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有三年没怎么打开过手机拍照的专业模式了。这个功能曾经很让人兴奋,在一连串英文参数中轻轻调整几下,就像蝴蝶扇动翅膀引起风暴一样,整个画面都会变得不同。
但手机的专业拍照模式终究是没落了。
专业模式曾是手机拍照专业度的体现
▲ Nokia Lumia 1020. 图片来自:Windows Central
说起智能手机拍照的专业模式,就不得不提起曾经的手机拍照王者——诺基亚。诺基亚在拍照方面的崛起大抵从 Nokia N8 开始,在 Nokia 808 和 Lumia 1020 时期达到巅峰。
在更久远的以前,诺基亚还如日中天的时候,强悍的拍照只不过是个锦上添花的功能,其实 Nokia N95 和 N82 在当年也绝对是拍照素质过硬的手机,但当年拍照的重要性没赶上趟,也就是移动互联网浪潮兴起后,社交网络催生更多拍照需求的大背景。
▲ 诺基亚手机的专业模式. 图片来自:搜狐
在 Windows Phone 时代,作为智能手机三足鼎力中最弱势的一方,诺基亚的 Lumia 系列不得不依靠拍照作为手机的最大卖点而铆足全力。除了在今天来看依然是大底的 CMOS 之外,专业模式也曾一度惊艳过岁月。
在 2013 年更新的相机应用中,Nokia 将专业模式装载上了 Lumia 系列手机,环环相套的交互界面与丰富的手动调节功能,在今天来看依旧是标杆级的设计。
足够好的专业模式,一时间成了手机是否主打拍照的一个标志性元素。
▲ 2016 年发布的 Pixel 一代. 图片来自:9to5Google
但这个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或者说人们低估了手机自动模式的发展速度。在经过一些诸如「可以拍星星的手机」之类的概念轰炸之后,2016 年 10 月发布的 Pixel 一代揭开了手机计算摄影大篇章,专业模式从此只能偏安一隅。
计算摄影把专业模式打得落花流水
仔细想来,其实专业模式逐渐无人问津,和手机自动模式可用性大大增强,以及背后计算摄影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专业模式最常见的使用方法就是通过调节快门速度、曝光和 ISO 来使得画面不过曝也不过暗,或者长曝光实现光带等好玩的效果。
但手机摄影发展到现在,这些原本需要专业模式,甚至进一步电脑后期才能实现的功能逐渐剥离独立,夜景模式、HDR、流光快门,乃至连专业模式也实现不了的模拟大光圈虚化,这些功能变成一个个发布会上的卖点,狂在专业模式的脸上扇巴掌。
自动模式的效果越来越好,自然会对专业模式的需求越来越小。但我想说的是,AI 在拉低拍照的门槛后,其实是让专业模式的门槛相对变高了。
举例来说的话,如果以前在暗光环境下自动模式画面亮度太暗的话,有一些相机使用经验的用户可能就会切换到专业模式,降低快门时间,提高 ISO,尽量让手持更稳,最后经过几次尝试得到一张画面亮度与质量还有出片率三者平衡的照片。
或者是在夕阳余晖的环境下,想要创作一张逆光拍摄天桥与行人的剪影照片时,自动模式这时往往会自动开启 HDR 功能,甚至现在很多手机的 HDR 已经用力过猛,决计是拍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
▲ 图片仅为示例. 图片来自:@天涯 lg-
这个时候就到了专业模式发挥作用的时候了,降低 ISO、提高快门速度将夕阳背景之外的光线都压下来,从而能很轻松的得到一张自己想要的剪影照片。
虽然相机上也有 P 档等较为傻瓜的设置与 M 档的手动设置,但整体来说相机与人的关系非常单纯,也不具备手机上强悍的算力与机器学习能力,更多还是依靠过硬的光学素质和算法对底层画质的调校。
但是创作者和手机之间如今加入了影响非常巨大的 AI 机器学习,而 AI 表现则十分不稳定,这就让三者的关系显得更加复杂,你想取其精华,但要么使用自动模式全交给机器接管,要么使用专业模式将之拒之门外。
▲ 白色的发光招牌被压成蓝色. 图片来自:@鲁卡利欧 Luka
不合时宜的 HDR 和多帧合成,往往很容易使画面变糊或者变得扁平,失去空间感。而一直被大量网友口中所看重的压高光,用力过猛的情况也很容易使原本的白光出现变蓝的情况,同时从灯箱中散发出的光线会失去体积感,光线仿佛被压成了一张纸,观感十分奇怪。
在西宁 First 青年电影展上,我也曾对 vivo 的影像总监李卓提出过 AI 与创作的问题,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在自动化的各种 AI 增强大行其道之下,其实对于创作者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我们看来的稳定出片效果与美化后色彩艳丽的图片,可能都不是创作者想要的。
但当切换到失去计算摄影加成的专业模式时,手机拍照本身的硬素质就暴露无遗,你想搞一些主题创作,但会发现失去了 AI 加持后画质衰减的非常厉害,甚至镜头也不够稳了,色彩也丢失了。
你不得不想着,能不能多拍一些照片,自己回去在 PS 里手动堆栈,再进行大量的后期工作一点点修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可这样想着想着,手里的拍照机皇似乎突然就不香了。
或许厂商们应该好好看一看学一学,那些专业的第三方相机应用如今已经进化到了什么程度,模拟 Log 模式视频,提供诸多算法生成的模拟风格滤镜,丰富的手动设置项中又不乏机器学习带来的正面使用。
无可否认的一点是,自动模式和专业模式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以前是仅凭一点点相机使用经验就能玩转专业模式,现在不仅需要经验,还需要足够过硬的后期技术,对于那些「小白」之上「专业」未满的大量人群来说,专业模式已经变成了绝对的鸡肋,食之无味,但真的砍掉又有点可惜。
打造更好的专业模式
或许有人觉得,这种越拉越大的差异将大众人群与专业或半专业创作者分的更清楚是件好事,大家各取所需,甚至你们专业和半专业人群就乖乖去玩相机,不要染指手机。
但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因为这其实在否定专业模式的价值,而我认为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如果说目前专业模式的使用率越来越低,那不是它该消失了,而是现在这个形态还不够好。
对于专业模式我们总有一种观点,它就应该是剥离了 AI,剥离了计算摄影之后的产物。似乎所有不属于人的意志都应该被按的死死的。但其实这不是好的专业模式,或者说是过时的专业模式定义。
为什么 Pixel 系列手机尽管在 CMOS 和多摄方案上都比较落后,但国内外依旧有大量用户认为其拍照能力十分突出,就是其强悍的计算摄影能力在不断修正画面表现。
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不太可能完全剔除计算摄影的影响,不仅如此,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一定是计算摄影会更多参与到成像中去。
在计算摄影成为底层的算法,在算力提升近乎和硬件进化同等重要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剥夺这部分带来的画面提升,甚至很多机器学习算法并不会影响个人意志的创作表达。
举例来说,超分辨率算法是现在手机进行高倍变焦时常用的一套算法,这是经过大量的神经网络训练而来,一套卓有成效提升画面质量算法,这显然是计算摄影的一部分,但除了带来画质的提升外,它不会影响用户的创作表达。
我们应该走出以往的误区,专业模式的意义永远不是提高门槛,而是让用户能够用最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从这方面说,厂商应该主动进一步优化专业模式的可用性,进一步通过合理的方式降低其使用门槛。
让人来决定 AI 是否参与,哪个环节有 AI 参与,我们越了解机器学习是如何起作用的,才能知道如何去更好的使用它,或许这才是更好更高级的专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