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 艾灸是补阳还是耗阳
  • 有人说下午不能艾灸,因为下午阳光不够,艾灸效果不好,是这样吗?
  • 艾灸后为什么会饿
  • 艾灸后有什么后遗症吗?
  • 为什么艾灸后会觉得累
  • 我做了全身艾灸。为什么会出现头晕,四肢无力

  

艾灸是补阳还是耗阳

  你好,艾灸是补阳的哦!艾灸是纯阳之物,可以补阳助气,培元固本、祛湿散寒、活血化瘀等。根据描述你在艾灸后全身出汗,如果艾灸量不大,就全身出汗,则考虑是气虚所致,气虚弱了固护体表的肌肤腠理开合失常,而艾灸则加快了全身气血的运行,体内津液外泄则引起出汗多,汗会带走体表温度则引起发冷。改善以上情况需要坚持艾灸,可选灸以下穴位:大椎、肺俞、至阳、命门、肾俞、涌泉。每次选2-3个穴位,每次灸15分钟,灸至身体发热即可,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人说下午不能艾灸,因为下午阳光不够,艾灸效果不好,是这样吗?

  关于艾灸的时间,其实并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百。一般来说,上午是一天中最适合艾灸的时候,晚上也是可以艾灸的,但尽量在晚上9点前结束艾灸,否则容易影响睡眠。事实上,一段稳定的空暇时间就可以做艾灸治疗,并不会说因为下午阳气不足,艾灸效果就不好。

  一般情况下,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就要在临睡前施灸,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度最好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艾灸的效果体现在灸感上,有灸感就说明艾灸效果是明显的,而找灸感的方法就是尽可能集中意念,意守施灸效果更佳。所以,这就需要一内个安静、闲暇的环境,身体放松、呼吸均匀、摒弃杂念、意守艾灸。但艾灸也有不适宜的人群或情况,如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容,还有无自制能力的人都不适宜艾灸。

  

艾灸后为什么会饿

  我们都说艾灸是温补的,可为何有些灸友艾灸后却感觉特别困、特别饿呢?很多灸友留言问过这个问题,所以就郑重恭喜大家:这是经络打通的征兆!

  艾灸感觉疲劳嗜睡,正是身体开始自我修复的征兆!

  出现这种症状的灸友,大多是气血相对比较虚的人,换句话说,主要肠胃吸收功能不好。

  一句话,虚症的人最容易出现此症。

  艾灸是通过调动全身气血至病所来达到治病目的,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的作用。患者的气血就会从身体的其他的部位向这里集中,同时,由于患者的身体较弱,身体无法快速生成新的气血补充,这就使得原本供应脏器的气血量一时减少,人就会感觉到累和乏了。

  

艾灸后有什么后遗症吗?

  艾灸感觉疲劳嗜睡,正是身体开始自我修复的征兆!

  继续艾灸下去,气血充足了,身体就会恢复正常。

  气血虚弱的灸友易中招

  出现这种症状的灸友,大多是气血相对比较虚的人,换句话说,主要肠胃吸收功能不好。

  一句话,虚症的人最容易出现此症。

  艾灸是通过调动全身气血至病所来达到治病目的,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的作用。

  

为什么艾灸后会觉得累

  艾灸可以疏通人体的经络,

  调整脏腑功能,

  当然也可以调整气血让人心神放松,

  我们给客人艾灸的时候,

  经常有客人灸着灸着睡着了,

  这是艾灸对身体极大的放松跟舒缓,

  当然,也有灸后感觉身体不舒服,

  比方说感觉更寒冷了,有的还会拉稀,

  有的还会以前的疾病有加重的表现,

  这是艾灸后身体的病邪排除的一个过程,

  应该坚持灸下去,在正邪对抗的过程中,

  帮助身体战胜病邪,坚持灸吧。

  

我做了全身艾灸。为什么会出现头晕,四肢无力

  这些其实都是好转反应,遇到这些排病反应,千万要沉住气:

  1、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的话,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能出现提前或推后。

  2、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3、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4、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5,艾灸后子宫肌瘤或者卵巢囊肿变大了,这种情况会出现在艾灸初期,艾灸后身体血液循环加快了,而你这里又是瘀阻的,所以短时间会造成肌瘤“水肿”,继续艾灸就会消失。

  6、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卵巢功能效果显著。

  7、艾灸后身体出现麻酥酥的感觉,是经络窜感又叫得气,这是好的现象。

  8、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9、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要加灸:合谷穴、复溜穴。

  10、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有的人艾灸时手心脚心出冷汗,也是寒感的一种,需要继续艾灸。

  11、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2、沉感,身体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3、同样的火力,艾灸某个部位时很烫,可能因为这个部位皮薄,或者经络瘀阻,热无法向下渗透,多灸几次就好了。

  14、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好现象。

  15、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好现象。

  16、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7、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8、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泡泡脚后艾灸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就好。

  19、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

  20、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21、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2、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3、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