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卖出25亿,免税牌照有多值钱?-冯金伟博客园

  文/金玙璠苏琦

  来源:燃财经(ID:rancaijing)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以来,消费者买买买热情高涨,一波概念股也坐收渔翁之利。

  王府井用一张免税牌照在两个月时间换来了 271 亿的市值增长;海南旅投曝出有望获得离岛免税牌照的消息后,其子公司海汽集团股价应声暴涨 3.7 倍,33 天收获了 17 个涨停板。在免税牌照放开的预期下,百货业的“同行”开始扎堆申请,最近至少有 12 家已经发布公告。

  狂欢之下,代购群体显得最为冷静。多位代购告诉燃财经,海南的代购相比最近疯狂打折的日上免税店渠道并没有价格优势,一些品牌尤其是奢侈品品牌,缺少新款和限量款,吸引力减弱。

  曾经,上海滩的“十里洋场”,一边深圳、一边香港的“中英街”,是国内最顶级的商业街,近 20 年来,这两条“洋货街”无人再提。此次海南离岛免税新政一出,有观点认为,这是国内免税行业与其他国家/地区市场之间的博弈,但有零售业内人士告诉燃财经,国内线上和线下零售业之的争夺到了下一个赛点,或者可以说是后者的一次政策红利。

  过往是单一“二房东招商”模式的线下百货企业,面对“热衷补贴”的电商界选手,胜算几何?可能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顾客狂欢,代购观望

  今年疫情对整个代购行业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式的,一位五年以上的资深韩国代购已经开始转行做批发,在朋友圈招呼“欢迎同行拿货”,并将签名改成了“来年再战海外”。

  6 月 29 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离岛免税新政策,规定自 7 月 1 日起,离岛旅客每人每年的免税额度从 3 万提升到 10 万,取消单件商品 8000 元免税限额规定;化妆品每次离岛限购件数从 12 件提高到 30 件;免税商品种类由原来的 38 种扩大到 45 种,新增手机、平板等七大类免税商品

  这一政策相当于为国内免税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不少网友反映,免税新政第一天,三亚免税店外的队伍长度是往日的两倍多。

  数据显示,7 月 1 日至 13 日,离岛旅客累计购物 16.8 万人次,购物总额 9.03 亿元,日均购物旅客 1.3 万人次,日均购物额 7000 余万元,比政策实施前日均购物额增长三成。据海关总署消息,新政实施首月,海南省 4 家离岛免税店实现免税销售额约 25 亿元,人均消费 5527 元,同比分别增长 240% 和 82%。

  燃财经了解到,尽管购物场面火爆,但因此从海外代购转为专职做海南代购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偶尔飞一次,旅游的同时做些代购生意。更多的是海南本地人兼职做代购,这些人拿着离岛游客的身份证去免税店买东西,然后给他们一些提成。

  这种模式其实早在 1988 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时候就存在了。比如一台松下电视,大陆要 5000 元,海南只要 2000 多元,很多人会托人去买。现在是一到假期,很多兼职群会发消息,由一个人带着兼职人员去免税店买东西,但有代购称,这种做法会被海南方面严查。

  新政之下,没有大批代购入局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和监管。一位海外代购告诉燃财经,现在国内整体代购价格比较高,反而是最近日上在打折,很多代购从日上拿货。

  燃财经以 SK-ll 环采臻皙精华护肤套装为例,在“cdf 离岛免税”“日上会员”两款 App 上进行查询,单价分别是 2058 元、1986 元,前者 5 件 85 折后的单价是 1749.3 元。

1个月卖出25亿,免税牌照有多值钱?-冯金伟博客园
SK-ll 环采臻皙精华护肤套装价格对比  左 / cdf 离岛免税右 / 日上

  同时,多位代购称,由于最近海南免税政策大火,有些代购借着这个噱头以次充好甚至调包卖货,导致一些客户直接拒绝海南买回来的货。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海南一名在读研究生小海(化名)的证实,他称代购挣不了多少钱 ,一年一人十万额度,免税后和国外代购价格差不多。“7.1 免税新政”明确一人 10 万额度的同时,也规定以牟利为目的的购买是违法的,因此最近海南方面抓代购抓得很严

