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0个省市自治区密集出台政策延长产假。一些省市将产假从30天延长到60天,另一些省市将产假延长了60天甚至90天。在海南和河南,产假最长为190天。河南、江西、甘肃、安徽、云南的男性护理假也达到30天。其中,陕西拟规定,职工合法生育子女的,在法定产假98天的基础上增加产假60天;女职工参加孕前检查的,在法定产假的基础上增加10天产假;女职工生育三个子女的,给予半年的奖励假。也就是说,陕西三孩产假长达98+60+10+182 = 350天。不惊讶?详见文末统计图表。

这么长的产假,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我很高兴政府立法增加生育妇女休息的权利,有时间全力照顾新生婴儿。让我担心的是,企业增加了用人成本,招聘女性时有很多层顾虑。产后重返职场的女性,也有被职场边缘化的担忧。

简历俱乐部的社保顾问认为,一方面,女性因生育而暂时离开职场,她们的身心恢复和重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增强生育保险的支付能力,有效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设置弹性工作岗位,让正在哺乳的女职工在家工作;借鉴烽火雇佣人力资源公司等专业派遣机构的做法,在相关岗位安排专业顾问长期为企业服务,减少员工长假中断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让产假落地生根,关键是多措并举,形成协同效应。否则,善治和福利可能沦为“画大饼”。

结合国外的一些经验,可以促进男女生育成本的分担。例如,产假应该由家庭使用,夫妻共同分享育儿假,男性应该积极参与育儿,以打破“丧偶育儿”的困境。这样企业会考虑到适龄男性也将面临更长的产假,从而减轻生育给女性带来的职业压力,减少职场对育龄女性的就业歧视。

现在有专家通过分析育龄人群的各种政策偏好因素,可以将需求分为三类,包括托儿服务、二孩税收减免、二孩现金补贴、延长产假、延长陪产假、育儿指导等。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为以后的服务供给、优惠措施、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托幼服务属于保健因素,即如果增加托幼服务供给,育龄人群的满意度不会有很大提高;如果不增加托儿服务的供给,育龄人群的满意度会大打折扣。二孩税收减免是一个弹性因素,即如果提供这个政策,育龄群众的满意度会增加,但如果不提供这个政策,育龄群众的满意度会降低。育儿、延长产假、延长陪产假、二孩现金补贴是激励因素,即如果提供这些政策,育龄群众的满意度会提高,但如果不提供这些政策,育龄群众的满意度不会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