走向全球,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战斗值”增强,加之我国的芯片技术、算法技术进一步自主可控,以及基于位置的需求飞涨,2020年势必成为北斗大规模应用的元年。 

北斗组了一个好局-冯金伟博客园

基于北斗高精度时空网络,无人机可以实现在田间地头精准喷洒农药,减少用药量。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截至2019年底,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为46家。 

《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近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已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陈金培认为,北斗将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建设方、汽车制造商,各类设备和应用开发商等都会参与。 

预计,今年将有数款搭载千寻位置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汽车量产发布,除了单车本身能实现精准定位外,同时也为智能驾驶的车路协同(V2X)提供高精度定位和授时能力。 

而在全国,超过2万台无人机已经集成了千寻位置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在全国各地进行农药喷洒、电网巡检等作业。北斗也已经覆盖众多主流智能手机。根据千寻位置的数据,目前北斗加速定位服务已服务近6亿用户,大幅减少用户初始定位时间。 

可见,天上好用,地上用好——北斗真的做到了。 

北斗的发展史,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崛起的标记。 

从第一代太阳帆板等核心产品的国产化,到第二代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再到第三代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北斗导航系统铸造了“中国灵魂”,在家国意义上占据诸多重要的位置。 

曾经,铁路、公路、水电煤对现实世界的运转做了最好的支撑,而今天和未来,时空网、互联网和计算网就是“数字中国”的新的基础设施,数据带上时空标记、经过高效传输和智能处理,数字世界的比特和物理世界的夸克才能更完整地融合。 

对于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而言,北斗更是献上了智慧前的“临门一脚”。 

依然是以千寻位置为例,其基于时空大脑,已经将浙江德清主城区的地图精度提高到亚米级,摄像头可以精细化到把车道信息都完全展现出来。在对车流的精准分析基础上,还可以做一些重点车辆的通行,比如急救车、消防车、警车等等,再配合红绿灯优化配置方案,可以保证重点车辆快速通行,快速解决城市应急事件。眼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这样的“时空智能”能力,东到绍兴上虞,西至重庆长寿。 

同样,对于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的共享单车而言,“智能调度”是个核心老大难题,这背后需要对单车的空间位置具备更高分辨率的感知。据悉,哈罗出行就联合千寻位置研发了“车辆高精度定位及电子围栏停车技术”,确保车辆在指定位置正常落锁。 

可见,城市的组件被进一步细分,这对单体智能走向整体智能提供了从顶层设计到细节运营的思路,“新基建”里的5G、AI、云计算等元素获得加速度后,时间基准和空间基准也将在北斗全球组网大背景下,在多产业得到应用。 

北斗下中国体格,也得以更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