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青的简短介绍(江上青)。

这是江上青的雕像。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1月22日电(记者邱冰清)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仲晶巷33号,有一栋青砖红窗的小房子。这是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

原名蒋。1911年农历四月生于江苏江都。1927年考入南通中学。受刘瑞龙、顾敏源革命思想的影响,当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28年夏,江上青转入扬州中学,同年冬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1929年出狱后,改名江上青,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同年,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艺术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继续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29年冬天,他再次被捕,一年后出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寇侵略和国民党当局不抵抗政策造成的深重灾难,江上青义愤填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长诗《长征》。这首诗在当年广为流传,对唤醒人们、鼓舞抗日斗志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后,江上青和一批热血青年先后创办了《新世纪周刊》、《写作与阅读》、《对敌周刊》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抗日救国、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传播革命火种。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江上青发表《卢沟小月》,表达他抗日救国的激情。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江上青等人组织成立了“江都县文化救国会流动宣传组”,从江都出发,溯江而上,广泛开展的抗日宣传,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抗日工作。

1938年8月,江上青遵照党的指示前往安徽,在中共安徽省委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参加安徽抗日群众动员委员会的工作,在大别山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1月,皖东北被日军占领后,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张劲夫派江上青等一批共产党员到皖东北工作。江上青曾任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专员秘书、副保安司令,第五游击区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江上青利用自己的法律地位,进行抗日宣传,培养抗日干部,建立抗日武装等。,并在秘密党员中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安徽六区特委办公室特别支部,由江上青担任特别支部书记。

1939年3月,中共东北特委成立,杨春任书记,江上青任委员。专委会成立后,积极协助张爱萍等人推动皖东北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

1939年夏天,江上青遭到反动地主武装的袭击,被几颗子弹打死。他当时28岁。

2012年4月,江上青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展厅按时间顺序分为七个部分,通过文字、图片、场景、投影、幻影成像等展示江上青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作为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今年展馆推出了“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活动,让周边中小学生来这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将与更多学校合作,成立志愿者团队,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广泛地传播红色精神。”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馆长沙永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