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了《2022年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研究报告》

随着智能汽车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发展,对算力、通讯带宽、软件、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域集中架构逐步向多域融合,再向(准)中央计算架构演进。目前,汽车多域计算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多域计算的五类设计思路和案例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研究报告》

行泊一体&舱驾合一,多域计算的重要方向

行泊一体方面,过去主要将低速泊车功能融合到座舱域,形成所谓的舱泊一体方案;随着大算力平台演进,2022年无疑是L2+行泊一体发展元年,越来越多的车辆将支持实现打灯自动变道、匝道至匝道自动驾驶、记忆泊车、全自动泊车等多场景自动驾驶。

舱驾合一方面,舱驾融合是众多OEM、Tier1发力的方向, 预计2024-2025年将陆续实现量产投产。从芯片厂商来看,高通8795芯片将支持座舱和自动驾驶多域融合计算,2024年将实现量产装车,国内中科创达、毫末智行等已着手开发;英伟达Orin X除了自动驾驶部分,还将全面融合座舱应用开发,通过英伟达DRIVE IX软件栈,实现自动驾驶和舱内算法融合。

➤ 知行科技IDC高低速行泊一体式域控解决方案

知行科技专注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研发,公司的高算力自动驾驶控制器继2021年10月拿到极氪001订单超10万套后,陆续获得长城、奇瑞、吉利、SMART等多个一线主机厂的多个车型量产定点。

知行科技还推出了最高可支持城市NOA及AVP等行泊功能于一体的域控制器IDC产品。该IDC产品分为IDC MID版和IDC HIGH版,其中标准版将于2022年在多家头部车企新车型上交付应用。

知行科技行泊一体域控制器IDC产品配置情况

来源:知行科技

知行科技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是以行泊一体的域控为载体,以L2++智能行车和智能泊车为基础,利用硬件埋点、大数据闭环优化验证及OTA远程软件更新技术实现对未知场景数据的获取、训练及优化后算法的更新,不断完善智能驾驶算法适应更复杂的场景,将全场景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全场景适应。

知行科技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来源:知行科技

除了行泊一体外,智能驾驶域与智能座舱域两域融合也是大势所趋,知行科技正联合合作伙伴,探索多域融合解决方案。

➤ 东软睿驰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持续升级迭代

东软睿驰推出的第四代自动驾驶域控制器X-Box是基于SDV开发模式下的全新L2+级别域控制器标准品。产品基于地平线征程5系列人工智能芯片,具备L2+级别行车与泊车功能,支持8M摄像头、4D点云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接入,场景覆盖高速路、城市快速路、部分城市道路和多类停车场。

来源:东软睿驰

第四代自动驾驶域控制器X-Box采用SOA软件架构的设计方案,软件及算法按照模块化、服务化开发,支持数据闭环机制下的端云协同自动驾驶,同时支持全新一代整车E/E架构,可实现域内、跨域的服务订阅与发现,软件灵活部署和应用层的快速迭代,以及系统架构充分开放、多维度全栈软件能力开放和联合开发等功能,合作伙伴可以快速开发应用、应用软件复用,同时为开发伙伴提供丰富的软件开发工具。

同时,第四代自动驾驶域控制器X-Box的安全性设计按照ISO 26262和ISO 21434对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进行开发,对行车典型场景和泊车典型场景实施了最小风险策略,对车端、云端、手机端的网联系统实施了安全启动、安全存储、安全升级、安全通信等模块的部署。在驾驶安全和网络安全两方面帮助车企和消费者提供保障。通过标准化硬件、平台化软件、工具化服务为车企分层次提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 上汽零束的舱驾合一HPC

上汽零束计划在2024年量产两域融合电子电气架构,由两个高性能计算单元HPC和四个区域控制器组成。其中舱驾一体HPC将打造模块化、可扩展的软硬件一体化技术架构,融合智能座舱与与高阶自动驾驶。

上汽零束全栈3.0双域融合架构

来源:网络

整车中央控制域已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

目前,将车身域、底盘域和动力域融合成一个整车中央控制域,再与智能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组成经典的三域架构,是部分主机厂布局的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从时间节点上来看,2021-2022年有众多搭载三域架构的车型量产上市。

