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中庸”之道?)
文章目录[隐藏]
- 中庸思想是怎么传承的?
- 什么是“中”?
- 什么是“庸”?
- 中庸思想是禀赋的吗?
- 孔子和孟子有什么差别?
- 中庸是须要修行能力到达的境界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思想是怎么传承的?
《论语庸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这里,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最极致的德性,倍加赞赏。在孔子之后,他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写作《中庸》一文,体系的概括了儒家中庸思想的面孔。
关于《中庸》的写作目标,朱熹在集注中琢磨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朱熹以为道统始于尧、舜、禹,而所谓的道统精力就是《尚书大禹谟》中的“允执厥中”思想。这一思想经过商汤、文王和周公,最终传承至了孔丘,孔丘将其进一步发扬宽大,创建儒家学说。可见中庸思想并非孔丘独创,它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精力的一个源头。
孔丘之后又传承到颜回与曾参。战国初年,曾参亡故,道统才传给子思。子思之时,百家争鸣,异端迭起,为了保卫道统,发扬“允执厥中”的精力,他写作了《中庸》一书,之后又将它传授于孟子。孟子逝世后,道统就彻底湮灭了。直到千年之后的周敦颐才通过《太极图说》和《通书》使其重新回生,《通书》的核心——“诚”——正是《中庸》的核心。之后又经过张载、二程的论述,最终发扬宽大,在朱熹的时期,《中庸》的位置随之晋升,被抬到了《四书》的行列之中。
中庸之道,源远流长
什么是“中”?
没有见识的人会误把“中庸”当作“平淡”,没有哲学修养的人则把“中庸”说明为折中主义、折衷论,他们大多是用西洋人的理论、概念和词汇来说明中国人的精力。就好比一个外国科学家走进中国的艺术馆,他只能用化学的眼力来观看青花瓷,虽然可以剖析出它的物资材质,知道那些纹样是用什么技巧描写出来的,却看不懂纹样的寓意,懂得不了内在的文化。
我们是中国人,自然更不能用西方人的角度来懂得自己的传统了。而且哲学概念游移不定,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孔子也说:“予欲无言。”我们研讨中庸思想,不能执着于概念,不要妄图必定要给“中庸”下个最终的定义。
何谓“中庸”?程颐曾说明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则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凡也。”从《中庸》本身的阐述来看,程颐与朱熹的说明是精确的。
“中”就是适度,不偏不倚之意。在孔子的思想中,“过”与“不及”是一对抵触领域。子贡曾经问孔丘说:子张与子夏这个两个弟子那个更贤能些?孔丘说子张“太过”,子夏“又不足”。子贡因此问:是否可以说子张更贤能些?孔子却答复:“过犹不及”。“过”与“不及”一样,都偏离了“中”的原则,因此它们之间无所谓优劣,或者说同样拙劣。
因此,为了把握住“中”的意思,我们可以应用消除的方法,把一切不属于“过”或“不及”的都归为“中”。“中庸”的“中”就是既不“过”也无“不及”,处于协调、适合的状况。
孔门问答
什么是“庸”?
至于“庸”,程颐说是“不易”,朱熹说是“平凡”,这里的“不易”和“平凡”不是静止不变的意思,而是孔子所说的那种“道不远人”,意指道统思想是一种人道思想,不是天道、神道或者其他思想。儒家的思想重视的就是人道,体现对人的关心,儒者关注的是人的社会关系、伦理、政治、道德和教导等等。
孔子与老子的一个差别在于孔丘很少讲阴阳五行等天道、玄学方面的东西。老子常讲“玄而又玄”的理论,而孔子读《易》只关怀里面的人道精力,说:“《易》我后其祝卜矣”,“吾求德而已”。这颇似苏格拉底跟泰勒斯、赫拉克利特等自然哲学家的差别。
孔子与墨子的差别又在于墨子讲“天志”、“明鬼”,而孔子直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逝世”。他始终关怀的是人道。
由此可知,孔子的儒家精力,尧舜禹的道统始终是把人放在第一位的,以人为本,人事才是道统所关怀的重点问题,天道与鬼神都是次要的。因此,《论语述而》说:“子不语力、乱、神。”
“中庸”的“庸”所具有的第一层意思就是平凡的人事,关怀现实世界、关怀现实生涯、关怀现实中身边的人,而不是去留恋那些怪僻的、启发的、抽象的、神秘的宗教妖魔之事,或者无法进行实践的形而上理想。第二层意思就是《中庸》里说的道统思想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涯中,是很平凡的,只是人们没有发觉而已。
因此,道统精力的核心思想就是尧舜禹说“允执厥中”,在孔丘和子思那里称之为“中庸”。道统精力以人道为主题,触及到人们的平凡生涯,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正好适合、协调。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有“道不远人”的主意
中庸思想是禀赋的吗?
