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
六十(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
人到六十,按理说,就已经退休了,应该在家里享清福了。农村的人,没有退休的说法,但是劳动量也慢慢减少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拼命干活。
事实上,六十岁的人,依旧要面对很多生活琐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特别是没有退休金和存款的人,六十岁之后,还要去打工,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才真正有时间休息。
人生,就是一个爬坡过坎的过程,摆在面前,有一道道无形的“坎”,唯有熬过去,才能赢得未来。人到六十,熬过这四道坎,生活越来越幸福。
01
熬过“婆媳不和”的坎,家和万事兴。
公公婆婆和媳妇不和睦,是很多家庭客观存在的“烦恼”。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难免产生意见分歧。
比方说,媳妇喜欢周末在家里睡懒觉,好不容易逮住一个休息日,啥事都不想做。婆婆一直很勤快,看不惯年轻人偷懒,因此就嫌弃媳妇,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因此,婆媳就互不相让,好端端的周末,变成了吵架的日子。
有的媳妇,一年到头也不会出门赚钱,常常在小区的麻将馆打牌,也不会做饭。婆婆天天在家里做饭,肯定会生气,觉得儿子太愚蠢了,娶了一个懒婆娘。
聪明的人,在儿子或者女儿结婚之后,会让他们分家,哪怕是租房子住,也行。两代人要保持距离,很多事情,要抱着一种“眼不见为净”的态度,别天天盯着、记着。
如果两代人天天在一起生活,那么公公婆婆就得学会“忍”,看得惯儿子儿媳的生活习惯,别当一回事。
家庭和睦了,晚年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儿子儿媳才会更加孝顺。
02
熬过“帮忙带孙”的坎,儿孙满堂就是福。
人到六十,应该是在家享福的日子,但是带孙子的任务,似乎顺理成章就变成了自己的事情。
有的媳妇放狠话:“公公婆婆要是不带孙,以后也别指望我给他们养老。”
一般来说,六十岁的人,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精力也差了很多。要带好孙子,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也很烦恼。要是带不好,还会被媳妇嫌弃。
有的人,帮忙带孙事小,还要自己倒贴钱,孙子的生活费,都要自己管,甚至要帮孙子交学费。
如何处理“带孙”这件事?很多老人,也是身不由己。
真正有本事的人,早就会准备好退休金和存款、房子。自己六十岁之后,力所能及地帮忙带孙,如果自己不想带孙,也能理直气壮地拒绝。当然,最主要的是,一家人要好好沟通,带孙或者不带孙,都要达成一致意见。
一家人,互相理解,那么老人帮忙带孙的事情,就不是矛盾了。年轻人尽量自己想办法管好孩子,老人尽量帮助儿女带孙,大家都尽力而为,事情就好办了。作为老人,儿孙满堂,也是福气。
03
熬过“无所事事”的坎,老有所乐。
有的人,退休之后,就变得“颓废”了,因为他找不到生活的乐趣了,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上班的时光。
曾经看了一个笑话:某单位的领导退休了,一时半会无法适应新的生活。他的儿女想了一个办法,买了几张办公桌放在家里,还贴上“办公室、销售部、生产部”等字样。儿女下班后,拿着一张纸,请“领导”签字,让他找到上班的乐趣。
真正活得快乐的老人,是有兴趣爱好的老人。退休了,但是自己依旧很忙,今天去打羽毛球,明天去和老朋友练习拉二胡,后天去爬山。每天都有安排,也有人陪伴,生活就不会单调枯燥了。
当然,很多人,退休之后,会找一份简单的工作,钱多钱少无所谓,关键是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发挥了余热。比方说,帮助社区搞卫生,在上学高峰期,帮忙值守校园路口等。
有的人,退休之后,重拾自己以前的爱好,坚持多年,也算心想事成。比方说,一直喜欢书画的人,以前没有时间研究,退休了才真正开始研究、练习,也有机会成为书画家。
04
熬过“婚姻危机”的坎,夫妻相伴一生。
前天下午,我刚刚走进小区,就听到了吵架的声音。我走近一看,发现是小区的王大爷和妻子吵架。
王大爷脾气很倔,认为妻子刘奶奶不懂得打扮,做的饭菜不好吃。关键是刘奶奶常常去参加聚会,有变心的嫌疑。
王大爷不喜欢热闹,可是刘奶奶却喜欢凑热闹,两个人的生活方式,一直就没有“同步”。
每天傍晚,两口子吃完饭,王大爷就窝在家里看电视,刘奶奶就去广场跳舞。有时候,王大爷疑神疑鬼地跟在刘奶奶身后,看她到底和哪些人在一起跳舞。
其实,王大爷真的没有必要生气。他完全可以和妻子一起去跳舞,一起去聚会。人老了,应该走进集体,不可能老两口,大眼瞪小眼在家里待着,无所事事的日子,可以毁掉一个人。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
人到六十,应该考虑一下,以后和爱人如何相处,两个人要做点什么。相处几十年了,对方有什么缺点,也应该看得惯了,不要斤斤计较了。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发现两个人共同的兴趣爱好。
六十岁以后,两口子常常演绎“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画面,幸福自然来。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熬过了中年的苦,就要感受老年的苦。年纪大了,既要学会靠自己,还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越老越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