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 1.鸟伏特加,了解一下
  • 3.“东北俄罗斯”新浪潮的起源研究

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资深冲浪者,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风骚的潮流引领者。

不管你是冷王还是最近复活的奥利,我都能理清他们的来龙去脉。

俗话说,只要地球不停转,就永远走在时尚的前沿。

直到上周六晚上,我打开手机,准备用《王者荣耀》和《荒野大镖客》里的风骚招式征服路人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一切都只是幻觉:

几秒钟前,我在峡谷遇到了“雷霆嘎巴42”,几秒钟后,我在战场上遇到了他的学弟“雷霆嘎巴zbc”和他的大哥“无情哈拉少”。

这让我在受到他们无情操作的严厉打击的同时,心里也觉得乱七八糟的。

但这只是一个故事的开始。

在微博上搜周杰伦的新歌Mojito,发现一群“小鸟伏特加”“雷霆嘎巴”闯进来,我都快忘了原曲了。

不说了,差点唱出来。

还有充满传统文化特色的“雷嘎巴”表情包。世界在不经意间变成了雷电和gaba的蓝海。

打开《追忆似水年华》的动画视频,准备回忆几个月前刚刚逝去的童年。于是乎,充满了“雷嘎巴”等语录的世纪和声。

即使你逛淘宝,想浏览买家秀,也能发现一股无孔不入的“雷Gabba”新潮流。

雷,一个中文词,有迅猛之意;Gaba,东北方言,简单的意思。

看了就懂了,连起来就像东北克格勃的摩尔斯码。

带着形而上的苦恼,我敲开了几个精神上的家伙的聊天箱,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启发。

于是乎,他们只能根据已知的经历进行瞎猜——这是他们作为说唱歌手的处女作吗?

这样看来,和选择题遇到麻烦就决定选C的人渣没什么区别。

面对这种最新的趋势,几个精神上的家伙不靠谱,成了后进生。​

与其去寻求别人的帮助,不如依靠自己。只知其形而不知其源,绝对不是这个网络语录中10级学者的学习思路。

为此,我决定迎难而上,深入网络角落,牛刀擒鲸,以三尺勇气为大家带来这本雷霆Gaba现象学研究手册。

1.鸟伏特加,了解一下

经过不懈的研究和考证,我发现“雷霆Gaba”的词干来源于Aauto更快的博主“新二的幸福生活”。

博主信治,乍一看很有精神。他是黑龙江小伙子,在路边摊理发五块钱一剪。

点开他的主页,无一例外都是模仿俄罗斯人吃喝时拍的一系列视频。

但如果你把他定位为吃货,那显然是个错误。

我要说更像是定位为行为艺术主播。

不用担心问“雷嘎巴”是什么。我们来看看信二的所有视频。

配料方面,他不吃火鸡肉面等对肛菊健康有害的刺激性食物,而是直接自己做鸟伏特加(vatga)。

所谓鸟伏特加,就是在一个塑料桶前贴一张鬼鸟的图纸,里面还是原酒。当然,有些人会说:

其实就是二锅头,对着白开水。

但从他每次拿起半杯酒一饮而尽时脸上的狰狞表情来看,上述说法的准确性比金葱新闻低了一点。

比起便利店里一排排的精装小瓶,新儿的伏特加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一,他喝的是伏特加的原始意境。

八个字总结就是:不完整,空虚,就结束了。

在装备和容器的选择上,新二展现了战斗民族粗犷、大气、不拘小节的精神。

穿着,平均每三个视频就换上一件环卫工人穿的同款小马甲。餐桌是你自己的案板。工具是一把绰号“狼牙锯”的破菜刀。背景是一面粉刷过的白墙。

容器,大容量液体塑料桶结合了ins与贵族风格,从量级优势的角度给那些精装小瓶带来降维打击。

第二,他坚持细节,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

比如附在酒桶上的小笔画,营造出强烈的对比。

除了标志性的小鸟伏特加,这款猫灯伏特加是新治最近推广的新品。从设计上可以看出,它的灵感来源于美人鱼,猫头下有个灯泡,妥妥的猛男最爱。

另一款经典伏特加,深井伏特加,表现了真嗣对传统机械美学的推崇,有着战斗民族的无情气质。

老酒装在新瓶子里,里面的伏特加还是原来的配方,因为只是贴在桶上的图片和镜头切掉的。

第三,是对零食饮料的包装和敬畏。

俄罗斯人喝伏特加有个传统技巧,就是能闻到食物的味道来中和味道,所以有零食和饮料是必不可少的。

II的每一个新视频都向这一传统致敬。他的俄罗斯系列“生鱼片料理”在定位上只是配角,但存在感和色系数并不逊色于“鸟伏特加”。

古时候老北京的指甲下有白酒,现在有无情的哈拉,小蒜,小鸟伏特加。

而且看这个俄罗斯银杏,一眼就能看出来。一定要瘦,肉多。光听名字就感觉味道可能和山竹差不多。但是翻译成中文,这其实就是蒜头,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蒜油直冲鼻腔。

