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退火 技术专题简介-冯金伟博客园

简介

模拟退火算法可用于求解组合问题。此处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求解旅行商问题,求出连接125个点的最小路线长度 使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120个点的三维旅行商问题模拟退火(英语:Simulated annealing,缩写作SA)是一种通用概率算法,常用来在一定时间内寻找在一个很大搜寻空间中的近似最优解。模拟退火在1983年为S. Kirkpatrick, C. D. Gelatt和M. P. Vecchi所发明,V. Černý也在1985年独立发明此算法。

简介

模拟退火来自冶金学的专有名词退火。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后再经特定速率冷却,目的是增大晶粒的体积,并且减少晶格中的缺陷。材料中的原子原来会停留在使内能有局部最小值的位置,加热使能量变大,原子会离开原来位置,而随机在其他位置中移动。退火冷却时速度较慢,使得原子有较多可能可以找到内能比原先更低的位置。

模拟退火的原理也和金属退火的原理近似:我们将热力学的理论套用到统计学上,将搜寻空间内每一点想像成空气内的分子;分子的能量,就是它本身的动能;而搜寻空间内的每一点,也像空气分子一样带有“能量”,以表示该点对命题的合适程度。算法先以搜寻空间内一个任意点作起始:每一步先选择一个“邻居”,然后再计算从现有位置到达“邻居”的概率。

可以证明,模拟退火算法所得解依概率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演算步骤

初始化

由一个产生函数从当前解产生一个位于解空间的新解,并定义一个足够大的数值作为初始温度。

迭代过程

迭代过程是模拟退火算法的核心步骤,分为新解的产生和接受新解两部分:

由一个产生函数从当前解产生一个位于解空间的新解;为便于后续的计算和接受,减少算法耗时,通常选择由当前新解经过简单地变换即可产生新解的方法,如对构成新解的全部或部分元素进行置换、互换等,注意到产生新解的变换方法决定了当前新解的邻域结构,因而对冷却进度表的选取有一定的影响。

计算与新解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差。因为目标函数差仅由变换部分产生,所以目标函数差的计算最好按增量计算。事实表明,对大多数应用而言,这是计算目标函数差的最快方法。

判断新解是否被接受,判断的依据是一个接受准则,最常用的接受准则是Metropolis准则:若Δt′<0则接受S′作为新的当前解S,否则以概率exp(-Δt′/T)接受S′作为新的当前解S。

当新解被确定接受时,用新解代替当前解,这只需将当前解中对应于产生新解时的变换部分予以实现,同时修正目标函数值即可。此时,当前解实现了一次迭代。可在此基础上开始下一轮试验。而当新解被判定为舍弃时,则在原当前解的基础上继续下一轮试验。

模拟退火算法与初始值无关,算法求得的解与初始解状态S(是算法迭代的起点)无关;模拟退火算法具有渐近收敛性,已在理论上被证明是一种以概率1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的全局优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具有并行性。

停止准则

迭代过程的一般停止准则:温度T降低至某阈值时,或连续若干次迭代均未接受新解时,停止迭代,接受当前寻找的最优解为最终解。

退火方案

在某个温度状态T下,当一定数量的迭代操作完成后,降低温度T,在新的温度状态下执行下一个批次的迭代操作。

虚拟码(伪代码)

寻找能量 E ( s ) {displaystyle E(s)} 最低的状态 s {displaystyle s}

s := s0; e := E(s)                           // 设定目前状态为s0,其能量E (s0)k := 0                                       // 评估次数kwhile k  emin                 // 若还有时间(评估次数k还不到kmax)且结果还不够好(能量e不够低)则:    sn := neighbour(s)                           // 随机选取一邻近状态sn    en := E(sn)                                  // sn的能量为E (sn)    if random() < P(e, en, temp(k/kmax))         // 决定是否移至邻近状态sn        s := sn; e := en                               // 移至邻近状态sn    k := k + 1                                   // 评估完成,次数k加一return s                                    // 回传状态s

延伸阅读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 ul,.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 ul li{list-style:none}@media(max-width:720px){.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padding-left:1.6em;text-indent:-1.6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columns{margin-top:0.3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columns ul{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refbegin-columns li{page-break-inside:avoid;break-inside:avoid-column}

A. Das and B. K. Chakrabarti (Eds.), Quantum Annealing and Related Optimization Methods, Lecture Note in Physics, Vol. 679, Springer, Heidelberg (2005)

Weinberger, E. Correlated and uncorrelated fitness landscapes and how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iological Cybernetics. 1990, 63 (5): 325–336. S2CID 851736. doi:10.1007/BF00202749. 

Press, WH; Teukolsky, SA; Vetterling, WT; Flannery, BP. Section 10.12.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s. Numerical Recipes: The Art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3r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 ISBN 978-0-521-8806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1). 

Strobl, M.A.R.; Barker, D. On simulated annealing phase transitions in phylogeny reconstruction.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6, 101: 46–55. PMC 4912009 . PMID 27150349. doi:10.1016/j.ympev.2016.05.001. 

V.Vassilev, A.Prahova: “The Use of Simulated Annealing in the Control of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FORMATION THEORIES & APPLICATIONS, VOLUME 6/199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阅

算法

旅行推销员问题

蚁群算法

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