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人之大欲,不想也难)
文章目录[隐藏]
- 李安,探索传统与现代伦理矛盾的标杆人物
- 文化对立的矛盾——温暖的和解
- 饮食男女,一个人的巨大欲望怎么可能存在?
饮食男女的伟大愿望(伟大愿望,很难不去想)
饮食男女,人们很难去想!
《饮食男女》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的巅峰之作。这部电影制作于1994年,讲述了一位退休厨师在每个周末等待他的三个女儿回家吃饭的故事。他面临的家庭问题,两代人的代际冲突。影片还表达了老人们晚年后的个人追求,以及片中主人公的个性解放。
食欲和性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欲望和本能。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放纵和克制之间找到平衡。看完这部电影后,作者久久不能决定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看法。李安导演没有夸大男女之间的美食和爱情,也没有极其煽情或者有针对性的讲述生死故事。他借助隐喻表达人物内心的变化,冷静平和的叙事节奏,客观上让观众多角度认识了影片的核心。
李安,探索传统与现代伦理矛盾的标杆人物
在导演李安成名之前,他已经在家里经历了长达六年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这六年间,妻子负责赚钱养家,李安负责做饭、带孩子、持家。在中国,他可以算是男人回归家庭的真正代表。这也为他为什么能够拍出如此优秀的“家庭三部曲”电影奠定了基础。
李安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完美地融合并呈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平衡与和谐,以及西方文化中的冲突与释放。在家庭三部曲中,李安选择了三个隐喻来对应电影的主题。《推手》选择了太极;《喜宴》选择了结婚;这一次,我们正在谈论的饮食男女用饮食作为提示。
《饮食男女》是一部家庭伦理片,故事性很强。在传统的戏剧结构中,导演恰到好处地处理了人物内心和外部现实之间的冲突。
每个角色都极具戏剧性和冲突性,大女儿看似最稳定的传统,最后却闪电结婚。我的二女儿钱佳是一个坚强独立的女人,也是最叛逆的一个,但最终她是唯一一个和父亲在一起的人。我的小女儿佳宁,单纯乖巧,却在大学怀了孩子,最后早早结婚。
冲突最大的是二女儿钱佳,其父女关系并不融洽。钱佳小时候梦想成为像她父亲一样的厨师,但是她父亲把她赶出了厨房。我去前男友家做饭,烹饪技术和对菜肴的研究充分展示了钱佳精湛的厨艺。导演最大程度的把父女矛盾展现给观众。
当人物的前后形象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时,李安将这部剧完美的呈现出来,让观众不会觉得突兀,甚至会觉得这些人物的内心变化是合理的。
导演李安的御父角色仍由演员郎雄的父亲(老朱)饰演。精通川菜、扬州菜、潮菜、浙菜的顶级厨师。他手里的食材可以五花八门,可以雕琢,但家里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儿让他无所适从。
每周四,四人会回家宴,老朱会精心准备一桌美食,等待女儿们回来,这是维系家庭关系,联络父女感情的唯一方式。影片中的父女关系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缩影,但想谈也不能透露对方的真实想法。
在三个女儿中,二女儿钱佳是塑造导演性格最突出的角色。朱家没有儿子。在三个女儿中,钱佳是最强壮和最独立的。因此,朱无形中把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在中国传统中,重视“传宗接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影片中老朱没有儿子,相当于中国传统中的“无皇后”。于是他的二女儿钱佳被赶出了厨房,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弥补自己的无儿无女。
自从她父亲把钱佳赶出她最喜欢的厨房后,钱佳对她父亲有很多抱怨。正如钱佳自己所说,“从来没有人问我能不能接受这种感觉。”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抱怨。
她一直不想离开这个家,但是被骗买房,姐姐们相继结婚怀孕,父亲悄悄去医院检查,叔叔去世。这些事件的接连发生使钱佳终于注意到了父亲的孤独和无助。
在影片的结尾,导演画龙点睛,贯穿了全剧的中心思想饮食男女。三个女儿长大后,都到了结婚的年龄,父亲的压抑和孤独就像逐渐退化的味道。当我终于鼓起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时,我那久违的味觉居然回来了。
正如老朱在片中所说,“其实一家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那种发自内心的顾忌才是一家人的意义。”
最后,当老朱看到女儿们一个个追求自己的生活时,他也鼓起勇气讲述了朝夕相处的爱情故事。从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家搬走后,他奇迹般地恢复了味觉。都印证了那句话:饮食男女,人很难想!
