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撒哈拉!(西撒哈拉的历史和现状)
西撒哈拉!(西撒哈拉的历史和现状)
西撒哈拉位于非洲西北部沿海地区,受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干旱少雨,闷热难耐。目前,摩洛哥拥有西撒哈拉约四分之三的土地,其余由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控制,但大部分都是荒凉悲惨的地方。
西撒哈拉最初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二战后逐渐成为燎原之势的反殖民民族解放浪潮中,西撒哈拉的北邻摩洛哥经过武装斗争,于1956年从法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以穆罕默德·本优素福为国王的摩洛哥王国诞生了。与南部接壤的毛里塔尼亚原本属于法属西非,1960年获得独立。20世纪60年代,非洲翻天覆地。仅在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所以今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有41个独立国家,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1976年西班牙被迫离开西撒哈拉时,只有被南非占领的纳米比亚和白人种族主义者统治的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还没有在非洲重生。
西班牙放弃西撒哈拉的直接诱因是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组织的“绿色游行”。1975年,数十万手无寸铁的摩洛哥人民高举代表伊斯兰的绿色旗帜,越过与西撒哈拉的边界,向南行进。一周后的11月14日,无意卷入争端的西班牙与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缔结了《马德里协定》,承诺明年年初从西撒哈拉撤军。西班牙势力撤退后,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迅速瓜分西撒哈拉,摩洛哥占据北部17万平方公里,毛里塔尼亚控制南部9万多平方公里。
摩洛哥声称,它在摩洛哥王国内部权力的基础上拥有西撒哈拉,包括宣誓效忠西撒哈拉游牧部落的酋长,向当地征收古兰经和税收,以及做出共同抵抗外敌入侵的军事决定。毛里塔尼亚不否认摩洛哥苏丹通过泰科纳部落酋长对穿越西撒哈拉地区,特别是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行使国家权力,但不承认除泰科纳以外的其他部落对摩洛哥苏丹的忠诚,因为他们属于毛里塔尼亚实体。
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的分治决议导致摩洛哥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之间频繁发生武装冲突。西撒哈拉阵线的首要目标是相对弱小的毛里塔尼亚,其采取的策略是骚扰进入该国的敌军,并在毛境内击破目标。其中,作为毛里塔尼亚经济命脉的祖埃拉特至努瓦迪布港铁路线的断裂最为致命,直接使得毛里塔尼亚外汇趋于枯竭,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1979年,毛里塔尼亚放弃了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退出了控制区,但摩洛哥抓住了这个机会。
摩洛哥对西撒哈拉阵线的进攻和骚扰实施了封锁。自1980年开始,先后在整个西撒哈拉地区修建防御性沙墙,意图一步步限制西撒哈拉前线的机动性。有六道沙墙,全线由沙堆、哨所、铁丝网、预警装置和雷区组成。凭借2000多公里的防御措施,摩洛哥逐渐占据主动,形成了控制西撒哈拉3/4地区和几乎所有海港的局面。留给西撒哈拉阵线的只有第六道沙墙与毛里塔尼亚之间的狭窄海上通道,这是摩洛哥故意制造的,使其成为与毛里塔尼亚的缓冲地带。
西撒哈拉进入僵持对峙状态后,国际力量逐渐介入。1991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在联合国维和部队和文职人员的监督下,通过全民公决决定西撒哈拉的命运,是独立建国还是与摩洛哥合并。同年9月6日,冲突双方实现了停火,但最关键的一环——公投数次受挫。自1975年以来,摩洛哥组织向西撒哈拉移民,逐渐使当地居民倾向于摩洛哥。因此,西撒哈拉阵线主张,选民资格应根据1974年西班牙统治下的西撒哈拉来确定。摩洛哥多次对联合国修订的西撒哈拉人口统计数据提出异议。全民公决的过程几乎完全以双方的争执告终,和平似乎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