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文/隐德莱希),据日经亚洲评论9月9日报道,中芯国际(SMIC)和中国第一家3D NAND闪存制造商长江存储(Yangtze Memory Technologies)近期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加紧测试自主研发生产线中的非美设备。

日媒: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正在加速”去美”进程-冯金伟博客园

日经亚洲评论列举了一些新兴中国芯片制造设备商

消息人士还告诉《日经亚洲评论》,之前中芯国际从美国一家大型设备制造商——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采购了可用数年的库存:“地缘政治风险促使中国芯片制造商不得不尽快制定计划B。”

据称,中芯国际今年年底之前准备铺设无美国设备的40纳米芯片生产线,并计划在三年内在相同的基础上研发更先进的28纳米制程。

与此同时,长江存储准备在不远的将来把国内设备替代率从30%提高到70%,并且有计划地将更多内地公司纳入其供应商序列。

和国家安全有着密切联系的半导体产业一直是中美科技战争的中心。美国商务部在5月份和8月份接连出台一系列愈加严格的针对华为的芯片出口管制政策,随着特朗普政府将打击范围扩大到微信和TikTok后,中国其他严重依赖美国生设备的科技企业,尤其是芯片制造商,都迫切感受到了被美国断供的威胁。

中芯国际上周在被美国国防部威胁列入“黑名单”之后,本周一在港股猛跌23%。

中芯国际的40纳米芯片和国际最前沿的技术相比,仍落后了好几代。即便是28纳米生产技术的智能手机处理器芯片的性能,和秋季即将上市的苹果5G iPhone的处理器性能相比仍落后大约7年。尽管40纳米芯片无法与最优制程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和服务器处理器竞争,但在电视、监控摄像头芯片平台和图像传感器领域依然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在中美之间贸易战升级之前,长江存储就已经不断呼吁国家应该加快存储芯片设备自给自足和本土化的顶层设计。

野村证券(Nomura Research)分析师唐尼·滕(Donnie Teng)说:“根据行业调查和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的反馈,长江存储未雨绸缪,在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之前就决定提前订购设备。”

唐尼·滕还认为,有关中芯国际的28纳米制程的芯片生产,本土中国设备目前只能满足需求的20%。中芯国际还需要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工具供应商的协助,建立一条非美国的生产线。

中芯国际CEO赵海军在八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我们看到许多国内主要的芯片设备和材料制造商纷纷上市,并从当地的资本市场中获得了巨大的财政支持,尽管与现有国际市场的顶尖设备公司相比,它们的规模仍然很小,但我们认为未来是光明的。”

中国政府上个月宣布了更多半导体产业的激励政策,以加快其本土芯片产业的发展,政策内容包括对部分芯片制造商免征10年所得税,并且还鼓励芯片生产商通过在科创版上市的途径扩大融资渠道。

(校对/零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