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 检测指示器
  • 测试结果
  • 抗疲劳成分的最大差异为25倍。
  • 中脘等7种总糖超过膳食“控制线”
  • 健康保健尝起来“不受欢迎”
  • 爪检测出2种防腐剂
  • 包括乐虎和豹力在内的7款产品检测出了人工色素。
  • 检出五种甜味剂,如魔爪、日嘉满

牛磺酸的作用(牛磺酸可以改善性功能)

在运动、开车、熬夜、加班时,很多人会选择喝具有抗疲劳等功能的功能饮料作为卖点,以此来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然而,有许多品牌的功能饮料都有相同的广告词。喝哪种更有效更健康?这是消费者特别关心的。

2020年10月,《消费者报道》将12款主流功能饮料送至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为您挑选最佳。

检测指示器

牛磺酸、总糖、味道、气味、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人工色素(柠檬黄和诱惑红)、甜味剂(安赛蜜和三氯蔗糖)。

测试结果

1.12种饮料中提神成分牛磺酸的含量差异很大,从40毫克/100毫升到1000毫克/100毫升不等,其中战马和日甲满的含量都是40毫克/100毫升,身体保健的含量更是高达1000毫克/100毫升。

2.从每瓶总含糖量来看,有董鹏、红牛、优珍、乐虎、中沃等。全部达到30g/瓶以上,喝一瓶会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每天25g的合理“控制线”。

3.此外,中沃含糖量达到66.6克/瓶,消费者每天喝一瓶,糖的摄入量会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最高限量(50克)。

4.主观评价,董鹏味道好闻,综合得分8.1,在志愿者中最受欢迎。黑氪的保健、味道和气味都被评为“奇怪”,综合得分更低,分别只有3.7和4.3。

5.爪子同时检测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豹纹部队、乐虎等7款车型加入了人工色素;黑氪和优珍都含有甜味剂。虽然检出量符合标准,但鉴于饮用功能性饮料补充能量、抗疲劳的目的,本杂志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食品添加剂很少或没有的饮料。

6.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每天补充维生素的能量饮料CCR评分达到7.9,优秀。中沃体质能量维生素饮料、优珍牛磺酸维生素强化风味饮料和鹰爪能量风味饮料的CCR得分排名靠后,分别为6.1、6.5和6.7。

抗疲劳成分的最大差异为25倍。

目前抗疲劳食品添加剂很多,牛磺酸就是其中之一。牛磺酸,又称牛磺胆酸,是人体必需的非蛋白质氨基酸,人体中约70%的牛磺酸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据了解,运动时会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各种组织,导致身体疲劳。牛磺酸对人体内自由基的代谢有很好的作用,从而表现出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功能饮料中牛磺酸的添加量≤60mg/100g(mL),但保健食品饮料不受此限制。

检测结果显示,12种功能饮料的牛磺酸含量在40mg/ml ~ 1000mg/ml之间,其中,战马和日佳曼的牛磺酸含量均为40mg/100mL,李保健的牛磺酸含量高达1000mg/100mL,两者相差高达25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丽考是保健食品,其牛磺酸含量高于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属于正常情况。

例如,每瓶(150毫升)牛磺酸的摄入量为1500毫克。消费者是否存在过度风险?

根据医学数据,对于成年人来说,牛磺酸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上限为6000mg(6g),因此本次检测的12种功能饮料,每瓶(罐)提供的牛磺酸都在安全范围内。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服用或过量食用牛磺酸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但如果有人对牛磺酸有过敏反应,建议不要服用,以免引起不适。”有专家表示。

中脘等7种总糖超过膳食“控制线”

“功能饮料除了提供能量,还会添加糖,这也有口感问题。为了协调整个人口,将使用一定量的糖。”一些食品专家说。

然而,摄入过多的糖不仅会导致超重和肥胖,还会增加患龋齿、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参照中国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对“高糖食品”的定义,每100克(mL)食品含糖量超过15g时,称为“高糖食品”。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3版)》的建议,添加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左右以下。

研究发现,12种功能饮料的总糖含量在0克/100毫升至15.2克/100毫升之间,其中外星人、黑氪、日嘉满、鹰爪、优珍等的总糖含量最高。都低于10g/100mL,而外星人的是0g/100mL(未检测到)。

值得注意的是,李娇的总糖含量高达15.2克/100毫升,是所有功能饮料中最高的,符合“高糖食品”的标准。

但由于消费者的消费基本是以一瓶为基础,12种功能饮料的糖摄入量是不同的。

12款功能饮料提供的总糖从12.7克/瓶到66.6克/瓶不等,其中有董鹏、红牛、优珍、乐虎、中沃等。,其中5个在30g/瓶以上,每天喝一瓶会超过25g的合理“控制线”。

此外,中沃含糖量达到66.6克/瓶,饮用一瓶将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3版)》推荐的每日最高限量(50克)。

健康保健尝起来“不受欢迎”