部分车企三域融合架构量产情况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研究报告》

➤ 理想三域融合架构:LEEA 2.0

2022年6月,理想发布最新车型L9,采用三域融合架构,整车分为中央控制域、自动驾驶域和智能座舱域三个域控制器。其中,中央控制域控制器融合了动力、车身以及部分底盘的功能,实现了多域融合。

理想L9中央域控制器

来源:网络

区域控制器是承载“多域+中央计算”的关键部件

区域控制器(Zonal Control Unit,ZCU)是整车物理区域的不同种类传感器采集/执行器驱动的中心枢纽以及区域数据中心,可有效承接整车的物理接口,对区域分布的电源进行分配,平衡不同的输入输出控制等,从而支持智能汽车内部的跨域融合。

ZCU可以减少ECU的使用量,大幅减少线束成本,降低重量,减少通信接口,节省空间,还能进一步提升算力利用率。目前,大部分主机厂在规划下一代多域计算架构时,都采用了ZCU。不同主机厂配置ZCU的数量2~6个不等。

➤ 特斯拉ZCU配置方案

以特斯拉为例,在Model 3的中央计算架构中,特斯拉采用了3个ZCU分别位于前车身控制模块、左车身控制模块和右车身控制模块,主要负责各物理区域的配电、驱动和逻辑控制等。特斯拉Model Y进一步将ZCU的数量减为2个,取消了前车身控制模块,并将其功能整合到左右车身控制模块中,ZCU功能进一步集成。

特斯拉Model 3区域控制器配置方案

来源:网络

➤ 安波福ZCU产品:电源数据中心PDC

2022年1月,安波福发布了其区域控制器产品——电源数据中心PDC(PowerData Center,PDC),分别位于车身前侧和后侧。

安波福PDC将车辆周围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输入/输出(I/O)从算力(负责进行处理的OSP、CVC等)中抽离出来,它还通过基于服务的标准化API消除设备层对计算层的依赖,进而显著简化硬件的互换性。

安波福ZCU配置方案

来源:网络

《2022年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研究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300页

一、多域计算演进趋势

1.1 多域融合计算和中央计算机演进趋势

1.2 多域融合计算推动硬件、软件、通信及电源升级

1.3 Zonal EEA演进的三个阶段

1.3.1 Zonal EEA演进的三个阶段:Zonal EEA1.0架构特征

1.3.2 Zonal EEA演进的三个阶段:Zonal EEA2.0架构特征

1.3.3 Zonal EEA演进的三个阶段:Zonal EEA3.0架构特征

1.3.4 Zonal EEA演进的三个阶段:最常见的演进逻辑

1.4 Zonal EEA和中央计算平台面临的挑战(1)

1.5 Zonal EEA和中央计算平台面临的挑战(2)

1.6 Zonal EEA和中央计算平台面临的挑战(3)

1.7 HPC+ Zonal EEA进一步促进汽车价值链重构

二、典型的多域计算架构思路

2.1 多域计算发展现状:五类融合思路

2.2 多域融合计算思路一:动力+底盘+车身域融合(整车控制域)

2.2.1 整车控制域多域融合计算:大众

2.2.2 OEM主机厂整车控制器域方案总结(1)

2.2.3 OEM主机厂整车控制器域方案总结(2)

2.3 多域融合计算思路二:座舱+自动驾驶域融合

2.3.1 驾舱合一多域融合计算:车联天下

2.3.2 驾舱合一多域融合计算:上汽零束3.0舱驾融合计算平台

2.3.3 驾舱合一多域融合计算:博世面向未来的舱驾合一计算平台

2.4 多域融合计算思路三:座舱域+车身域

2.4.1 座舱域+车身域多域融合计算:博泰车联网

2.4.2 座舱域+车身域多域融合计算:吉利

2.5 多域融合计算思路四:底盘域+智驾域

2.5.1 底盘域+智驾域多域融合计算:长城汽车

2.5.2 底盘域+智驾域多域融合计算:蔚来汽车

2.6 多域融合计算思路五:(准)中央计算+区控制器

2.6.1 OEM主机厂(准)中央计算+区控制器方案总结(1)

2.6.2 OEM主机厂(准)中央计算+区控制器方案总结(2)

2.6.3 OEM主机厂(准)中央计算+区控制器方案总结(3)

2.6.4 OEM主机厂(准)中央计算+区控制器方案总结(4)

2.7 多域融合计算思路总结

2.7.1 主要车企多域融合及中央集中架构量产时间线

2.7.2 主要Tier1跨域融合EEA趋势下的布局(1)

