纶怎么读(纶这个字怎么念)
1
苏州自古出类拔萃,文风盛行。自隋朝有科举制度以来,状元众多。苏州不仅是顶级特产冠军,而且苏州的顶级人才不仅众多,而且多才多艺。作为晚清苏州的最后一个状元,陆润庠就是其中之一。
陆润庠(1841-1915)号石丰,元和人(今苏州人)。清道光生于镇江丹徒学校。镇江,古称“润州”,是一所地方学校,古称“侗”,故得名“侗”。同治十三年(1874年),宫廷考试获得冠军。先后有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曾任后工业部部长、吏部尚书、太保官、东哥大学、梯伦格大学。宣彤第三年(1911年),皇家内阁成立,他担任比德学院院长。辛亥革命后,我留在清宫,成为溥仪的老师。
状元建厂,这是历史的先例。在一向重文轻商的传统社会,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状元下海简直是闻所未闻。当时,它不仅在苏城引起轰动,而且影响了整个国家,陆润庠因此而闻名。那么,第一工厂怎么了?
状元厂的背景必须从《马关条约》说起,该条约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而被迫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签订。该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包括苏州在内的四个城市作为商埠。为了争取国内资本占领当地市场,减少外国工厂的原料来源,两江总督张之洞和江苏巡抚赵舒翘两次邀请光绪皇帝“振兴苏商,开两个丝纱厂”。光绪皇帝朱批在第二次追悼会上同意了。
法院批准了,接下来这件事谁来主持,合适的人很重要。张之洞和赵舒翘连夜谈判,慎重决定建厂,史无前例。这个人选一定要有一定的资历,驾驭能力,当官,免于政务,时间充裕,全身心地投入,最好是苏州本地人尽力发展本地。当他们努力思考后说出“陆润庠”这个名字时,他们不禁相视一笑。当时正巧遇到老母亲去世,丁在家忧心忡忡,完全符合要求,是这个岗位的最佳人选。1896年,张之洞派陆润庠经营苏州商业局,并建立了两个丝绸和纱线厂。
陆润庠被任命后,他开始了他完全不熟悉的跨境行为,这是“肩并肩,从不费心抱怨”。进入角色后,他先实地勘察确定了工厂基地,并亲自选择在苏州盘门外吴门桥以东的绿地上建厂,这里的前身是北帝庙、南帝庙、长尧庙。这个地方曾经是城郊墓地,有万骨庵,东有尔玛依娜路(今人民南路),西有大龙河,北有大运河,南有/[/k0。
办厂最大的问题是钱。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资金来源是1894-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朝廷向包括苏州在内的五国政府数十家当铺借的有息商业货币,即将偿还,有54.2万银元。由于预算不足,筹备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导致苏州市商务局与典当商发生股权纠纷。这场风波让话说得流利的陆壮元不知所措,束手无策,只好放下架子,四处奔走劝说士绅。处于纠纷漩涡中心的陆润庠,晚上睡不着觉,非常焦虑,陷入两难境地。最后,在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已回湖北任湖广总督)的支持和帮助下,他渡过了难关。刘明确光绪皇帝后,官方大力干预,同时又增加了水利和粮食积累的公款,苏法寺省的金融机构凑齐了40多万元的资本银,使矛盾得以化解。
那天,当陆润庠从工厂工地回家时,他看到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他多少松了一口气。他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两家工厂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即将诞生,感到非常幸福。是时候给他们取个名字了。他坐在桌旁,闭上眼睛,皱起眉头,沉思着。事实上,这件事一直悬在他的脑海里,有很多选择,但都不太令人满意。直到有一天“经济”这个词出现,他才突然开朗起来,立刻下定决心。经济学,发表于《周易·真》:“俗话说:雷云屯,君子用经济学。”其本义是分拣丝绸,引申为治理国家。所以,先秦儒家的解释是君子“前途光明以经济管天下”,建厂振兴民族工业有发展经济、造福天下的意图,“经”和“伦”是符合缫丝、纺纱的,两个字前面分别加上“苏”字,命名为厂名,非常贴切。后来,一些研究陆润庠的学者和学者说,这个工厂的名字是人们收集的,是由陆润庠的一个选择决定的。这是可能的。但笔者认为,对于财力雄厚的陆壮源来说,给工厂命名并不难。厂名是他选的,也是意料之中,也是合理的。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七月初四是两家工厂建成投产的婚期。这是陆壮元经过一年半的苦心经营,交给朝廷和百姓的又一张答卷。尽管天气闷热,但陆润庠心情很好,仍然穿着正式的服装会见当地官员和商人,并亲自带领客人到两家工厂检查机器和开始各种事宜。陆润庠正处于感叹之中,精神焕发,笑容满面。这一幕被当时应邀来访的县令李超琼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犁(李)在一个不知名的日子出来,去了盘门青阳(李)地到了商纱厂…..并由业务总经理卢带领参观机器并开始工作。西方人做的是机器,但过去只闻其味。这是神和装置的巨大用途,以前从未见过……”
