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一部门另一个项目组的一位程序员被”主动离职”了,虽然我未曾与这个程序员共事过,但是听过一两次他的内部分享,感觉技术还是挺厉害的。

后来与一个消息灵通的同事聊天,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老大觉得 A 难以沟通,搞得其他程序、QA 都怨声载道。

工作这些年,身边的好多同事来了又走了,主动或被动,这不禁让我思考什么样的程序员算得上合格的程序员。

虽然大家都自称”码农”、”IT 民工”,但我相信,这仅仅是自嘲或者自黑,大多数程序员应该还是认可自己这个职业的。

当然,我算不上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因为我都不曾在开源社区贡献过代码、也不精通白板算法、对技术也不狂热、不 geek。

我的目标是做一个合格的程序员:把本职工作做好,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平衡生活与工作,996 什么的我是难以接受的。

对于程序员而言,技术过关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硬实力。然而只会技术也是不行的,毕竟大多数的程序员还是要与人打交道,软实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怎样才能算合格,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扎实的基础

计算机领域是一个快速更新换代的领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语言、框架、思想产生,追随每一个新技术很累。

但仔细想想,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新东西。很多新东西只不过是已有技术的封装、或者借鉴的其他领域的技术。

比如缓存数据库 Redis、Memcached,其基本思想不就是操作系统中的缓存吗;分布式存储中的分片与复制集,不就是文件系统中 RAID 的扩展吗?

还有 Google 的 MapReduce 框架,不就是来源于函数式编程语言的 Map Reduce 吗?掌握好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更本质的看待新技术。

善用工具

磨刀不误砍柴工,打造好自己的工具集非常重要。

开发中会用到大量的工具,不管是编辑器、调试工具还是监控工具,大家都喜欢争论哪个 IDE 更好。

然而,这并没有多大意义,关键在于能够熟练的使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掌握各种快捷键,高度自定义,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对于日常中重复的操作,最好脚本自动化,这里推荐一下 Python,写小工具还是很快的。

另外,强调程序员必备的两个工具,那就是浏览器和 VPN。后者大家都懂的,不多说,主要是有了后者才能发挥浏览器的威力。

浏览器大家天天都在用,但是如何高效的使用,比如在指定网站搜索、通过标题、url 过滤、选择合适的关键字还是值得研究一下。

对于程序员,要使用好浏览器,那还得具备下一个能力:英语。

过得去的英语

不得不承认,在软件创新领域,国内还是落后于国外的,新的技术、一手的资料都是英文的。

当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前,我们在百度搜到翻译要么是 machine translated,要么错误百出。

看翻译的最大问题取决于翻译者本身的水平,即使翻译水平都很高,但同一个单词往往有不同的翻译,导致看文章的时候会有困惑,最好还是直接看英文原文。

大多数原文,除去专业词汇、还是比较好理解的,而且,我发现很多牛逼的项目,都有非常通俗易懂的文档。

良好的编码习惯

代码是写给机器执行的,同时也是给人阅读与维护的。维护者可能是别人、也可能是几个月后的样子。良好的代码规范,必要的、清晰的注释可以让自己少被问候祖宗十八代。

对于代码风格,网上争议也很多,最重要的是保持项目内的统一。做为技术负责人,一定要在项目开启之初就定好规范,当大量代码被堆出来之后就很难统一了,然后做好新人的 review。

保持学习

程序员这个职业,相比其他职业,可能还是要年轻许多。特别是在国内,最老的一批程序员好多都转管理了,再过 10 年 20 年,我们会怎么样呢,没人知道。

前段时间华为 35 岁程序员被离职的事情,还有最近传遍朋友圈的中兴 42 岁程序员坠楼身亡的事(痛心!中兴42岁程序员跳楼身亡,是什么把他逼上了绝路?),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悲哀之余,只有尽力学习了,拼不过体力就拼能力与经验吧。

学习这个事情说起来就复杂了,我觉得两点很重要:基础、学以致用。

独立思考

合格的程序员解决的是问题,而不是实现某个解决方案。产品经理(特别是知道一点技术的产品经理)的某个需求可能只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他认为这个方法可以解决他的问题,于是把解决方案当成了需求,而不是真正的问题。

