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产地(论鸡血石产地及特性)
鸡血石的起源(论鸡血石的起源和特征)
一种可与传统鸡血石媲美的玉石——朱砂鸡血石
1.中国传统鸡血石以其鲜红干净的光辉和晶莹剔透的美丽闻名中外。被中国著名宝石学家栾高斌教授称为“国宝”,被著名篆刻家高山教授称为“最稀有最珍贵的玉”。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杨伯达教授说:“它有像鸡血一样红的斑点,价值很高。如果它像黄金一样昂贵,它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赏石。”可与上述传统鸡血石相比的“朱砂鸡血石”也有同样的优势。它是由著名收藏家、艺术家、画家黄一琳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而开发的优秀玉器品种和珍贵产品。与传统鸡血石相比,它在美学元素和宝石学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发展价值。
(1)朱砂鸡血石质地特殊
我国发展起来的三种“鸡血石”虽然都是由火山变质岩组成,但它们的矿物身份和结构却大不相同。昌化化石以凝灰岩变质形成的叶蜡石为主,巴厘岛以高岭石为主,少量叶蜡石和明矾石,富含A1,其中SiO2占44.4%-45.82%。由于成分和结构的差异,昌化化石和巴厘岛人的硬度较低。朱红鸡血石硬度较高,可达6.5-7。根据异常原理,朱红鸡血石的密度高于昌化石和巴林石,其地质时代较早。朱砂鸡血石的疙瘩比昌化石、巴林石好。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不会改变。不怕酸碱腐蚀,无褪色场景。
(2)朱砂鸡血石的美学特征
1.路很美
(1)色彩美:朱砂鸡血石是一种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碧玉岩,其主色调有鸡血石、暗红、紫红色、褐红色、波尔多、橙红色、黄色、黑色、白色、绿色等余色。各种颜色在一块玉石材料上形成美丽的自然图案,色彩的完整程度可以与传统鸡血石相比。
(2)肌理美:据张家治教授研究,孤立的朱砂鸡血石有龙形纹、人形纹、鸟兽纹、山水纹、海波纹、山水纹等。;在最好的朱红鸡血石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云纹、水波纹、树纹和花草纹组成的图案。美的元素是完整的,可以和传统的鸡血石相比。
(3)形式美:朱砂鸡血石中的“血形”千差万别,有大块、块状、散点、云象形等,有的俗称红帽、红带、红领巾等。色块形状也可与传统鸡血石相比。
2.优美的意境
(1)具象美:在朱砂鸡血石中,形、色、质、质相结合,原石画由婀娜多姿、若静若清、若不清,或似山水、花草、彩霞,或似鸟兽,或似人物、神灵构成,极富诗情画意。
(2)抽象美:朱砂鸡血石的原石和雕刻由无数令人回味和联想的感情、意义和原因组成,可以交融场景,发现外界、外意和外韵。一些传达情感和理解的原始石头和雕刻往往以非常抽象的意义表达抽象的情感和哲学。
二、鸡血石颜色机制的特点人们开发的三种“鸡血石”都是火山变质岩,但它们的岩石成分、矿物同一性和鸡血石成分的颜色机制却有很大的不同。
(一)比较鸡血石的颗粒颜色机理
1.昌化化石山上部为1亿多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凝灰岩。被火山喷流和热水侵蚀形成叶蜡石,即昌化化石。昌化化石形成后,由于地壳结构的运动而断裂,来自地下深处的硫化汞矿液充填在昌化化石的裂隙中,从而形成了朱砂(HgS)着色的昌化鸡血石。
2.巴厘岛由火山岩蚀变后的高岭石、叶蜡石和明矾石组成。巴林石后期充满了含HgS的热液,形成“血色”,而巴林鸡血石中还含有Se、te等微量元素。
朱砂鸡血石的血红色成分与前两种鸡血石不同,与朱砂(HgS)有关,但被高价氧化铁(Fe2O3)的天然鲜红色着色。
(2)与鸡血石的变色机理相比
昌化石和巴林石的着色矿物为陈深圳活网砂(Hgs),由还原条件下的凹凸矿物组成。但在开发、加工、保存时,在富氧条件下会发生氧化,使鸡血变黑,也叫“走血”。巴厘岛人所含的微量元素Se和Te也因氧化引起的价态变化而变色。
(3)朱砂鸡血石的稳色机理
朱砂鸡血石之所以颜色稳定,是因为它的颜色是高价铁造成的,所以在氧化环境下不会变色。而且由于二氧化硅比例大,硬度高,不受酸碱影响,表现出较强的湍流。
(4)朱砂鸡血石
朱砂鸡血石形成于十亿年前,昌化石、巴林石形成于一亿年前。因此,早期形成的朱砂鸡血石经表观遗传转化后更明显地得到优化,其玉质会更好,开发价值也会更高。此外,由于昌化化石和巴林石的开发历史悠久,资源已经开始短缺。在朱砂鸡血石发展之前,就有一些收藏者和玩石者关注“龙胜红宝石”的发展。经过黄一琳教授组织的地质专家的勘探和研究,人们对朱砂鸡血石十分熟悉,并与时俱进。从红宝石的美丽到开发新玉种价值的研究,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他们签署鉴定并颁发了武国忠教授的宝石鉴定证书、中国宝协宝石玉石鉴定核心测试和国家注册珠宝玉石鉴定师,大大提高了朱砂鸡血石的经济价值,为中国玉文化增添了一个完美的新品种。
鸡血石是汞锑矿的伴生矿,是由硫化汞渗透到高岭石和地开石中形成的。它以像鸡血一样鲜红的颜色命名。旬阳县开采汞锑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然而,在漫长的汞矿开采历史中,优秀的鸡血石极为罕见。去年5月、10月,浙江昌化鸡血石雕刻代表人物钱高潮、央视著名“鉴宝”艺术家蔡国声、资深工艺美术家林家俊等陆续来到浔阳,为曾经遗弃在山野的“红石”正名。
朱砂又称朱砂、朱砂,有HgS的化学成分,颜色常为红色,晶体表面有钻石光泽,有红色条纹,半透明。晶型为板状或柱状,常见双晶穿插。卵裂发育。硬度小,2-2.5。比重为8.09。朱砂的粉末是红色的,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中国使用朱砂作为颜料的历史悠久。“画朱家骨”是指将朱砂磨成红粉,嵌在甲骨刻槽中,以示醒目,发生在几千年前;“朱碧御批”是指封建社会皇帝用朱砂的红色粉末书写的批文,意在引人注目,长久保存。
中国是世界上朱砂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主产区为贵州东部和湖南西部,以质优量大著称。生产的矿石大部分被运到湖南西部的辰溪,然后转售到全国各地。辰溪成为当时朱砂的主要集散地,一个“朱砂”由此而来。
世界上最大的朱砂晶体是“朱砂之王”,1980年在贵州东部万神生活净山汞矿矿区发现。长10.8厘米,宽4.4厘米,高4.2厘米,净重237克,现收藏于中国北京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