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有网约车服务?目前还没体验过,不知道是否会有优惠。”近日,用户李女士对华为网约车服务表示好奇。又一大企业入局网约车市场,关注度颇高。而华为上线的“Petal出行”属聚合模式,业内人士称,此举试错成本低,“进可攻退可守”。
有分析认为,华为布局出行业务,或为汽车业务增加曝光度。此外,去年以来,网约车行业出现深度调整,哈啰、美团、高德等平台一度加码,曹操出行近期动作不断,行业或有新机会。随着华为布局网约车业务,聚合模式关注度更高,或将更加规范。
推聚合平台,华为筑出行生态?
近日,华为入局网约车的消息引发关注。华为在会员中心应用众测上线了“Petal出行”,日期为2022年7月8日-8月31日。任务详情介绍称,这是一款聚合国内优质网约车供应商的打车快应用。
华为在会员中心应用众测上线了“Petal出行” 。
目前,Petal出行支持北京、深圳和南京3个城市的网约车服务。链入的企业有首汽约车与神州专车,车型包括经济型、舒适型、商务6座和豪华型四类。
为何推出Petal出行?新阶段测试反馈如何?计划何时正式上线?未来是否会有自营车辆?对于上述问题,华为方面目前并没有回复。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华为做聚合平台进可攻退可守,因为不需要实际构建运营体系,而是通过平台能力把流量变现,具体服务由链入公司提供,如此基本没大风险。
聚合模式在2018年前后出现并兴起。2018年9月,哈啰宣布接入嘀嗒出行服务,并与首汽约车开展网约车业务合作。2019年4月,美团打车宣布上线“聚合模式”,通过接入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神州专车等主流出行服务商开展网约车服务。随后,滴滴出行,以及高德地图等导航平台也推出聚合模式。
丁道师表示,大流量的平台适合布局出行业务,因为有一定相关联性。之前美团、百度、高德都是如此,以后类似这种平台可能会还会出现,不需要很大投入与很长时间筹备,试错成本较低。
“华为推出聚合打车平台,平台未来可能采购问界M5、问界M7作为运营车辆。此外,出行平台拥有乘客用户,可以通过体验出行服务,熟悉华为的车辆,增加产品的曝光度,提高华为车辆的销售规模。”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
虽然,华为曾扬言不造车,不过,华为对出行市场也是盘算已久。2021年12月初,华为助力赛力斯打造的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正式发布。随后,品牌首款车型AITO问界M5正式开启预订。今年7月,在华为夏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AITO品牌正式推出了旗下第二款产品问界M7。
此前,华为余承东表示,“问界M7目标依然是超越百万级豪华大型SUV和MPV的舒适智能体验”。本次发布会上,小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表示,赛力斯与华为的跨界合作才刚刚起步,双方的合作会更加深入,更加长期和可持续。
不过,有出行从业者林越(化名)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华为虽然财大气粗,不过平台流量方面还是不及本地服务平台美团,地图导航平台高德,而且首汽约车与神州专车的客单价还是比较高,属于专车级别,快车产品流量会更大一点。
出行行业迎变局,行业合规化加速
华为入局网约车,也是看到了出行行业的变动。2021年下半年以来,网约车行业已发生深刻调整,“美团打车”重出江湖,T3出行、曹操出行加大拉新力度,高德地图等导航平台也加码聚合模式。
与此同时,网约车行业资本竞赛再次加码,曹操出行完成38亿元B轮融资,T3出行完成77亿元A轮融资,哈啰出行获阿里系等2.8亿美元融资,易到用车计划“卷土重来”。
曹操出行更是动作不断。2021年下半年,滴滴专车事业部原总经理龚昕出任曹操出行总经理一职;曹操出行原董事长刘金良转向负责吉利出行新业态重庆幸福千万家;原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出任曹操出行董事长。
近期,滴滴出行也有新进展,滴滴出行公告称,公司股东特别会议已批准一项决议,公司将从美股退市,为了更好地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和整改措施,在退市完成之前,公司的股票不会在其他证券交易所上市。
不过,疫情也抑制了人们的出行需求,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在线外卖人均支出在餐饮消费支出占比较上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网约车人均支出占出行消费支出比重较上年减少2个百分点。
出行行业人士杜深(化名)认为,去年以来,行业发生了变化,其他平台也加码争夺市场份额。不过,疫情对网约车行业的需求侧产生了较大的抑制,对各平台企业造成普遍影响。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应该会陆续向好。
“目前不少车企推出出行平台,比如吉利推出曹操出行,上汽推出享道出行,从战略上看,华为布局出行平台具有可行性。出行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行业仍有不规范之处,华为进入行业有助于行业发展壮大。”张翔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以来,太原、青岛、长沙等地加快清退无证车辆。太原市要求,执法部门在路面执法中查扣的无证网约车,一律依法上限处罚。将依法对派单平台实施线上取证处罚;对拒不进行整改清退、整改不力的平台,多部门将进驻平台督办,直至下架APP,停止本市网约车经营服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许诺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