文化对立的矛盾——温暖的和解
从传统伦理到现代,饮食男女电影中的每个英雄都迎来了自己角色的内在转变。大女儿和小女儿戏剧性的婚姻;第二,在完全现代化的生活中,女儿最终选择了回归家庭;老朱抛弃传统伦理追求自我。家庭的解体和重建也象征着中国传统思想在西方新思潮冲击后的变化。
1991年的《推手》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的第一部。除了家庭因素,他还加入了中西文化冲突。老朱和美国媳妇中西文化冲突,一个爱吃中餐的香味,一个爱用烤箱。从此,家庭内部矛盾开始。
儿子夹在美国妻子和中国父亲之间,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为了养家糊口,儿子最终选择把父亲送到老年公寓。这个决定也直接瓦解了我父亲过着幸福生活,享受天伦之乐的传统思想。
但随着故事和人物内心的变化,父亲渐渐理解了美式民主,媳妇也喜欢上了太极。这在某种层面上应该算是中西文化的融合。
1992年后,李安上映了第二部家庭电影《喜宴》。也是基于家庭关系,这次他加入了同性恋关系。中国传统伦理与西方同性恋取向形成了另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中国,传宗接代的观念深入骨髓。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儿子的同性恋倾向被父亲知道后,这里就产生了“续香”的冲突。但最后父亲在安检时举起的双手,无疑是家庭和中西文化差异的妥协。
李安以其独特的手法,巧妙地弱化了我们原本以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就像在《饮食男女》中,李安将家庭伦理与两代人的冲突完美融合,让观众看到了最温暖的和解。
以李安的家庭关系为载体,以父子、父女为切入点,通过家庭纽带的冲突与和解,对“家”进行再次解构与重组。传统家庭伦理与现代冲突的结合,深刻表达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其核心是希望不同的文化能够相互理解,达到一种平衡包容的状态,化冲突为融合。
话剧《雷雨》也是以家庭为故事主线。两个家庭,八字不合,三十年积累的恩怨和家庭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场雷雨中爆发了。
不同的是,《雷雨》更倾向于封建传统,而饮食男女在讲述传统伦理家庭时加入了现代冲突,使得整个故事更具大众性和戏剧性。
《饮食男女》可以说是影视行业的巅峰之作,其中传统伦理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饮食男女,一个人的巨大欲望怎么可能存在?
饮食男女,人性。饮食指的是食欲,男女指的是性欲。食欲和性欲对人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无论是哪一种,都离不开我们。
民以食为天,古语云:食为天!无论什么时代的人,都不可能脱离食物、性、性而独立存在。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很少有父母追求黄种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爱情,而西方国家恰恰相反。最后,老朱决定公布自己的老少恋情,是对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颠覆。也解释了“饮食男女,人类的伟大欲望”,人性最基本的本能。
当我们被传统的礼貌、体面、羞耻和身份所阻碍时,我们会刻意克制自己的本能(欲望)。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天平都会倾斜,变得不平衡。
就像《饮食男女》里,大女儿压抑自己的内心,导致她相恋多年;二是女儿最喜欢的厨艺被父亲扼杀,只带来了父女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身份,老朱克制了欲望,却失去了味觉。
如果男女欲望都被克制,那么家庭就无法维系,也不会和谐。无论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内心需求。只有遵从贪食的本能,家庭才能更加和谐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