2.7.3 主要Tier1跨域融合EEA趋势下的布局(2)

2.7.4 主要Tier1跨域融合EEA趋势下的布局(3)

三、多域计算关键系统

3.1 区域控制器

3.1.1 区域控制器介绍

3.1.2 区域控制器典型布置方案和功能分配

3.1.3 区域控制器三大功能:整车区域配电中心(1)

3.1.4 区域控制器三大功能:整车区域配电中心(2)

3.1.5 区域控制器三大功能:整车区域配电中心(3)

3.1.6 区域控制器三大功能:整车区域通信中心(1)

3.1.7 区域控制器三大功能:整车区域通信中心(2)

3.1.8 区域控制器三大功能:区域功能与驱动中心(1)

3.1.9 区域控制器三大功能:区域功能与驱动中心(2)

3.1.10 区域控制架构优势:网络节点减少、通信效率提升

3.1.11 区域控制架构优势:节约线束成本,降低重量

3.1.12 OEM主机厂区域控制器数量和功能规划(1)

3.1.13 OEM主机厂区域控制器数量和功能规划(2)

3.1.14 Tier1供应商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3.2 多域融合计算SoC

3.2.1 多域计算SoC是下一步芯片厂商重点发力方向

3.2.2 芯片厂商多域计算SoC产品解决方案(1)

3.2.3 芯片厂商多域计算SoC产品解决方案(2)

3.2.4 芯驰科技多域计算方案:中央计算架构SCCA 1.0(1)

3.2.5 芯驰科技多域计算方案:中央计算架构SCCA 1.0(2)

3.2.6 恩智浦多域计算方案:S32G高性能网关计算芯片

3.2.7 地平线+映驰科技多域计算方案:高性能计算群XCG Gen1

3.2.8 映驰科技多域计算方案:EMOS高性能计算平台

3.2.9 特斯拉多域计算方案:CCM中央计算模块

3.3 多域计算软件架构

3.3.1 软件架构变革促进软硬件解耦

3.3.2 SOA软件架构:变化趋势

3.3.3 SOA软件架构:技术特点

3.3.4 SOA软件架构:软件平台优势

3.3.5 SOA软件架构:开放生态

3.3.6 SOA软件架构:基于Zonal EEA的实践案例

3.3.7 多域计算软件发展重点:操作系统OS

3.3.8 多域计算软件发展重点:统一的软件架构平台(以ARM SOAFEE架构为例)

3.3.9 多域计算软件发展重点:多域趋势下通过Hypervisor实现操作系统融合

3.3.10 多域计算软件平台案例:诚迈科技Fusion SOA软件平台

3.3.11 多域计算软件解决方案(1)

3.3.12 多域计算软件解决方案(2)

3.4 多域计算通信架构

3.4.1 多域计算趋势下通信架构由CAN/LIN总线向以太网发展

3.4.2 基于TSN的Zonal架构

3.4.3 整车跨域TSN协议栈:映驰科技首发量产

3.4.4 OEM主机厂通信架构升级:以太网+高速网关服务器

四、国内Tier1多域计算和区控制器技术布局

4.1 东软睿驰

4.1.1 东软睿驰公司简介

4.1.2 东软睿驰产品矩阵

4.1.3 东软睿驰第四代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4.1.4 东软睿驰通用域控制器

4.1.5 东软睿驰商用车ADAS域控制器

4.1.6 东软睿驰下一代汽车“操作系统”——汽车基础软件平台NeuSAR

4.1.7 东软睿驰域控制器软件开发平台NeuSAR DS

4.1.8 东软睿驰基础软件:NeuSAR获得功能安全ASIL-D级证书

4.2 知行科技

4.2.1 知行科技公司简介

4.2.2 知行科技全栈自研能力

4.2.3 知行科技行泊一体智能驾驶域控制器IDC(1)