  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没有办法保持稳定盈利。小海用苹果手机举例,1 万多元的手机,免税 2500 元左右以后,和国外卖的价格差不多,卖一台手机即便能赚 500 元,10 万元的额度也就赚几千块钱,还要面临被处罚的风险,对代购而言“诱惑”不大。

  “设想一下,有人有组织的招聘寒暑假离校大学生购物,成百上千人人肉背免税商品四处卖,这意味着对国家税收制度的践踏。如果构成犯罪,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小海称。

  资本市场“嗨”过头?

  和“买买买”群体一同兴奋起来的,还有资本市场。

  A 股免税龙头中国国旅在近期将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中国中免”,以突出免税业务,股价连连飙高,市值一度突破 4000 亿元。

  喜提免税牌照的王府井,自 6 月 9 日晚间消息公布以来,公司股价从当日 27.38 元收盘价,一个月时间在 7 月 9 日盘中创下 79.19 元的高点,区间最大涨幅达到 189%,即便之后有所回落,但以截至 8 月 10 日 62.28 元的收盘价计,王府井一张免税牌照换来的是市值增长了 271 亿。

1个月卖出25亿,免税牌照有多值钱?-冯金伟博客园
王府井近三个月以来的股价走势来源 / 老虎证券

  自 7 月 1 日免税新政落地,海南旅投有望获得一张离岛免税牌照的消息一出,其子公司海汽集团股价就暴涨了 3.7 倍,33 天收获了 17 个涨停板。即便作为一家上半年预计亏损一亿元左右的客运企业,海汽声明母公司即使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也没有将其注入公司的计划,第二天还是收获一个涨停。

  免税概念股的疯涨,羡煞“同行”。

  据统计,已有 12 家公司先后公告正在申请免税牌照,包括百联股份、岭南控股、鄂武商A、大商股份、欧亚集团、南宁百货、友阿股份、中百集团、步步高、东百集团等。目前全部处于初期申请阶段。

  虽然这些公司均声明最终能否取得资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但基于国内免税市场是公认的高垄断行业,8 张珍贵的经营牌照目前集中于中免、日上、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侨、王府井企业手上,免税牌照的稀缺性还是让免税概念股扶摇直上。

  7 月初加入免税概念大军的百联股份连拉 7 个涨停版,岭南控股从 7 月 13 日起连续收获 5 个涨停。

  一番热炒后,市场出现降温势头。

  7 月 24 日,中国中免直接跌停,市值蒸发近 450 亿元。根据北上资金活跃个股流向统计显示,彼时近 7 日净卖出量排名中,中国中免净卖出量高达 18 亿元,机构资金撤场迅猛。这也殃及了其他刚进场的友阿股份、中百集团等,连一个涨停都没拿到。

  零售电商行业资深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分析了其中原由,以海汽集团为例,它的暴涨是基于海南岛、运输物流、免税牌照 3 个利好概念,但“影响不会持久”

  另有业内人士告诉燃财经,上述申请牌照的公司多是百货公司,既没有旅游业背景,也未公开表示计划布局海南,此时申请牌照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为了蹭热度拉升股价,要么是意在布局市内免税

  包括最新入局的王府井,也将重点放在市内免税店业务上。只是,拿到牌照后,王府井除了宣布投资设立免税品经营公司,注册资本 5 亿用来开展免税品经营等业务外,并无其他实质进展。据北京日报援引业内高管人士表示,王府井在此之前就拥有与退税业务有关的免税资质,旗下北京商场拥有退税业务,因此判断免税店的落地还是聚焦在北京市场。

  免税行业本质上是旅游业的子行业,是有资质企业向特定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旅游零售服务业务。在今年 6 月份以前,中国中免叫“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