程序员应该主动沟通,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真正的问题,也许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之前就有这么个例子,给到的需求:为每一个用户(用户有唯一的 id 标示)生成一个唯一的邀请码,同时也要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增加的用户预生成邀请码,保存到数据库。

而真正的需求是老用户分享自己的邀请码,如果新用户使用了该邀请码,则老用户获得相应奖励。我提出的方案很简单,直接用户的唯一 id 生成可逆的邀请码,这样就根本无需数据库存储。

产品经理经常改需求这是程序员最头疼的事情,作为程序员应该也站在 PM 的角度思考,帮助 PM 分析出本质的需求,这也许可以减少需求的变更。

当然,前提是得干一行爱一行,需要对业务有一定的了解。

先思考后行动

写代码的时候先想清楚了再下笔,而不是先写出一堆代码,然后在开始修 Bug。

修改 Bug 的时候,多看看上下文,搞明白为什么出 Bug,修改这个 Bug 可能带来的影响,然后再修改。

反面教材有两种:

  • 随便改改就把代码改好了,但自己心里并不清楚为什么这样修改就修好了,撞运气,也许还有其他同样的 Bug 也发现不了。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仔细评估修改的影响,这样往往会引入新的问题。

程序员成长的一个办法就是修 Bug,修别人用不了的 Bug,但前提是搞清楚 Bug 的缘由,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错误,有所收获。

顺畅沟通

顺畅沟通不是巧如舌簧、也不是忽悠达人,需要的只是耐心倾听,然后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

现在的软件开发,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年代,大多数的软件、产品都需要多人、多部门的协作。而交流、沟通是非常耗时耗力的。

沟通之前,先想好目标,组织好语言,尽量不要发散、不要跑题,对事不对人。对于重要的事情,保留沟通记录,最好有邮件,免得说不清。

沟通是门复杂的艺术,最基本是听明白、说清楚。

管理好自己的暴脾气

如何做个合格的程序员?-冯金伟博客园

作为一个程序员,要被 PM 怼、要被交互怼、要被 QA 怼,再变态的需求都可能有,QA 给你提的 Bug 可能也不属于你。而且,还有猪一样的队友(自己在别人眼里何尝不是这样呢)和下属。

不管谁是谁非,发脾气、吵架都一点用没有,吵完还是得解决问题。calm down,有怒火也得等个几秒再发作,也许这几秒理智思考一下,就能解决问题。

负责任

能力(技术能力)与责任心谁更重要呢,都重要。如果一个新人有培养的潜力,那么责任心就更重要。

两个人,第一个技术能力很强,但责任心很差,对项目的事情也不上心;第二个能力差些,但责任心强,是自己的问题一定负责到底,即使自己不能解决也能主动寻求帮助。

我觉得前者对项目的危害更大,特别是项目紧要时期,因为能力强的人一般负责的是比较复杂、困难的功能,别人上手也需要时间,这个时候如果摞担子,Bug 也不修,那么就很为难了。

不负责任的典型表现就是扯皮、甩锅:这不是我的 Bug、不关我的事。

有协作的地方更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前端与后端、各个部门之间。如果不清楚到底是谁的问题,不妨主动一点,帮助排查。

不要总是说不会

作为程序员,总有一些工作是以前没有做过的,也许来自产品人员的需求,也许来自项目自发的优化。

我见过一些程序员,在面临未知的问题、挑战时,总是习惯于说:不会、没办法、不可能,这样的程序员就算不上合格的程序员。

事实上,这样的程序员是给自己过早地留好退路,事实上问题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也许经过一番探索就能解决。

如果习惯于对未知说不,那么在别人看来就是能力不行,影响个人形象与声誉,而且总是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也不利于自我成长。

当然,也不是说要盲目自信,急于拍胸脯保证一定能解决,这样往往是坑自己。

所以,面对新的需求,谨慎对待,既不轻易否决也不随意承诺,而是再理清需求先去研究一下,评估是否能完成,需要的资源与时间。

本帖转自: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