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姜菁玲
编辑 |
3月15日,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正式播出。本次晚会成立了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专项报道。
节目中,央视对外曝光了部分免费WiFi软件的“流氓行径”,不仅应用内诱导用户下载其他应用程序,且私自大量收集用户信息用以推送广告,给用户带来困扰。
节目中,测试工程师下载了一个名为WiFi破解精灵的软件,大量尝试可以连接的WiFi,但是没有一个能够连上。不仅如此,由于刚才使用前点击了一个“确定使用”的弹窗,两个陌生的程序就自动在后台开始下载并且安装到了手机,而在下载之前,应用没有对用户进行任何提示。
报道中称,工程师对20余款打着免费WiFi旗号的应用程序进行测试,都无法正常使用其主打功能“免费WiFi”,并且同样存在诱导用户下载其他应用程序的行为。
不仅如此,经过进一步测试,工程师发现这些免费WiFi的应用程序还在后台大量收集用户信息。比如一款名叫雷达WiFi的应用程序,一天之内收集测试手机的位置信息高达67899次。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在节目中表示,收集位置信息上万次就意味着,用户从早到晚包括夜里睡觉,手机可能都在不断定位,它可以把你的生活的轨迹行踪全给串起来,从而掌握你的生活规律,知道你的喜好、职业。
不仅如此,节目报道称,当手机里多了这些应用程序之后,开始出现大量弹窗广告,各种广告不时自动弹出,不看够5秒时长还关不上,严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
测试人员随即调出管理页面,发现免费WiFi软件隐藏着一个自启动功能,它能随时高频次自动启动。何延哲表示,这意味着即使用户从后台关掉这款应用程序,它也可以通过自启动功能重新在后台运行,不断收集用户信息推送弹窗广告。
近年来,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公众对于自己的隐私信息更加敏感,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完善。2021年11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滥用人脸识别、大数据“杀熟”、个人敏感信息等等方面进行明文保护与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