  从场景来看,免税经营主要有机场免税、离岛免税、口岸免税、市内免税、运输工具(邮轮、航空飞机)免税等。据公开资料,中国中免主要布局在机场、边境等,珠海免税集中在口岸,涉及市内免税店的公司是中出服、中侨。目前国内共有 13 家市内免税店,除哈尔滨中侨免税店由中侨运营外,其余 12 家均由中出服运营。

  需要警惕的是,国内免税市场主要依赖于机场免税店,离岛免税贡献部分销售额,市内免税占比不足1%。横向对比韩国去年的情况,其市内免税销售 180 亿美元,比例高达 85%,占绝对主导地位。2019 年底,携程和银联国际联合发布的《新旅游、新消费、新中产:2019 年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报告》显示,2019 年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依然世界第一。如果能激活我国市内免税店,市场潜力有目共睹。

  此外,新时代证券预计,我国离岛免税规模预计从 136 亿元增至 2020 年的 700 亿元,到 2025 年或增至 1300 亿元,5 年内规模放大 10 倍左右。

  但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一声令下、免税牌照开放申请,对行业的洗牌力度会有多大,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免税新政能拯救线下百货吗?

  “中国的股市向来喜欢追概念,尤其今年的股市碰到了几年来的高点,新进入的股民更多,钱更多。”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对燃财经分析,免税是个非常好的“概念”,行业简单、稳固,容易形成直接的政策刺激、产生概念股。

  但免税政策是一项刺激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会一蹴而就,行业也不会很快进入洗牌期。

  大背景是,中国的免税行业远远落后于日、韩及欧洲国家,今年一场新冠疫情让依存于旅游业的国际免税市场陷入崩溃,国内的免税政策顺势放开,百货业都想进场搭乘“免税”这辆快车。

  但国内免税市场几乎被中免垄断。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报告,2018 年中免及日上合计市场达到 82%,深免、珠免、中出服和海免这 4 家企业占比均为5%。而随着中免成为海免的第一大股东,行业垄断更甚。

1个月卖出25亿,免税牌照有多值钱?-冯金伟博客园

  加之,“中国免税销售的链条很长,周期很长,即便一些企业拿到免税牌照了,短期内也难以看到变化。”庄帅告诉燃财经。

  上述排队申请牌照的百货企业,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并不理想。今年一季度,王府井亏损 2.02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4.03 亿元暴跌 150.16%;步步高净利 1 亿元,同比下滑了 46.21%。

  但这并非全然因为疫情。在《2019 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业上市公司营收榜》中,电商巨头京东、阿里和苏宁前三的位置不变,百联股份、重庆百货、王府井百货跌出前十。

  “我们可以看到,都是线下企业在申请免税牌照。”庄帅提出另一个视角:免税行业接下来的竞争,或许是存在于线上与线下之间

  在他看来,“过去近 20 年的竞争里,线下零售业态一直没有充分发挥优势,可以说一直处于下风”,而免税政策真正的推动力是,国家要出手挽救传统百货业,为其在股票市场“拉融资”,使其获得更多发展资金。王超也认为,免税是政策红利带来的价格竞争力,这也是电商无法进入的领域。

  但传统百货业能不能借“免税”这张牌赢得优势,还需继续观察。

  不止一位代购告诉燃财经,免税市场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价格,同一品牌在不同免税店的价格会有不同,这不但取决于渠道议价能力,还和招商、供应链方面相关。

  从传统巨头中免的盘子里抢蛋糕,百货业没有常年建立的规模优势,对上游的议价权较弱。庄帅更担心的是百货业的经营能力,“这些百货商场更多是‘二房东’的角色,一直以来的模式是只需要招商就好,但免税商品的经营,需要备货、管货,对商品进行管理、承担库存的风险。”

  与电商领域的对手相比,庄帅认为,百货业很难有价格补贴的操作,以及通过其他盈利方式来抵消补贴亏损的经营思路。更不确定的是,“未来国家会不会给电商企业发相关牌照,还不好说。”他对燃财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