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八国联军的主力,公 使 仅为上校军衔,却对中印边界指手画脚
众所周知,八国联军侵华战斗是使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次战斗,八个帝国主义国度中的英国,是动员侵犯战斗的主力。当时的英国陆军上校窦纳乐爵士(Colonel Sir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是当时的驻华公使,因在战斗中出力不小,还获得了军事版的巴斯勋章。
窦纳乐1852年6月12日出身,1915年9月10日逝世,英国外交官,长期在中国清朝以及日本从事外交工作。早年的窦纳乐就读于拉特兰的阿宾汉姆学校(Uppingham School),后来在伦敦的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就读,开端了军旅生活。
1872年,窦纳乐获得军官委任,在第74(高地)步兵团服役。窦纳乐于1882年加入了英埃战斗,获得了埃及奖章。1887~1889年,担负驻桑给巴尔总领事,其后派驻在西非服役。但是,由于比拟关怀英国外交部的事务,窦纳乐称自己是一名“军事局外人”(soldier-outsider)。
窦纳乐获得的这枚埃及奖章(1882–1889),授予1882年英埃战斗期间及1884至1889年间加入苏丹军事行为的英国陆军和皇家海军,也是英国表扬殖民功劳的奖章。自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以来,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度对埃及的干预引发了埃及部队的兵变,威逼到了英国支撑的埃及凯迪夫(Khedive of Egypt)特菲克·帕夏(Tewfik Pasha)的威望,英国为了自身好处进行了军事干涉。英军在埃及也卷入了埃及与苏丹的冲突,埃及自1820年代之后就占据着苏丹。
埃及奖章可加缀13种扣环,窦纳乐获得的奖章上面加缀了3种扣环,表明他曾经加入了3次主要战斗。
1896年4月24日,窦纳乐出任英国驻大清国公使,1896~1898年兼任驻朝鲜国公使。担负驻大清国公使期间,强令清政府租借威海卫,为英国商团取得包含广九铁路在内等5条铁路的修建权,推进《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签订,向清廷租借新界。
别看窦纳乐只是区区的上校军衔,但是他却敢对中印边界问题指手画脚。1899年,窦纳乐制定了一份关于中国和英属印度在喀喇昆仑山脉及克什米尔的新划界提议,即所谓的马继业-窦纳乐线(Macartney-Macdonald Line),这条边界限成为中巴喀喇昆仑走廊,以及中印之间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的基本。
1900年5月27日中国爆发义和团活动之后,身为军人的窦纳乐以为使馆区有危险,5月28日请求停泊在大沽邻近的17艘外国战舰支援,并作为总指挥引导东交民巷的使馆与义和团作战,其间与亲英派日军中佐柴五郎合作。
1900年8月25日,窦纳乐与本来的驻日公使萨道义爵士(Sir Ernest Satow )对调了职务,成为英国驻日公使,促成了英日关系的蜜月期。
1902年1月30日,第一次英日同盟盟约在伦敦由英国外交大臣、第五代兰斯多恩侯爵(5th Marquess of Lansdowne)及日本驻英公使林董签订,1905年及1911年的两次盟约续签,窦纳乐都以驻日代表的身份参与其中。1905年驻日公使升级为大使,窦纳乐成为英国首任驻日大使,1912年离任。1906年,窦纳乐成为英国枢密院委员(PC)。
窦纳乐获得过骑士大十字级最卓著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GCMG),是一名一等勋爵士。骑士大十字级皇家维多利亚勋章(GCVO)。民事版骑士指挥官级巴斯勋章(KCB)。军事版骑士指挥官级巴斯勋章(KCB),1900年11月29日由在八国联军侵华战斗中的功劳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