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苗族风俗有哪些)
原梅西猩猩
苗族乡历来有“百节之乡”的美誉。苗族同胞在长期的迁徙历史和与外来侵略者的顽强斗争中,不断孕育出无数的节日、纪念日和丰收日,最终演变成各种民族节日。
俗话说“隔三日,隔五日,一大节”,苗族节日总是让人看到太多的东西。在这众多的节日中,哪些是最值得体验的?
今天九妹整理了多个盛大的苗族节日,邀请读者朋友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十大苗族节日”~还等什么?跟着九妹的脚步,我们一起过节吧!
01/苗族年节
苗族祖先是中华文明的三大祖先之一(颜地、黄帝、黄帝),苗族年节是苗族人民纪念祖先和庆祝丰收的最隆重的节日。它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社区。各地的秧年日期不同,但都是在谷子入库后举行,即农历九月、十月或十一月的辰(龙)日、卯(兔)日或丑(牛)日。
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收拾屋子,积极准备年货,比如打糯米、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会杀猪或买猪肉。
“苗年”一般持续五到十二天,在此期间,饮酒和演奏芦笙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在苗年的“申”日或类似的生肖日,村里会举行盛大的“踢鼓”活动,男女盛装围着鼓跳舞,称为“踩鼓”。村外的男人和村里的女孩晚上会有一场歌舞表演。连续几天,直到儿童节或者丑节结束,规模宏大,热闹非凡!
02/花山节
花山节又称“跳场”、“跳花”、“打花山”、“踏花山”,是滇东北、滇南、川西苗族纪念祖先、团结民族、寻找伴侣的重要传统节日。举办时间因地而异,一般在每年的正月或五月初的春节期间举办。
在四川省兴文县,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毗邻,苗族同胞比较集中。人们跨省前来参加,往往达到数万人,规模宏大,喜气洋洋。此外,外文山、马关、河口、蒙自、屏边等地的苗族同胞也将在节日期间举办自己的花山节,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节日期间,苗族人会穿上最美的节日盛装,聚集在花杆下,举行跳花杆、倒爬花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人数超过10万人。
03/跳坡段
跳坡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跳坡的时间和地点从历史上就有了固定。放坡节最盛大的地方是广西隆林县德峨乡。每次这个节日,都会有5万左右的人聚在一起庆祝,中央电视台会经常采访,很多外国朋友也会去参观。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四是苗族人跳坡的季节,但最忙的一天应该是每年的正月初九,这也是居住在广西西山地区的苗族人特有的、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
爬杆是节日的中心内容。年轻人在坡场围着高约10米的杆子跳舞,为比赛加油。参赛者们一个个展示了他们强健的体魄和高超的攀爬技巧。那些动作优雅,在竿顶喝着酒,挑着红带和腊肉的男生,是斜坡上的英雄,赢得了比赛,同时也赢得了姑娘的心。
要完成这些高难度的技能,没有这个硬技能是绝对不行的。所以苗族人一直把能顺利闯过这道关的人称为(“阿卡游”苗语发音翻译为“满宠”),意为“最有能力的人”或“大英雄”!
04/鼓藏节
鼓节,又称吃鼓藏,早在先秦时期的古三苗王国就已存在。它是苗族最庄严、最神秘的祭祖仪式,主要流行于黔东南地区。藏鼓节不是每年都举办,一般13年才举办一次,有的地方长达30年。
苗族古歌里说枫树生蝶母,蝶母生万物。所以苗族人崇拜枫树,认为枫树做成的木鼓可以成为祖先和神灵安息的地方,所以祭祖就成了祭祀鼓。
藏鼓节的仪式最为隆重复杂,每届分为四年五个阶段:第一年的二月,在枫树下举行“招龙”仪式;七月,举行“醒鼓”仪式;第二年十月,举行迎宾鼓仪式;第三年四月,举行验牛仪式;并于第四年十月,举行杀猪祭鼓仪式,每次三天以上。
每逢鼓乐节,各地的亲朋好友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演奏芦笙,跳苗族,日夜踩歌堂。藏鼓节是研究民族文化活动的博物馆,规模宏大,形式奇特,内涵丰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如果你能在有生之年遇到一个鼓乐节,千万不要错过!
