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意义
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意义。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40、50年代以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这场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产生了大量的新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开启了信息时代。它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的经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
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研究综述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人类文明史上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飞跃。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能、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许多领域的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场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现代化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忽视的重大事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历史学家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发表。本文意在总结这些研究成果,让读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更全面的了解。
起源于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编辑
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什么起源于美国,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第三次科技革命之所以首先在美国兴起,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美国在战后初期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众多优秀的科技人才、旺盛的民族创新精神、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巨大的市场容量等优势,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第二,战争以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促成了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第三次科技革命之所以始于美国,是因为美国具备以下条件:技术条件——在思维技术方面,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开始成型;实验技术的特点是军民结合、科技结合;生产方面,在动力技术和航空技术方面领先。物质条件——美国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国内市场广阔,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制度条件——美国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国家。文化条件——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二战前后,一批杰出的欧洲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等。;建立了各种社团组织,科研体系多元化。
从战争形式的历史传播来看,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绝非偶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世界交流普遍发展和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争夺科技人才的结果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利用战争的传播形式,争夺最多的科技人才,促进本国人才的培养,从而受益最大。
开始和结束时间
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止时间,学者们一般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二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达到高潮,70年代后进入新阶段。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不能混为一谈。
时间和特点
1.开始和结束时间
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止时间,学者们一般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战后初期,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达到高潮,70年代后进入新阶段。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不能混为一谈。
三次科技革命对照表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者们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有不同的看法。
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一是科技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和精密;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第三,这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极其丰富,联系紧密,形成了群体形式;四是科技社会化趋势大大增强;第五,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的新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张翔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三个突出特点:技术集团化、技术社会化和高速发展过程。
边春元认为,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前一次技术革命相比,具有以下特征:科学技术、群体技术、智能技术、高技术、产业化技术。
刘大钊和马树春认为,现代科技革命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科学进步和技术发展紧密结合;第二,科学技术的结合可以在生产上实现工业化,从而转化生产力,使生产力发生根本性变化。
余德辉和赵一鸣认为“军队领导人民”,即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进而带动民用技术,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