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行书)

甲骨文:出现于商代,刻写在龟甲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也用于记事。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它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

金文:始于夏商,古代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是商代书写使用的正体,与甲骨文并行使用,具有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特点。

大篆: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有两个特点:线条化和规范化,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秦始皇统一后,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小篆是在秦国原有的文字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字体基本上是呈长方形的方块字,整齐美观,十分和谐。

隶书:秦朝统一后推行的小篆并不便于书写,隶人(指衙门中专掌文书的书吏)为了简约易写,大量使用了隶书。隶书是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的一种字体。

楷书:楷书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楷书在发明当时被称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为今天的“楷书”。

草书:草书的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体。草书满足了书写快捷和书写者抒发胸臆、寄情笔端的需要,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

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始于楷书出现以后,盛于魏晋,晋代已流行。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大篆汉字对照表_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_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大篆汉字对照表_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_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

扩展资料

汉字的起源

1、仓颉造字说

传说中仓颉是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临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

2、结绳记事说

在一些部落里,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并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由专人循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相传。久而久之,慢慢从结绳的符号中衍生出了文字。

3、契刻记事说

这中传说与结绳记事说类似,在木头、竹片、石块、泥扳等物体上刻画各种符号与标志,表示一定意义,从这些符号中逐渐演变出了文字。

4、洛书河图说

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成了卦辞。

5、图画说

有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画的图形与古文字对比的相似度,足以让人确信汉字由图文演变而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

日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日字的字形演变如下:

大篆汉字对照表_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_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大篆汉字对照表_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_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

日字的用法:

1,本义,名词:天宇中发光的天体,太阳。组词如:日出,日落,日光,日冠,日头,日晕,日食,日照,日月,日薄西山,日暮途穷,日上三竿。

2,名词:太阳由升到落的时间,白昼。组词如:日后,日内,日前,日期,日夜,日子,日界线,日积月累,日久天长,日以继夜,假日,明日,昨日,夜以继日。

3,形容词:白天的,一天的,每天的。组词如:日班,日场,日工,日报,日戳,日记,日历,日志,日常,日程。

4,副词:每天,一天天地。组词如:日趋,日渐,日见,日益,日用品,日理万机,日新月异。

5,量词:天,每24小时。组词如:日日,日日夜夜,每日,一日,一日三秋,十年如一日。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 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

白话版《说文解字》: 日,能量充盈。太阳没有圆缺变化,精华永不枯竭。字形采用“囗”和 “一”构成。字形像太阳的形状。所有与日相关的字都采用“日字边”。

组词解释:

1,日新月异,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出自春秋诸子《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使身心清新,更要继续不断地每天清洗,使身体和精神焕然一新,指人的修养。

2,日子,指固定的某一天日期或指天数,指生活、生计。曹禺 《雷雨》第二幕:“这些日子,你特别不来看我,是怕你的父亲?”

3,日光,是指白天的光亮,与夜晚的黑暗相反。郁达夫 《蜃楼》:“早晨醒来的时候,朝南的廊下,已经晒遍了可爱的日光。”

4,往日,意思是往昔的时日,过去的日子。先秦屈原《楚辞·九章·惜往日》:“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意思是追惜着往年曾见信于故君,受到诏命去整饬时政。

5,落日,指夕阳下山,在天色渐晚的日暮时分发生。峻青 《黎明的河边·主人》:“落日的红光,把他的脸孔,照成了古铜色。”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大篆汉字对照表_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_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大篆汉字对照表_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_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

扩展资料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构字体上看,文字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

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有哪些?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1.象形文字。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大篆汉字对照表_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_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大篆汉字对照表_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_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

2.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3.宋体。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哪里能找到最全甲骨文/汉字对照表

《甲骨文小字典》

王本兴 编

文物出版社

新华书店经销

2007年7月第2次印刷

定价:28.00元

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片

甲骨文数字象形文字图片:

大篆汉字对照表_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_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大篆汉字对照表_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_甲骨文数字象形字对照图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象形文字(hieroglyph)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学习和使用难度较表音文字大,但信息密集度高于单纯的表音文字。

扩展资料:

甲骨文自发现以来,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多种不同命名:

1、从书写材料角度,其文字刻写于龟腹背甲和兽骨之上,因而有龟甲文字、龟版文、龟甲兽骨文字等名称。

2、从文字用途角度,其文字用于占卜记录,因而有卜辞、贞卜文字、甲骨卜辞等名称。

3、从书写方式角度,其文字为刀笔刻划,因而有契文、殷契文字等名称。

4、从文字发现位置角度,甲骨文大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因而有殷墟卜辞、殷墟书契、殷墟文字,简称卜辞、殷契、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