看这个俄罗斯黄饼,一般是球形的,有雕刻的痕迹。

举起一半细细品味——原来是街边小吃爆米花。

最后是这道重量级特产,形似人参根的俄罗斯牛尾。而它的精华就是带须的宫廷白萝卜壳。

第二,新“俄语专业”在命名原则上没有明显的规则。一般是根据食物的具体形态和意义。蒜头单独出现时,因其颜色而得名,并放置两个冷水虾,即鹅珠,一个双龙戏珠的意思。

这种命名的门道,可以看作是一种中西合璧的语言艺术。

吃是一种意境,喝是一种享受。

比伏特加还烈的“雷嘎巴”一词,就诞生在真嗣的这首致敬曲里。

只见信二一手拿着白豆腐卷成的锯齿菜刀,一手抓着今天的生鱼片料理,刀掉了下去,一个又一个俄罗斯特产被劈成两半。

喝了一口伏特加后,再吃一口加工过的生鱼片。受到美食刺激的真嗣再次进攻,惊呼“雷嘎巴”。

相当于电视购物主播在一次安利电话后说了一句最关键的促销话:“快来看,才998,才998,还有两套,卖完就没了”。

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雷嘎巴”,这个毫无意义的词,被New 2赋予了新的魔力,盘旋在一个又一个观众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要想有气势,这里要特别注意吐字:“雷”没有童音,“嘎”只能半卷舌音,“巴”的R元素必须发音到位。

另外,就算是读书的时候,也要有点大味儿。听起来总是像东北话里的“雷加尔吧”。

据观察,在新二的一百多部作品中,每一组冷征都依靠这样的固定符咒来辅助它们的显示:

游戏开始,手指一碰,就轻声说出“Sen Biesse”作为宣布词,没有任何技巧,干净利落,令人耳目一新。

当酒快要触到杯底时,要开始念“哈呼儿”,前两个字轻念,重音放在“呼儿”上。

这个咒语特别难施,而且不仅仅体现在孩子的发音上。根据我多年学习语言学的经验,要想正确发音这些短词,至少要运用到吐悬雍垂、感冒鼻塞、吐深喉,这是闪米特语言特有的。

一般人不练半个月是无法抽动这种力量的。

更俄罗斯式的,是闻着特产,大快朵颐,竖起大拇指的过程后的“ZBC”一句。

努力创造奇迹。新二哥结尾恰到好处的“没心没肺的哈拉少”是一声完全满意的叹息。

所谓念咒是个技术活,切忌早念咒,快念咒。相比之下,Thunder Gabba似乎只沾了鸟伏特加的光,更有魅力。

2.雷霆嘎巴的变异与传播

这些咒语的内在含义不得而知,只能通过肢体表演来揣摩大概意思。

然而,在这样一场朦胧的相遇中,也有无数与新二大哥有着相同感受的小弟们自发聚集在评论区,意图营造一个和谐的管控与评价圣地。也就是俗称的“杠杆自己”。

俗话说,好演员首先记住的是他的角色名(两朵花除外),雷霆Gaba的深刻影响在于突破圈子。很多人可能不认识新来的二大哥,但他的原话语录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表达,不分彼此。

无论你是开心还是难过,“雷嘎巴”一直伴随着你。

论情绪传染,信二的语录真的没被谁拿过。

视频里新来的两个吃什么都一样,总是一副看似拖沓的表情。这种不开心的情绪表达,通过洗脑口号“雷嘎巴”传递给大众,大众也用“雷嘎巴”这个码字来解释自己所有的感受。

纵观新儿的日常诵经,可以发现这些咒语的使用都遵循着一种突然而统一的规律。

无论吃什么食物,龙虾还是豆腐脑,认真介绍后都可以加上“雷嘎巴”。

广大网民在使用时,自然也遵守这一规则。

从此以后,不管好吃不好吃,只有zbc,哈拉少,雷霆Gaba。

引用的强大之处在于对涉及的领域没有限制。在其强大影响力的控制下,所有独特的感情逐渐连接到大陆,找到了彼此表达的最大公约数。

影响范围广,堪称民间版“黄长裙”。

这么说可能不够准确。“黄长裙”疑似被资本逼梗。而“雷嘎巴”是真正源于民间的网络沙暴。

连辽宁广播电视台美女主持于欢也加入了狂欢:

