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个大新闻很火,Facebook 改名了。
新名字叫 Meta ▼
这条稍显平淡的新闻之所以能火,不是因为 FB 有多重要,而是新 Logo 太有发挥空间。
有人看完 FB 的新 Logo,瞬间就找到了似曾相似的感觉。
有人表示脸书这波改名有特殊含义 ↓ ↓
有人则是调侃起了近期负面缠身的 FB 是想要用改名进行革新。
总之,网友们用诙谐幽默的脑洞、玩梗的方式,瞬间帮 FB 打响了新名号。
经典再放送 ▼
尽管用改名来堵住问题是一句调侃,但改名真就暂时缓解了 FB 的各种问题。
你看,这名字一改,这几天跌跌不休的股票蹭蹭往上冲。
尾盘有回落 ▼
改个名就有这么大的威力么?
改名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讲得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
Facebook 并非第一家改名的巨头,类似的操作 Google、沃尔玛、Snapchat 等一众大佬早就玩过了。
2015 年,Google 宣布成立 Alphabet,并以此作为 Google 的母公司,而 Google 原本的 Google X、Fiber 等业务成为与谷歌并列的子公司。
这一通操作,除了方便业务开展以外,也是在向世界宣布,谷歌的业务领域不仅仅只有搜索引擎,它正在成为一个更综合、多元的公司。
类似的还有 2017 年,沃尔玛百货公司( Wal-Mart Stores , Inc. )变更为沃尔玛公司( Walmart Inc. )。
去掉名字中的 Stores 连锁超市以弱化自己纯实体零售商的概念,继续转型线上线下打通的新零售商,跟亚马逊们掰手腕。
总之,看似简单粗暴的改名字,其实是对公司前景的更新。
前景更新了,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就回来了,股票再度起飞的理由也就找到了。
FB 这波改名为 Meta 并将旗下业务线拆分成两大方向也是一样的道理。
要知道 FB 作为新兴的庞然大物,尽管很年轻,但是它的业务跟其他社交媒体一样,就是卖流量为主的公司,随着用户数量达到顶流,天花板是能看得到的。
N 年前他们就想要转型,最开始想要 All in VR/AR 公司,推出了 Oculus VR 头盔和 Portal 视频通话设备。
前几年又要往区块链努努力,试水了 Libra。
基于社交网络,再融合 AR、VR 以及区块链等技术,FB 尝试构建出一个平行于真实世界的数字虚拟世界,用小扎的例子来说,你戴上 VR 眼镜后就能在现实世界和远方的朋友 “ 肩并肩 ” 看电影。
你还可以在这个数字世界拥有自己的 “ 家 ”,选择自己的虚拟形象去拜访朋友,这感觉有点类似《 头号玩家 》。
还不止于此,元宇宙还会打通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通过 AR/VR 眼镜等把现实生活的画面 / 物品传输到虚拟世界中。
这个未来够不够科幻,够不够带感?
你看,一个新的公司前景有了,去资本市场那边讲的故事也有了,还担心股价么?
更何况,现在 FB 面对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变强。
各个国家、地区都一直在加强用户数据保护,FB 光在欧盟就因为这事吃了不少罚单。
其他科技巨头也在调整隐私政策,比如苹果 iOS14 发布了新的隐私政策,应用厂商必须让用户自己选择是否接受隐私信息的手机。
如果用户拒绝提供,那应用必须尊重,不能因此拒绝用户使用。
这一波下来,你会发现,不愿意把数据出让给开发者的用户其实挺多的。
作为一家靠用户数据卖广告的广告公司,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对于它们来说全是危险讯号。
原本广告主们愿意砸钱在数字平台上,数字平台上的效果能监控,还能通过设置用户画像,让广告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举个栗子,原本你往大街上立个大牌子要 1000 块钱,但是可能其中只有 10 个目标受众,而且效果怎么样你也不清楚,钱花出去值不值当?谁也不知道。
但在脸书这类数字平台上,同样的 1000 块钱,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目标人群,这个人群画像可以达到很细,而且投放出来还能收获到数据反馈,你可以根据数据不断优化。
换你,这 1000 块钱你咋花?
微信的竞价广告 – 人群定向 ▼
拿不到用户数据,对于 FB 来说,意味着广告推送不再那么精准。广告主再想要投放多少会考量到这一点。
就苹果那一刀,FB 表示自己的广告业务可能会减少 50% 以上。
所以啊,长远来看,FB 再不朝着未来狂奔,未来可能就要把它按在地上锤。
你看它就改了一个名字,但脸书背后想法可大了。
世超对 “ 元宇宙 ” 本身还是非常期待的,但这玩意早就已经不是什么稀奇概念了,不是 FB 独创,也不止 FB 在做,最后赢家是不是 FB,谁也说不好。
可不是改名叫 “ 元宇宙 ”,就能够成功 “ 元宇宙 ”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