05/2月2日,家庭日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也是龙年,象征吉祥如意。然而,在苗族家庭中,农历二月初二在婚礼习俗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苗族农历二月初二又称“新母亲节”、“过桥节”、“走家节”,主要流行于贵州。
每年苗族人都会身着盛装,节日气氛浓厚。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煮几十个鸡蛋鸭蛋,染成红、绿、蓝、紫,然后由老人分发给全家每个成员,以示祝福。根据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习俗和仪式,如“送伞”、“搭桥”、“送纺车”等。
对于已经结婚生子的姑娘,外婆家会在2月2日给姑娘送上来年或近几年的纺车,以示家业兴旺。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欢度佳节,祝愿平安吉祥健康长寿,载歌载舞,“撞皮丘”“打脸”,举办大型歌舞表演,狂欢一场。
长期以来,“二月二”的习俗作为苗族的传统节日,一直为苗族人民所保持。近年来,为了充分发掘和弘扬苗族文化,每年都会在黔东南州隆重举行富有苗族特色的大型“送别节”。
06/姐妹节
苗族姐妹节是贵州省台江县老屯、石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举行。
苗族姐妹节以女青年为中心,主要活动有展示歌舞、服饰、旅游、吃姐妹饭、男女青年交换信物等。节日规模大,内容丰富。
吃姊妹饭是苗族姐妹节的重要礼仪。姐妹餐也是女孩子送给恋人表达情意的信物,是节日最重要的象征。在这个节日里,年轻的男女旅行唱歌,相亲相爱。男人向女人要姐弟饭,女孩在姐弟饭里藏代币,表达对男人不同的感情。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台江县申报的苗族姐妹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7年4月8日
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贵州、湘西、川南、桂北的苗族都会穿上节日盛装,举行各种纪念和庆祝活动。
据传说,在古代,有一个叫雅鲁藏布江的苗族国王,他带领苗族人民反抗压迫他们的统治者。不幸的是,他在4月8日去世了,去世的地方在贵阳的喷泉附近。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苗族人民每年都来贵阳在喷泉附近举行活动,吹笙跳舞直到黄昏。在漫长的历史中,这是民族一次又一次反抗压迫、自我表现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4月8日的活动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在湖南湘西,每到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都会穿上新衣,戴上银饰,从四面八方奔赴自己的活动场地。他们打花鼓,舞狮子,赛苗歌,上刀山,下火海。很热闹啊!
1987年,国家民委认定“4月8日”为苗族传统节日。2011年,苗族“四·八”节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四月八日”已经成为苗、侗、壮等民族欢聚一堂的节日,是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大仪式。
08/窦阳节
“闹斗洋”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尊重人才,尊重善良,团结各民族。主要流行于云南文山。和端午节一样,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纪念一位民族英雄——窦扬。
相传是古代德才兼备的苗族人,斗羊在苗语中是“能引导人走向光明”的意思。杨,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周游世界,救死扶伤。根据古代苗族宋陆生的记载,窦阳于五月初五在云端旅行时失踪。有人说他掉进河里了,也有人说他掉进洞里了。后来苗族人民举行纪念活动纪念窦阳,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窦阳节。
有两种活动,集体的和个人的。集体纪念活动有三种形式,招魂、祭祀、四处游荡。个人主要是家庭纪念活动,如招魂、取钱、求人等。
这样的纪念活动往往会持续到凌晨3点。在窦阳节当天,开展评选窦阳的活动,选出像窦阳这样的好人和能人。村民们把它们从一个村子背到另一个村子,这是很受尊敬的。
如今,斗阳节已成为云南省文山州的全国性节日。有机会一定要看看!
09/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镇远、施宾、台江县等清水河边的苗族人民,都有悠久的历史举行这一盛大的聚会。
传说清水河一个老渔夫的独子被龙咬死了。老渔夫杀了龙,各村的苗族人割下龙肉,津津有味地吃着。后来天昏地暗,龙就把梦报告给苗族人,让村民划龙舟祭祀,一直流传至今。这表现了不畏强暴,不畏鬼神,与自然顽强抗争的鲜明的人文精神。
如今的端午节已成为清水江苗族一年一度祈雨、丰收、展示民族魅力的重要民俗节日,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十月/六月六苗歌节
苗族自古善歌善舞,歌曲是表达感情、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都是苗族开嗓、唱山歌、比试风采的好日子。
每年的这一天,苗族同胞都身着节日盛装,欢天喜地地参与山歌,尽情歌唱。唱歌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有独唱、二重唱、合唱、清唱剧,也可以通过演奏木叶、芦笙、拉胡琴,有时还会表演其他文艺节目,让你的另一半为你伴奏。
“民歌节”当天,邻近的绥宁县、通道县、武冈县、广西龙胜县、资源县等地的各族同胞纷纷前来参加民歌节,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歌者有的走上唱台歌唱,有的在小溪旁、古树下、鼓楼里、风雨桥上、山沟里的亭子里、房子的火坑旁尽情歌唱。总之,到处都是歌坛,人人都是歌手。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整个苗乡、瑶山、侗寨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1/芦笙节
芦笙节通常以当地名称命名(如凯里芦笙节、古龙苗族芦笙会),各地芦笙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三月、九月举行。
一般来说,节日前会举行一个仪式。起初,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同时,所有的家庭都在自己家里祭拜祖先。然后各村各寨的姑娘都穿着盛装,银花银饰,变化多端。
届时,所有男生将从四面八方来到芦笙会场,各村男青年全部围成一个圈。吹笙会跳四五天。气氛很热烈。数百名芦笙演奏者将在大厅内外同时演奏,姑娘们将身着盛装翩翩起舞。整个苗寨将沉浸在歌舞的海洋中。场面非常壮观!
12/赶上秋天的节日
赶秋节又称秋社节、秋会节,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芦溪等地苗族的传统节日。
而在初秋,当地人民停止了农活,穿上他们最好的衣服,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传统的秋坡上玩秋千、吹笙、唱歌和跳舞等娱乐活动。
活动最后选出两位有威望的人装扮成“秋老汉”,祝大家丰收幸福。
秋收节是苗族人民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大型民间节日,以娱乐、集市交流、男女青年交流和庆祝即将到来的丰收为内容。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