功能饮料的口感主要通过添加糖和甜味剂来调节,掩盖B族维生素的苦味。添加香精的目的是使气味柔和,避免刺激。

此次送检的12款功能饮料中,名义上都添加了糖、香精等口味调节剂。为了评价他们的口味,本刊特别邀请了10位志愿者进行了主观盲评实验。

主观盲评实验的评价维度主要包括味觉和嗅觉两个指标,每个指标满分为5分,两个指标的总分可以分为满分为10分的样本的综合得分。

实验结果显示,董鹏的味觉和嗅觉都很好,分别为4.0和4.1,综合得分达到8.1,属于“非常喜欢”的水平,在志愿者中最受欢迎。

有志愿者评论,董鹏有淡淡的水果味和健力宝味,味道略甜,但整体的酸甜感还是比较协调的。

日嘉曼、红牛、优真、战马、豹力、中沃、袁琪森林的味觉和嗅觉得分均在3.0以上,综合得分分别为7.8、7.2、7.1、6.8、6.7、6.4、6.3,均属于“偏爱”级别。

乐虎、爪爪和黑氪的味觉和嗅觉都一般,综合得分分别为5.7、5.3和4.3,属于“一般喜欢”的水平。

有的志愿者认为乐虎有味道,有甜味;爪药味辛,不实,口中酸;黑氪有风精油的味道,刺鼻,入口有人参的味道,回味苦涩。

《保健》的味觉和嗅觉得分分别只有1.6和2.1,综合得分只有3.7,属于“我不太喜欢”的水平。大部分志愿者吐出强烈的药味,味道又酸又苦,一言难尽。

爪检测出2种防腐剂

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苯甲酸钠在专用饮料和风味饮料中的使用限量分别为≤0.2g/kg和≤ 1.0g/kg。山梨酸钾在专用饮料和风味饮料中的使用限量为0.5g/kg。

检测结果显示,外星人、战马、中沃、优珍、红牛、鹰爪、李娇、董鹏、黑氪等9个项目检出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含量范围为0.09 ~ 0.3g/kg,其中鹰爪检出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

从添加防腐剂的量和种类来看,上述9种功能饮料的检测结果均符合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

然而,关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安全性存在一些争议。据了解,苯甲酸钠的生物毒性大于山梨酸钾,因此在更严格的绿色食品标准中不能使用苯甲酸钠。

本次测试发现,充电器、红牛、董鹏、黑氪添加了苯甲酸钠,中沃、优珍、李娇添加了山梨酸钾,魔爪同时添加了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

包括乐虎和豹力在内的7款产品检测出了人工色素。

公开资料显示,合成颜料是指通过人工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有机颜料,主要由煤焦油中分离出的苯胺制成。

根据行业信息和功能性饮料成分,柠檬黄和诱惑红是非常常见的人工色素。但是,它们的添加并不能增加食物的营养,所以含量越低越好。

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专用饮料和风味饮料中柠檬黄、诱惑红的使用限量≤0.1g/kg。

检测结果显示,在战马、中沃、乐虎、优珍、红牛、豹力、魔爪等7种产品中检出人工色素柠檬黄,含量为0.0091g/kg~0.025g/kg,符合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

但战马、中沃、乐虎、优珍、豹动力等5款车型名义上在配料表中添加了诱惑红色素,但并未检出。

负责本次检测的技术人员表示,可能是因为这些饮料中添加的诱惑红量比较少,低于方法和仪器的检测限。因此,出现上述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立高、日嘉满、董鹏、黑氪、外星人等5款功能饮料,都没有添加上述人工色素。

该杂志认为,虽然添加人工色素可以使饮料看起来更明亮、更有吸引力,但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来看,似乎没有必要添加人工色素,建议消费者可以选择不添加或少添加色素的饮料。

检出五种甜味剂,如魔爪、日嘉满

在饮料等食品中,最常用的人工甜味剂是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因其甜度高、无热量、无龋齿而被广泛添加。

然而,过量食用甜味剂仍然会带来健康风险。“如果长期吃太多甜味剂,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肝脏和神经系统伤害。”曾有专家告诉本刊。

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功能饮料中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的使用限量分别为≤0.3g/kg和≤0.25g/kg。

检测结果显示,中脘和优镇检出安赛蜜,含量分别为0.028克/公斤和0.12克/公斤。三氯蔗糖在魔爪、日嘉满、黑氪三种产品中检出,含量为0.0531克/公斤~ 0.137克/公斤。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五种功能饮料中安赛蜜或三氯蔗糖的添加量均符合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

然而,一些营养研究人员认为,甜味剂实际上是在愚弄我们的大脑和消化系统。它的甜味让人觉得吃了含糖的食物,但血糖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人们会觉得糖不足,从而反射性地增加食欲,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促进肥胖。

201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报告提出,经常使用人工甜味剂的人也会增加患二型糖尿病病的风险,增加的速度与直接喝甜饮料的人相似。

【特别声明】:本报告中提及的检测结果和品牌只对检测样品负责,不代表同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