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 摇晃婴儿综合征”(SBS),指的是婴儿脑部受到持续摇晃而对其产生的损害。

剧烈的摇晃可能使婴儿脑组织受到反复撞击,轻则痛、头晕、呕吐,重则脑部血管撕裂、神经纤维断裂,甚至引起瘫痪和死亡。

据新闻报道,在美国,每年有1000-3000名婴儿在被父母或监护人剧烈摇晃后出现SBS,每10万婴幼儿中约有10名因该病丧生。

只有婴幼儿的脑部结构才这么脆弱吗?我们的大脑基本构造是怎样的?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用担心脑袋晃一晃就会变成浆糊?大脑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那么“坚强”吗?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全身最神奇的结构之一——大脑。

首先,本文所指的大脑其实更准确的理解是大脑的外层—— 大脑皮层,是人类思维产生的最主要部分。

虽然大部分人可能没机会见到真正的人脑组织,但大家在吃火锅时应该都见过猪脑吧,其实人体大脑的外形与猪脑类似。

人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控制我们运动、产生感觉和实现更多高级脑功能的神经中枢所在。人脑中有80%是血液,呈现淡粉色,质地非常柔软,像豆腐一样。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波琳娜·阿尼基娃把人脑实质部分生动形容为“像是可以用勺子舀出的软布丁”,这表明人脑其实也十分 柔软脆弱,医生在解剖时,要取出大脑也不能像取其他器官一样用手直接向外拽。

如果我们把大脑实质取出来放在桌子上,它会失去原来的形状,变得越来越平,慢慢地像一滩泥一样瘫在桌子上。如果是同样硬度的东西,没有任何外物保护的情况下,晃一晃是真的可能会变成浆糊的。

大脑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它是人体整个庞大体系的“ 指挥中心”,但是它的质地又太柔软,于是人脑便建立了一套自我保护机制,这套保护机制最核心的结构就是颅骨和三层脑膜。

颅骨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它的硬度较高,防冲击性较强,主要起支持和保护大脑这个神经中枢的作用。颅骨能有效防止外来物体对大脑的撞击,保护大脑不被外力随意改变形状和损伤。

三层脑膜从外到内依次是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硬脑膜是一层相对较厚并且质地较为坚韧的防水双层膜结构,它和颅骨经常被人们比作大脑的“边防兵”。

硬脑膜疏松地附着在颅盖上,在枕部和颞部的骨膜层附着更加疏松,但在颅缝和颅底附着则十分牢固,很难分离,血管和纤维束都是通过硬脑膜进入颅骨的。

蛛网膜和硬脑膜不同,它其实是一层皮肤,是一层由很薄的结缔组织构成的半透明的膜结构。

蛛网膜位于硬脑膜深部,中间有一层带有弹性的纤维性开放空间,里面充满脑脊液,还有很多微小的纤维束,能很好地稳固大脑的相对位置。

如果说颅骨和硬脑膜主要侧重于保护作用,那么蛛网膜则主要起缓冲作用,当我们的头与外来坚硬物体发生撞击时,它能很好地起到减震的作用,给大脑实质一个缓冲空间。

脑膜最内的一层是软脑膜,它紧贴在大脑实质的表面,血管分布丰富,深入到脑裂和脑沟底部,是一层由结缔组织的胶质纤维和弹力纤维组成的薄而透明的膜结构。

颅骨和硬脑膜像警卫,蛛网膜像减震器,而软脑膜就像营养供应站,除了保护作用外,它更侧重于给大脑供给养分,保证脑部的营养供应。

由于颅骨和脑膜结构的存在,大脑周围其实是没太多明显空隙的。

也就是说,在正常活动幅度下,人脑能稳定在一个较为固定的空间位置内,在颅腔里没有太大的相对活动空间,保证它不会晃一晃就变成浆糊。

尽管大脑有自己的保护机制,但保护效果也是有限度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因为脑部受到撞击而导致脑震荡,这指的是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发生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

其实脑震荡算是大脑损伤中最轻微的一种了。

医学界通常认为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头部受到打击,导致脑干和网状结构受损,脑颅内压力发生骤变,脑干结构被机械性牵拉和扭曲,再加上脑脊液冲击,使得大脑内部的乙酰胆碱和钾离子等浓度发生改变,出现脑组织代谢的短暂混乱,从而导致我们感到头痛、头晕,甚至伴随恶心呕吐,但轻微脑震荡 一般并无脑部器官的器质性损害。

尽管人脑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但这也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为对大脑“为所欲为”,挑战大脑的保护底线。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尽量避免快速、猛烈地晃动头部,这些行为不仅可能对脑颅部结构造成损伤,导致脑挫伤等情况,还可能伤及颈部神经和动脉。

而且,我们的行为和思维都离不开大脑,除了保护大脑受到外伤,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意身体健康,少熬夜,多运动,养成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压力,才更有助于大脑的良好运作。

死亡率高达25% 每年都有婴儿因此丧生:晃脑袋是会要命的-冯金伟博客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