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人节是什么时候(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中国的情人节是什么时候(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现在我们经常庆祝两个情人节。一个是西方的情人节,在公历的2月14日。它也被称为情人节,来源于纪念罗马圣徒瓦伦丁被处死。
在中国出生和长大的情人节,大家都很熟悉。中国的情人节也叫七夕,也叫乔奇节,它被赋予了一个特别浪漫的传说“牛郎织女”。
然而,为什么我们所知道的情人节不是真正的情人节呢?
七夕也被称为乔奇节,其中“乞讨”一词意味着祈祷。我们都知道节日里有祭祀,就是向天祈求自己的愿望,七夕也不意外。“乞求”这个词意味着向天堂祈求愿望。你在祈祷什么愿望?
乞讨背后是“乔”二字。
众所周知,古代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要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获得官衔,荣耀祖先。古诗词中也有一句话:“十年无人问寒窗,天下皆知。”可见科举对于当时的男性同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男人的梦想是成为田舍郎,黄昏时登上天坛。那么女人大多数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呢?
你不能整天在家睡觉。
一般来说,女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织布,也就是做衣服。我们初中都学过一篇文章,叫《木兰辞》。开头的第一句话是,唧唧之后的唧唧,木兰将是一个家庭织工。这说明女性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做纺织活动。
在古代,不像在现代,女性婚姻的标准不仅仅是看表面价值,而是要求女性通过纺织级别。有时候,男人不看女人的外表,反而更关注女人的脸红。因此,在古代,纺织是一项大工程。通常,当一个女人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会教她纺织技术,以便找到一个好女婿。
女生可以自己坐。如果你出现在古代,你找到如意郎君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说编织对女人如此重要,那么这个“巧合”就是祈求上天能让我的编织技艺和织女一样好,因为织女是天帝的女儿,也是织云女神。根据传说,在乔奇节那天,女孩会把线放进针里,面对着月光。如果她能放进去,就说明这个女孩以后的纺织技术会越来越好。
归根结底,乔奇节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古代妇女纺织品的节日。
此外,中国的情人节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事实上,在近代,2006年,中国情人节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因为在第七届晚节上有一个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所以说中国的情人节被传为情人节。
然而,在此之前,中国的情人节并不是真正的情人节。
那么,我们古代人不是有情人节吗?答案肯定是肯定的,但今天不是乔奇节。你可能不相信。古代的情人节其实是在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
别惊讶。我们先来看看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春节。
让我们把重点放在“上元”这个名字上,它与当时的道教有关。据说道教有三神,合称“三原”。如果说天官是上元,地官是中原,水官是夏媛,其中,因为天官出生在正月十五,今天的正月十五就变得特别,这就叫上元节。是巧合吗,尤其是在道教备受推崇的唐朝?因此,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正月十五,街上彻夜灯火通明,普通百姓出门赏灯。这种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再来看看元宵节。在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之为“夜”,所以农历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一般大家都认为元宵节就是吃饺子,吃元宵,然后赏灯笼。灯谜中的节日怎么会和爱情有关?
众所周知,在古代,女人,尤其是家境好或者小家碧玉的女人,都是“三步出不去的闺房”,但她们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出家门一步。他们总会找个时间出去。那时候只有一个节日可以突破家庭的藩篱,走上街头,那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期间,男女都会上街看灯笼。这时,青春期的男女会突破精神和地域的限制,彼此相遇。
主要原因是唐朝大部分时间实行宵禁,晚上不能出门。然而,只有在元宵节,整个城市才会解放三天。这可以说是一场大型的官方相亲活动,或者换一种说法,大型的相亲活动。
“去年除夕,花市灯火如昼,杨柳头月,人约黄昏后”。这可以清楚地看到元宵节的功能场景,男女选择在这一天见面。
《大明宫词》中记载的唐朝太平公主,元宵节偷偷出宫,然后在市场赏灯的时候遇到了梦中情人薛绍。
我们有理由相信,相比七夕这种不仅仅是乞求亲情的节日,元宵节更有内涵,更有作为情人节的地位。
现在,你还过着那个华丽的情人节吗?
春节过后,元宵节会如约而至。这个时候,在满城灯火的城市里,你不仅要想着吃元宵,还要想着那个让你思念已久的人。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无数的年轻女孩会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她们会把那句话告诉最想念的人。就像那句话,钱塘上灯三五夜,月亮霜如画。
元宵节,更深层次的“婚恋文化”内涵,值得更多人的真正理解。
今天的元宵节是国家法定假日。其实在古代,它也有节日。历朝历代,虽然不尽相同,但用了五天左右。
如果在即将到来的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你身边有你现在的如意郎君,或者你最喜欢的女人,不如有一个充满古意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