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卖茅台利润率还高?

前不久,专注于实验动物小鼠模型的药康生物登陆资本市场,实验鼠的暴利生意也被推至台前。其部分品系的小白鼠单价高达万元,毛利率高达95.65%,超过91%毛利率的茅台。

与小白鼠一样,实验猴的价格也同样不菲,近年来实验猴的价格也迎来了暴涨,有些品种单只甚至超十万,“一猴难求”成为常态。

新药研发持续升温的大背景下,医药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作为配套服务的上游,实验动物产业愈发火热,开始受到资本的更多关注。

“卖小动物”的生意火了

小鼠是继人类之后第二种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哺乳动物,因基因组与人类高度同源,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动物。

药康生物的产品中,斑点鼠的价格最高,平均售价过万元,其毛利率更是超90%,堪称“鼠茅”。

“斑点鼠”之所以有高售价和高毛利率,是由于其部分产品为企业首创,存在一定市场稀缺性,具有定价优势。

药康生物表示,斑点鼠作为高附加值产品,其主要投入体现在前期研发阶段的创制开发,相关费用计入研发费用。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根据财政部网站发布的公告显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食蟹猴项目的中标公告发布,最终由昆明亚灵生物成功中标,供应数量为30只,成交金额为366万元,货物单价为12.2万元。

食蟹猴又名长尾猴,因为其生物学特性与人类极其相似,常被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而在2020年初,食蟹猴的采购单价为3万元。短短两年,实验猴的单价翻了几番,但尽管如此,依旧会出现“一猴难求”的情况。

“到今年年底,如果实验猴涨到20万,我都不觉得稀奇。”在《财健道》的报道中,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孙强表达了自己对实验猴价格涨势的观点。

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实验猴的需求迅速放大,各国对实验猴的需求暴增。

然而养育实验猴的时间成本很高,需要几年时间,实验猴生产能力有限是导致市场供不应求的原因之一,此外相关供应商也需要具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等资质,种种原因造成了实验猴的价格居高不下。

看似稀疏平常的小鼠和小猴,背后却蕴藏着大生意,这也引起了资本的追逐。

资本出手争夺市场

上个月,药康生物登陆科创板,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为其主要业务。

招股书显示在2018-2021年,药康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329.06万元、1.93亿元、2.62亿元以及3.94亿元。

仅仅靠卖小白鼠,药康生物这几年的收入超9亿。

而另一家卖小白鼠的公司南模生物,于去年年底成功登陆科创板,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也达到60%以上。

截至发稿前,这两家以销售实验鼠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南模生物、集萃药康,市值分别超过41亿和93亿元。

在一级市场,实验动物行业同样备受关注。

今年4月,卓凯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君联资本独家投资,此前公司已完成由荷塘基金领投,道远资本、和玉资本、动平衡等机构跟投的B轮融资。

卓凯生物致力于精神类疾病果蝇模式动物及相关药物的开发,公司拥有1200平米实验区,包含果蝇嗅觉学习记忆评价平台,SPF级转基因小鼠实验平台。

同月,灵赋生物也完成超2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国寿股权领投,君联资本联合领投,主要用于实验动物资源基地和实验室的布局。目前,灵赋生物在全国已经布局长三角实验用比格犬及狨猴资源基地、海南实验用食蟹猴及小型猪动物资源基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统计,预计2024年,全球动物模型市场将达到226亿美元。行业火热的大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甚至直接出手“买买买”。

今年4月28日,昭衍新药在猴子模式动物领域进行了战略并购,以18.05亿元的价格收购两家实验动物模型公司——英茂生物和玮美生物100%股权。

但这和市场上动辄十几万一只的实验猴相比,已经算是“批发价”。

相比于昭衍新药,药明康德的布局更早一些。早在2020年,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苏州康路生物完成对广东春盛猴场的收购,其食蟹猴饲养规模达2万余只。

2021年,康龙化成宣布以购买股权及增资的形式收购新日本科学旗下肇庆创药50.01%控股权,肇庆创药主要经营范围驯养繁殖国家二级野生动物猕猴和食蟹猴。

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身”,是药物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正在随着药物研发行业的高速增长而获得更多机会。可以说,小白鼠和小猴与创新药互相成就,各路明星资本与上市公司盯上动物模型领域,也在意料之中。

风口会持续多久?

近年来,创新药物研发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投资热点,与此相适应,创新药物各阶段临床试验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然而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多家生物医药企业IPO破发。尽管被各路资本追捧,南模生物上市首日便破发,当日收盘跌幅为18.02%;药康生物上市即破发,当日下跌17.89%。

这也反映出资本市场的隐忧。2018年至2021年,药康生物的净利润为-602.27万元、3,474.42万元、7,643.35万元以及1.25亿元。其中政府补贴和公司回款占据了几乎一半,让人不禁怀疑,药康生物销售小白鼠真的挣钱吗?

国内另一大做小白鼠生意的百奥赛图,与南模生物、药康生物共同被称为“国内模式动物三巨头”。但其目前仍处于亏损当中,2020年和2021年,公司分别亏损4.77亿元、5.46亿元,两年亏损超10亿元。

虽然动物模型行业火热,但资本看重的还是其商业化能力。动物模型市场未来能否被资本市场持续热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冠疫苗研制以鼠、猴作为动物模型居多,在各类疫苗研发中,动物模型功不可没,实验猴受疫情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今成了国际市场的“抢手货”。但未来,随着“疫情红利”的消退,动物模型市场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动物模型市场的规模优势还未能体现,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尚不成熟。

就拿实验猴来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己培养的实验猴数量达到24万只,但实际可以用于实验的数量只有3万只,大部分还达不到出栏的要求,实验猴行业需要有更高的标准化和产业化要求。

此外,食蟹猴和恒河猴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交易都受到法律限制,需要拿到相关批文,这也造成了一定的养殖门槛。

从短期来看,随着创新药的兴起和疫情的带动,直接拉动了上游实验动物模型市场规模的扩大,相关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从长远来看,不论是实验动物小鼠模型行业还是实验猴模型行业,作为细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中国大部分动物模型公司带着科研基因,销售面较窄,大部分还处在烧钱研发的阶段,且容易受到创新药物开发市场的发展状况的影响,动物模型行业虽火,但未来发展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验鼠、实验猴生意火了:单价过万 利润率高过茅台-冯金伟博客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