据史料记载,当时陆润庠购买的纺织厂主要生产设备是英国道森工厂制造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套设备,质量好,效率高。苏伦纱厂成立之初,拥有纱锭18200锭,工人2200多人。苏静丝绸厂有208辆缫丝车,500多名工人,规模为空。这家工厂以丰厚的利润成功起步。两家工厂生产的丝绸和纱线的质量在当时的市场上也享有一定的声誉。1898年4月28日《官书公司报告书》中说:“苏州丝纱厂生产的丝纱,足以与上海(洋人经营的)名厂竞争。”为中国人民而奋斗。苏伦纱厂的建立,在中国工业史上,尤其是纺织工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根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苏伦在苏州…是中国先进的纱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先行者。”陆润庠为这两个工厂的建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按照张之洞当时的布局,江苏长江两岸的苏州、南通都设立了商业局,还设立了纱厂,振兴民族工业。所以说到状元中的办厂,就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通州(今南通)状元张謇,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翰林院授予状元称号改版。张謇的办厂经历几乎是陆润庠的翻版,极其相似。两人都是状元。丁忧时期,两人都创办了纺织厂,遇到的障碍几乎一样,千篇一律。然而,张謇却借此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勇往直前,成为了国内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一生创办企业20余家,学校370余所,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两个冠军,都是学者,被命令建立工厂,越境入海,但结果却大不相同。陆壮元的办厂志向不在这里,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插曲,但张壮元却把办厂作为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告别官场,成为一代儒商。可见起点一样,机会一样,结局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当时工厂投产不久,好景不长,外部市场发生变化,国外纱线进口激增,工资上涨,年底工厂利润下降。由于商股招募不足,工厂成本严重超支,急功近利的投资者和股东“恼了”,新股难以招募。当时的丁忧即将到期,年近六旬的陆润庠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和繁重琐碎的厂务,反复权衡利弊,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清史稿》注:“温柔洒脱,收物无崖岸。”“当它变得忧郁时,它会被困在胸腔里,但不会暴露在外面。”鲁毕竟是个书生,他的性格似乎不适合经商。
那天,陆润庠在工厂会议后心情复杂。一方面,会议同意工厂由两厂副经理朱接管,鲁也受到张之洞和的信任,这是一件大事,功德圆满,令人欣慰。他将在北京复职,心情愉悦轻松。另一方面,这两年我们辛辛苦苦创业,花了很多心血,最后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这也是我们非常不舍得的。
朱以租赁方式接管这两家工厂后,与苏州市商务局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协议。但也许是他运气不好,也许是他的管理不称职,他在任期间损失了多达31.2万银元。最后张之洞上前伸出援助之手,“做免息邀请,另找新业务接手。”损失由商务局填补。此时此刻,陆润庠已经离开商海登陆,重复着他辉煌的职业生涯。
3
在查阅陆润庠的相关史料时,看到一个评价:“大官所为,未成大事。”这很有趣。前一句也符合历史事实。他的官员成为一品宰相,是清代同治、光绪、宣彤三代的元老,礼部、户部、吏部、工部的负责人。第二句话可能是低调谦逊,也可能是家人对他有更高的期待。事实上,陆润庠作为那个时代的高级官员,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亮点。他开创了洋务,创办了苏伦、苏静,这是晚清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他拯救了国宝永乐大典,保护了无价的文化遗产。他的书法被列为“晚清三大奇迹”之一,他独特的亭阁风格不仅受到清朝高层官员的赞赏,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他的墨迹留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如拙政园、狮子林、留园。他是一个擅长中医的医生,一个真实的家庭传记,故宫皇家医疗队的核心成员,并且“管理医疗局”(清朝草案)。他编辑的《大清实录》堪称经典。陆润庠这样一个成功的、多学科的人物,的确是一个多方位、多色调的冠军。
1914年夏,德日在青岛交战,晚年定居青岛的陆润庠回京。次年,病逝于北京,次子宗方葬于浙江(湖州)青龙山祖屋旁。
陆润庠死后为什么葬在湖州青龙山?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据相关史料记载,与他的亲家沈家本有关。比沈家本小一岁,陆的妹妹嫁给了沈的弟弟。他们还是同事,沈家本曾任光禄寺大臣,后升任刑部侍郎、修法大臣。晚年两人都是北京的官员,都是晁班的大臣,来往密切。1913年,沈家本病逝,葬于离青龙山不远的庙溪独山桥(今迁至驼山)。
第二个是传说,相当神奇。相传,清朝末年,当地有一个叫潘的大户人家,让风水先生在青龙山脚下为自己挑选一块风水宝地。没想到万寿洞建好后,墓室一次又一次坍塌,潘感到恐慌。在寿学洞第三次坍塌的晚上,他在梦里看到一个留着长须白发的老人,对他说:这个地方不是你的,是苏州的“‘米子梁’墓地,以后他们家就是冠军了。”醒来后,潘觉得奇怪。为了找出原因,他第二天乘船去了苏州。在城里逛了几天,米用完了,就去了米店。有人告诉我,在长门下塘街的“米子粮”可以买到大米。他们家在做善事,顾客可以自己买米。给点钱就行了。听完之后,他心里一动。这不正是他要找的吗?我不禁喜出望外。我找到了“自测”米店,见到了店主卢茂秀。当时,陆润庠还年轻,他的父亲卢茂秀和他的祖先是几代苏州名医。陆氏家族不仅行医济世,还办了一个米行扶贫,叫做“量米”。潘某非常仰慕鲁夫,两人相识甚晚,颇为投缘。鲁夫和潘某立即返回湖州,来到青龙山,但看到美丽的风景和出色的风水,他们立即决定以此为最终目的地。之后,吕磐和他的妻子也结婚了,要求承认潘先生和夫人是普拉蒂尼的干妈,并以亲戚的身份交往。根据这个传说,陆润庠葬在湖州青龙山是合乎逻辑的。
终其一生,陆润庠生于镇江,出道于苏州,任职帝都,定居青岛,葬于湖州。有趣的是,他入仕后的仕途之路也跨越了国界。
正文:应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