火,不分领域,不分人群,不分形式。

新首页标着“永远被模仿,永远不被超越”这句话,但很多模仿他的蹩脚视频却大行其道。

火无国界。有鉴于此,许多俄罗斯人正在涌入具有地方特色的“雷嘎巴”这一异域潮流。

有人评论:一群俄罗斯人模仿中国人模仿喝的俄罗斯酒。

从锯齿菜刀、木刮砧板等配套道具,到倒酒时的高难度杂技,还有喝完酒后菊花脸的表情,这些俄罗斯人都有过效仿。

但是和新儿比起来,总觉得自己只有形似,却没有得到他粗犷凶悍的本质。

用量子速读看了一百多个视频,终于找到了原因:俄罗斯道具太精致。

看看这瓶伏特加。包装极简,瓶身装饰小资,和便利店网上名人墙上那些精致的小瓶没什么区别。

这失去了动力。

最重要的是这瓶伏特加的品质特别新。比起新儿那个看起来有些历史价值的塑料桶,似乎更适合拍文艺照。

再看这个案板,几乎没有划痕,也没有粗糙的表面。给人感觉就是不结婚,就像和周立波喝咖啡,和郭德纲吃大蒜。

更别说他穿着体面的俄式服装,有着高级工作室一样的背景。

就算后来换了道具,也是人为的,少了一点生动自然。

更大的区别是,念经的时候,这些人好像总在遗漏什么。

韩代言牛肉面时的名言:有人模仿我的脸,有人模仿我的脸,但没人能模仿我的味道。

和每次拿着透明塑料桶倒一杯伏特加是一样的,但那些土里土气的标志性语录才是最纯粹的。

3.“东北俄罗斯”新浪潮的起源研究

在短视频的世界里,想要出人头地,单靠一项技能是不行的。标志性的洗脑语录就是著名的标志。

问题来了。为什么火是雷霆嘎巴和无情哈拉少引起的?为什么不是雷霆Gaba或者雷霆Ga七?

其实这些一看就是废话的标语,是东北话和俄语风格混合的二次创作。

开头的“森别斯”,倒酒的“哈后儿”,喝酒的“巴西野”,吃饭的“无情哈少”和“哭新浪”,都是用汉字拼成俄语时形成的。

对应的意思是:大家好,好,走着走着,很好很好吃。

视频最后,“ZBC”竖起大拇指表示仍有争议。按照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确实不错。但如果按照俄语空耳朵解释,那就是各国诅咒时的统一关键词。

然而,“雷嘎巴”这种最流畅的咒语,连俄罗斯人都无法理解。

这是真嗣的独家配方。

说到这,不得不佩服东北老铁路造词的天赋,绝对不输说唱中心布鲁克林的黑人兄弟。

黑人兄弟张口闭口都是兄弟,东北老铁路也有“墩偏”、“毛楞”、“巴巴”等形象生动的发明,因为和普通话相似而极具感染力。

Gaba在东北方言中的意思是“非常”、“单纯”,而新儿通过组合雷字,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组合义:圆满、完整。

如果非要来个分类的话,“雷嘎巴”可以说是东北俄语。

不要笑。在语言学家看来,这绝对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课题。

由于地理上的联系和历史上的渊源,在中国东北的建筑、饮食、语言中都可以找到很多俄罗斯元素。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

例如,在东北市场与麦蒂冰淇淋并列的格瓦斯来自俄语音译,意为“发酵”。

同样从俄语单词音译而来的还有代表服装的“Blagi”,代表气体的“Gass”,代表邱琳的“Daliba”等等。

战斗民族的纯朴性强,和东北人在一起是真实的,性格上很契合。

从这个角度来看,黑土地上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东北俄语“雷嘎巴”绝非偶然。

回到今年2月,是《少年哈拉少》第二年,发布了第一个视频。

后来每期都没有必备的招牌背心,就是在东北外的冰天雪地里,我穿着棉衣,手冻得通红,嘴里还在呼吸。

视频中,动作有些僵硬的信二倒了一杯酒,没有任何其他复杂的动作,拿起来一饮而尽。

冻鱼太凉了,只能用双手的手指夹起。匆匆咽下去,就准备喊出口号了。没想到被塞住了嘴,视频戛然而止。

就像楼下那个家伙,喝不了多少酒还虚张声势,结果就是头晕眼花,嘟囔胡话。筷子被一个滤镜炼出十八弯,并没有不切实际的感觉,但道理在粗中显而易见。

言归正传。

以上分析,是我为了这场莫名其妙的狂欢,费尽心机摸索出来的大致启动逻辑。

但说实话,我也知道,这一切更像是一个局外人在“被围观者痴迷”的时候,为了理清前因后果而苦心构建的。本质上是一厢情愿。

被阅读理解搞得焦头烂额的朋友,可能会自动想到自己在学校面临的灵魂测试题:如何理解鲁迅先生的“一棵是枣树,一棵是枣树”?。

但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这一切只是为了找点乐子。

当你感到开心的时候,说“ZBC”来表达你的好心情;和朋友吃瓜的时候,脱口而出一句“没心没肺的哈拉小”。这一切都没有理由。

不管下一秒的现实如何,不管是压力还是惊喜,他们都准备用一句话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