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讯,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长久以来都对对轻薄本的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抱怨,这是 Intel 时期性能捉急的低压U所带来的负面印象,从我大学时代的 3337U 到工作后公司配发的 6200U 莫不如是。常用的设计类软件卡顿严重,经常工作 5 分钟卡死半小时,可能到最后真的只是用来简单操作 office 和浏览网页了。
然而事情在一点点变好。尤其是自 AMD4000 系列的 CPU 发力之后,媲美桌面端处理器的强大性能和较
Intel 更低的价格彻底攻占了市场口碑,甚至已经渐渐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
而对我个人来说,作为一名产品设计师,对于市面上高性能的笔记本都是大黑砖这件事情早已经忍无可忍了,也因此我对于此次搭载了 AMD 锐龙 4000H 系列处理器的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十分关注。官方对其定位是“14 英寸轻薄本性能新标杆”,然而最高搭载的并非轻薄本上常见的 4800U 等低压处理器,而是一颗多见于高性能游戏本上的 8 核心 16 线程的 4800H,这让我对它的性能表现更为期待了。
工业设计分析
没想到的是拿到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的第一时间,我并没有急迫的去进行性能测试,而是被它的工业设计所吸引。
前两天跟同事闲聊时提到,近几年无论是数码产品还是我们的设计工作中对于铝材的运用实在是有些过滥,受限于工厂的加工品质,很多铝材成品实际效果并不好,甚至有满满的廉价感在里面。印象中好像也就 Apple 这类公司能把铝材工艺在数码产品上驾驭的很棒。结果没几天,华为 MateBook 14 就给我展示了一把高超的铝合金机身加工技术。
除B面屏幕外,它的A面、C面和D面均为铝合金,表面手感特别细腻,几乎没有颗粒感。倒角采用 CNC 钻切,高光效果十分精致。我拿到的这台是深空灰色,质感满分,阳极氧化颜色均匀,配合 14 吋的尺寸,不会太大不便于携带,也不至于太小而略显秀气,完全符合我心目中一台适合年轻人或略偏商务人士所用的高品质笔记本的要求。
提到 14 吋,就接着来聊下华为 MateBook 14 搭载的这款屏幕。2160 x 1440 的分辨率,PPI 达到了 185。2k 屏幕的视觉效果是 1080P 的所不能比的,在我看来更加细腻的画面显示也是轻薄本在日常工作或者设计中所必需的,同时 100%sRGB 广色域也能更好地支持设计中对色彩的把握。300 尼特亮度即便是在户外强光环境下也不会影响观看体验。
3:2 的比例可能比较少见,但是考虑到我对这台笔记本的定位是工作所用,并不会用他来观看 16:9 的视频等内容,因此3:2 的屏幕比例看起来更是一种优势,因为在实际的工作中,3:2 的屏幕比例利用率更高,纵向空间可以展示更多的内容,而不会在屏幕两侧出现大面积的空白,造成显示区域的浪费。
屏幕上左右三边仅为 4.9mm,“四面微边框”设计也令华为 MateBook 14 的屏占比达到了 90%,视觉效果更加优秀,更富有沉浸感;同时不得不承认,这种借自于手机的窄边框的设计也确实会提升产品的品质感。
除此之外这块屏幕甚至还支持多点触控,配合极窄边框甚至会有手机版的触屏体验。我这段时间最常用到的功能就是三指下滑截屏,配合华为电脑管家还可以直接完成后续的图片内文字识别。遗憾的是在支持触摸之后屏幕开和角度并不能达到 180 度,这会令屏幕的触控体验有些小小的不便。屏幕触控使用上其实还有一个小彩蛋,这里我卖个关子,后面再提。
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厚度控制的也很优秀,最后处约为 15.9mm,而且要知道它塞进去的不是低压处理器,而是是一颗标压的 4800H,这在目前市面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同时键盘手感也并没有因为超薄设计而降低体验,键程约为 2mm 左右,触发力度适中,反馈明显。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键盘支持三级调整背光,但是键帽看起来并不是字透的,而是黑白双色注,会让你怀疑暗光下是否只有按键周围会漏光。然而实际上在光线暗下来时字符部分也会有明显的光透出,而且光线均匀,不会出现散射的情况。
键盘上 F6 和 F7 之间是隐藏式摄像头的位置,这也是华为 MateBook 系列的传统设计了。虽然有人会诟病它的拍摄角度,但是我觉得客观来说,笔记本的摄像头利用率可能甚至比不上我的健身卡。
键盘右上角有一颗电源指纹二合一的按键,手感紧实不松垮,触发力度较键盘略大。
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的接口拓展性尚可。左侧为全功能 USB-C x 1,HDMI x 1,以及 3.5 mm 耳机和麦克风 2 合 1 插孔。
右侧则是两个 USB-A 3.2 Gen1 x 2,满足日常办公所需。
实际上我传输文件时用到左侧的全功能 USB-C 比较多。外接固态移动硬盘,峰值速度在 300+M/s(峰值速度受限于外接硬盘读取速度),这意味着我从家里台式电脑上拷一份 15 个G左右的游戏只需要 2 分钟即可传输完成。
