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希财课堂每日读财”,我是大财师兄,本期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物价”。

过去一些年里,我国的物价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涨的,下跌的时候很少。不过,在2020年11月份的时候,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却意外跌了,这似乎让人看到物价下跌的希望。然而事实上,所谓的物价下跌不过是假象而已,而且12月份的CPI也很快又涨了回来。

物价下跌果然只是假象?

去年11月,我国的CPI同比下跌了0.5%,为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下跌。然而,相信大多数人都并没有感觉到物价下跌。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物价跌幅小,难以察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前11个月的物价根本没跌,反而还涨了2.7%。

而所谓的物价下跌,也不过只是跟2019年11月相比而已。所以物价下跌不过只是假象,从整体来看物价仍然在涨,12月份的物价更加能说明了这一点。

本周一(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根据数据显示,12月份我国的CPI同比上涨0.2%,回到正增长中,而2020年全年我国的CPI同比涨了2.5%,并不比2019年的2.9%的涨幅低多少,为过去7年来第二高。12月份的CPI回到正增长,说明物价长期下跌是不太可能会出现的。

过去一年我们手上的钱贬值了多少?

物价涨了之后,对我们来说一个最大的影响就是手上的钱会贬值。虽然从感受上是我们觉得东西越来越贵,可实际上是我们手上的钱越来越不值钱。那么,过去一年我国的CPI涨了2.5%,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钱就贬值了2.5%呢?这个还真不一定。

首先,CPI到底能不能代表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还存在争议。前段时间央行前行长就发文称,用CPI衡量我国的通胀显得失真,因为CPI并没有统计资产价格的上涨。如果CPI就是我国的真实通胀水平的话,那么过去20年里我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只有2.2%左右,相当20年前的100块钱仅值现在的150块钱,这看起来好像不太可能把?

其次,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手上的钱贬值的幅度可能也会不一样。因为就算真实的通货膨胀只有2.5%,那也只是反映的一个整体情况。事实上,不同的商品价格上涨的情况并不相同。如果你平常买的最多的商品是那些价格涨得少的,那手上的钱就还没有贬值2.5%,相反,贬值会超过2.5%。

所以,钱贬值多少,还跟自己常买的商品有关系。那些你根本就不会买的商品,就算价格涨得再多,对你也没什么影响。

怎么才能避免钱贬值呢?

不管怎么说,只要是整体的物价在涨,那么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不管多少也都会涨。比如CPI统计的范围涵盖了我们衣食住用行及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商品,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完全避开购买这些商品。这就意味着只要物价在涨,我们手上的钱就会贬值。

由于物价上涨我们控制不了,所以想要我们的钱不会贬值的方法,就只有让钱不断增值,并且增值的速度至少要超过贬值的速度。而想要钱不断增值,持有现金肯定是不行的,只能靠购买能带来收益的资产或用于其他投资上,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符合要求。

虽说我国的CPI才2.5%,但我们最好还是把实际的通货膨胀水平看得更高一些,原因上方有提到。如果看成3%以上或4%以上,那么大多数的银行存款以及国债的收益率,可能都跑不赢通胀,意味着买这些资产时我们的钱还是会贬值。

有人或许会说,不存银行或买国债,难道要买股票、基金吗?股票或基金可以买,但也不能把钱都用来买股票、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除外)毕竟是风险较大的投资品,能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较大的亏损,收益并不稳定。

而如果仅购买收益稳定的资产,收益率可能又不高,就像银行存款和国债。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建立一个投资理财组合,不管是收益稳定的资产还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都买一些。至于要怎么分配,就要看自己的收益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