关深圳生涯网于《中庸》的核心内容,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这是把《中庸》当做孔门的“心法”来懂得。
对此,顾炎武表现质疑,他在《日知录心学》里说:“《中庸章句》引程子之言曰:‘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亦是借用释氏之言,不可无酌。”顾炎武以为孔丘从来就没讲过什么心法,心法是佛教的用语。在程颐之前,唐朝的惠能写出《坛经》,在其中大讲心法,传授“从心”、“顺心”的道理,这才影响到了宋代的儒者。
顾炎武以为原始的儒学或者说孔丘本人的儒学不是从“从心”、“顺心”说起的,因为“从心”和“顺心”是修道的终点而不是起点。孔丘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自己一直修身到七十岁,能力做到服从自我的心坎行为又不逾越礼的界线,没有“过”和“不及”,能够随心所欲,运用自如的达到“中”的境界。可见,中庸是思想应是一种须要修行以到达的境界。
如何通过修身来达到这种从心所欲的境界呢?孔丘的主意是“费心”,就是要修炼自己的心坎,造就自己的心坎,而不是直接诉求于心坎或者服从心坎。孔丘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这句话就证明了心和仁并不是统一的,而是能够互相分别和违反,心有时会违反仁,颜回之所以出色,就在于他能够保持“费心”,使自己的心坎长达三个月还不违反仁。孔丘又说:“饱食终日,无所居心,难矣哉!”批驳的就是那些不肯费心的人。
后世的儒学,特殊是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则把关系颠倒了过来,以“从心”为起点。以为人心无需操练,本身就是纯然优秀的,只是被私欲蒙蔽了。因此请求人们要“致良知”,去除人欲,回归本心,这就不是“费心”而是“求心”了。而且讲求的也不再深圳生涯网是久长的修行,而是一时的顿悟,显然这是佛学、禅宗的影响,而非儒学本身。
陆王心学
孔子和孟子有什么差别?
用“求心”来取代“费心”的心学思想来自于《孟子》,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在这里,孟子是以性善的禀赋论为前提,他转变了孔子的“费心”思想,并且变相的说“费心”是揠苗助长。以为心原来就是善的、仁的,不须要人为来助长它。孟子又说:“养心莫擅长寡欲”,这与孔子说的:“从心所欲”又不同,孔子并不主意寡欲,而是深圳生涯网讲愿望需合乎于礼。
孔孟之别的根源就在于孟子有禀赋论的思想,而孔子没有。孟子的禀赋论思想就是起源于《中庸》。
孔孟之间也存在不同之处
《中庸》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讲禀赋论,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性”就是“天命”,它是天生所赋予人的。“性”既然是禀赋的,那么道统思想就是要遵守温柔从这种“性”,而传授道统思想、修身养心就是“教”,这是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庸》以为从尧、舜、禹传承下来的那个道统思想是源自于我们对自己的禀赋天性的依循,道统思想就是依顺天性而发生的思想,把它宣传出来就是“教”。这样,全部儒学或者道统思想就该叫做“本性之学”了,因为它的对象和内容都是“本性”。
中庸是须要修行能力到达的境界
孔丘是怎么说的呢?《论语》记录,“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生命,弗可得闻也已。’”很显著,孔丘是不常讲“天道”与“性”的,孔丘以为这些东西已经“远人”了,违反了“庸”的原则,而他主意的正是“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认为道。”
《论语》里,孔丘讲“性”的处所只有一条,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差不多是唯物主义的白板论,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解释除了最高的智者和最低的蠢才之外,所有人的习惯都是可以转变的。性原来就是一块白板,只有人经过后天去学习、去“多闻”、“多见”能力有真正的知。因此,那种以为禀赋天性,天性仁慈,天性无法转变的说法是孔子所没有主意过的。
在孔子看来,中庸乃是一种幻想的境界,是我们应为之而尽力的目的;在子思看来,中庸则是人的实质,是我们必需要服从的天性。中庸思想的位置被子思给夸张了。
《中庸》在后面又持续论述禀赋观念的说法,以为“诚”的理念是禀赋的,“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又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能到达“诚”的境界有两种办法,一是禀赋的自明,另一个是后天学习修炼。
孔子说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解释孔子自己承认自己并不是天生而有知,天生而“诚”的圣人,孔子是主意后天学习的。唯物主义者荀子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嘱,不知学问之大也。”体现的正是后天学习的思想。
“中庸”之道是人在社会生涯中,认识和总结出来的一套优良理论,它虽然不是禀赋的,但这丝毫不会伤害它的价值,它的价值也不须要被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