同时作为轻薄本的一员,华为 MateBook 14 在解决散热问题上也有新的想法。透过底部散热孔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全新升级的鲨鱼鳍风扇。
可以说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整体的设计是统一且克制的,没有一丝多余的装饰,但是在有限的发挥空间里却做到了极高的品质感和协调性,可以很直接地体会到这款产品所用加工工艺的复杂性,以及产品背后开发团队的架构堆叠能力。同为产品设计人员,我是从心底里很佩服这款产品的创作者。
性能与生产力
这款笔记本最大的亮点当然还是 4800H 这款常见于游戏本上的高性能 CPU。这款 CPU 采用 7nm 工艺,8 核 16 线程,默认频率 2.9GHz,最高频率达到 4.2GHz。
在 CPU-Z 的测试中,单核分数为 519.9 分,多核分数为 5143.7 分,其中多核分数要比 i7-10750H 的分数多出 1500 分左右,可见 4800H 的性能之强。
CineBench R20 中多线程得分 3529,单线程得分 478。
R7-4800H 继承了 Vega 架构的核心显卡,1.6GHz 频率,448 个流处理器。Time Spy 得分 1062,其中 CPU 得分 6187,显卡分数为 927。
Fire Strike 得分 2717,其中显卡得分 2942,略弱于 MX250。
作为一款办公向的轻薄本,辅以 16G 双通道内存,完成我日常工作所需的 3D 模型的搭建和渲染依然不在话下。以 Keyshot 8 为例,渲染一张 3840×2162 分辨率的效果图只需要 4 分钟,与我的主力 PC 差距并不大。
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能够拥有如此卓越的性能表现,散热系统也功不可没。为了压住 R7-4800H,保证性能平稳释放,华为借用手机的主板小型化技术,对机身内部重新进行堆叠。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主板缩小了 15%,风扇风量提升了 39%,但噪音还是控制在 25 分贝之内,异音突出比特控制在 5 分贝,非常出色。
除了前面提到的标压处理器 4800H,这次的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在其他配置上也丝毫不逊色。
512G 的西数 SN730 固态硬盘,CrystalDiskMark 测试成绩十分优秀,序读写速度分别达到了 3318MB/s
和 2655MB/s。
在 AS SSD Benchmark 中也跑出了 5076 的高分。
供电方面,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标配了一支 65W 的 PD 适配器,相比传统的电源适配器体积优势明显。
协议方面为 5 个档位 +PPS,同时支持 9V 的 FCP。
给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供电,峰值可轻松达到 60W 左右。
生态优势:多屏协同
现在大家手头的数码设备越来越多,相信有不少人一直被不同设备间的文件共享、工作接力等能力的缺失而头痛。好在同时布局了手机、平板以及笔记本等多个设备领域的华为已经逐步完善出了自己的一套协同机制,就是前段时间非常火热的多屏协同。
而得益于此次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支持了屏幕多点触控,你甚至可以在电脑屏幕上像操作手机一样完成滑动操作。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关于触控屏幕的另一个小彩蛋。
除此之外,多屏协同还支持手机内文件的直接编辑或者传输。直接点击手机中文档类文件就会通过电脑打开并进行编辑,编辑完成后会保存在手机原有路径内。想要传输文件的话将文件从手机中拖拽至电脑任意文件夹或桌面即可。传输速率最大到 45MB/s,且互传文件大小不受限制。
你甚至还可以通过电脑端来进行手机端的视频电话接听,并且还可以调用 MateBook 上的摄像头。
除此之外,多屏协同还支持剪贴板共享功能,可以实现手机和 PC 之间跨设备的文本复制粘贴功能,以及同步手机端 7 天内文档到 PC 端。
总结的说,就是你可以完全把你的华为手机放进电脑里,而不用再去通过数据线或者第三方软件传输文件,亦或者是担心在工作时被来电、消息提醒等时常需要拿起手机的琐事所打断。
总结
可以说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是在我看来眼下最值得选购的办公用本了。不仅仅在于它相比其他轻薄本更强大的运算能力,还有在同价位内独一无二的屏幕素质,以及作为办公属性的产品它从设计和工艺角度上带来的品质感。如果你追求最极致的性价比,他可能不是你的选择;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一款足够精致的性能本,同时还有完整生态的附加属性,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则十分适合你了。
我在进行这款产品的测试的时候脑海里一直会浮现出一个词,它多数是用在形容内敛低调又性能强劲的车子,现在想来十分适合华为 MateBook 14 2020 锐龙版——西装暴徒。它看起来没有游戏本那么浮夸,但是却有着强大的核心性能,这大概就是我如此喜爱它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