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中国5G·24小时”全国线上大联播直播活动中,中国电信通过拜访参与抗击新冠的医护人员,让屏幕前的观众感受到了5G远程会诊云平台对区域医联体的推进作用。

远程医疗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威特森首先将双向电视系统应用于医疗。曾经辗转各地、飘洋过海遍访名医的现象,也将随着如今5G技术的不断普及而消失。目前随着5G、物联网(IoT)、人工智能的技术结合,将形成高效的智能远程医疗支持系统。有了高科技的参与,专业人员能够积极监测和照顾慢性病患者,即使在偏远地区也能为患者提供及时治疗

我国近70%的人口分布在县镇以下医疗卫生资源欠发达地区,而我国80%的医疗卫生资源则分布在大、中城市,医疗水平发展极不平衡。5G技术与医疗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不足。病人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医生可以随时随地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5G智慧医疗的开启,对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和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除了远程会诊、手术、超声、急救方面的提升,5G还将提高医疗数据资源的汇总管理能力,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同时在园区内,智慧导诊、智慧园区和AI辅助医疗也将为患者带来便利。

5G医疗协同“抗疫”

有人认为5G医疗距离自己还很遥远,火神山建立之初,世界各地隔离在家的小伙伴都赶来看的“云监工”,就是施工现场的5G直播,倘若是4G可能就没有如此流畅的观感。而记者从抗疫一线发回来的报道,也有赖于5G信号的传输。建成后5G网络全覆盖已成为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标配,目的是为了保障医院顺利开展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这一举措无形中帮助和挽救了无数生命。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通过“5G远程CT协作平台”,共同参与雷神山医院的诊疗。

此外,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医学专家组还通过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对广东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进行了远程会诊。以及我们在商场超市见到的“5G红外热成像测温”,能够实现对多人实时体温检测扫描,其实也是5G+的功劳。

5G助力远程医疗普及

远程医疗是以突破距离的屏障,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医生可以利用远程医疗手段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确保患者的健康。远程手术是指使用现代手术技术,在较远的距离进行手术,突破时空的障碍。远程手术使异地紧急医疗服务成为可能,也加速了全球医疗资源的流通,这项技术需要5G、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帮助解决资源调度问题。在远程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通过电子接口异地观察病情和操作手术。远程手术使专业外科医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在偏远和农村地区、战场或事故现场,“在病人的床边出现”。

二十年前,法国斯特拉斯堡一位68岁的女性病人在距离医生几千公里的地方接受了一场胆囊远程手术,史称“林德伯格手术”(Lindbergh手术),这项手术成功地利用卫星远程控制一个手术机器人来切除病人的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是尽管当时远程手术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其高延迟、极高的通信成本、没有加密保护等综合因素,仍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Jacques Marescaux博士进行的胆囊远程手术

5G的加速部署正在使这一技术手段更加普及。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主任刘荣主刀,利用5G网络远程无线操控机器人床旁系统,为50公里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动物实验室内一只实验猪进行肝小叶切除手术。手术全程约60分钟,术区无显性失血。这是世界首次5G远程外科手术测试,虽然实验主体并不是人,带还是为业内带来了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