4.2.4 知行科技行泊一体智能驾驶域控制器IDC(2)

4.2.5 知行科技数据闭环系统

4.3 德赛西威

4.3.1 德赛西威多域融合方案:中央计算平台

4.3.2 德赛西威Aurora智能计算平台

4.3.3 德赛西威Aurora智能计算平台:主要特点

4.3.4 德赛西威Aurora智能计算平台:存算一体融合

4.3.5 德赛西威Aurora智能计算平台:可拓展多板卡设计

4.4 博泰车联网

4.4.1 博泰车联网公司简介

4.4.2 博泰车联网主要客户

4.4.3 博泰车联网多域融合方案:两条腿走路

4.4.4 博泰车联网基于座舱域的多域融合路线

4.4.5 博泰车联网下一代多域融合智能座舱平台

4.5 华为

4.5.1 华为CCA架构:VCU中央计算+3-5个VIU区域控制器

4.5.2 华为CCA架构:系统框架和全栈解决方案

4.6 创时智驾

4.6.1 创时智驾公司简介

4.6.2 创时智驾技术优势

4.6.3 创时智驾核心技术(1)

4.6.4 创时智驾核心技术(2)

4.6.5 创时智驾核心技术(3)

4.6.6 创时智驾电子电气架构规划

4.6.7 创时智驾多域融合方案:舱驾合一

4.6.8 创时智驾舱驾合一域控制器

4.6.9 创时智驾基于平台的开发思路

4.6.10 创时智驾域控软件平台:MotionWise 软件平台(1)

4.6.11 创时智驾域控软件平台:MotionWise 软件平台(2)

4.6.12 创时智驾域控软件平台:MotionWise软件集成方案

4.6.13 创时智驾域控软件平台:MotionWise支持不同安全等级应用混合集成

4.6.14 创时智驾域控软件平台:MotionWise软硬件解耦

4.7 英博超算

4.7.1 英博超算公司简介

4.7.2 英博超算多域融合方案:两条腿走路

4.7.3 英博超算多域控制器:悟空二号(1)

4.7.4 英博超算多域控制器:悟空二号(2)

4.7.5 英博超算HPC车载中央计算机:悟空三号

4.8 联合汽车电子

4.8.1 联合汽车电子公司简介

4.8.2 联合汽车电子多域融合方案:HPC+Zone

4.8.3 联合汽车电子成立跨域控制业务部

4.8.4 联合汽车电子多域融合:车载计算平台

4.8.5 联合汽车电子多域融合:与地平线合作

4.8.6 联合汽车电子多域融合:与零束合作

4.8.7 联合汽车电子多域融合:区域控制器&软件平台

4.8.8 联合汽车电子扩展型域控制器平台

4.9 映驰科技

4.9.1 映驰科技公司简介

4.9.2 映驰科技多域融合方案:软件平台EMOS(1)

4.9.3 映驰科技多域融合方案:软件平台EMOS(2)

4.10 中科创达

4.10.1 中科创达公司简介

4.10.2 中科创达多域融合方案:计划2024年量产舱驾合一平台

4.10.3 中科创达融合智能泊车解决方案:多传感器融合+跨域融合

4.10.4 中科创达智能座舱TurboX Auto 4.5:舱驾合一融合计算

4.10.5 中科创达SOA中间件平台

4.11 诺博科技

4.11.1 诺博科技区域控制器:中央电子控制模块(CEM)(1)

4.11.2 诺博科技区域控制器:中央电子控制模块(CEM)(2)

4.12 经纬恒润

4.12.1 经纬恒润多域融合方案

4.12.2 经纬恒润SOA整车测试:中央计算单元+区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4.12.3 经纬恒润Zonal架构设计优化工具:引入法国RTaW-Pegase

五、海外Tier1多域计算和区控制器技术布局

5.1 博世

5.1.1 博世多域融合计算布局:成立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XC事业部)

5.1.2 博世多域融合计算布局:舱驾合一平台

5.1.3 博世多域融合计算布局:舱驾合一产品研发路线

5.1.4 博世舱驾合一:域内融控系统架构(1)

5.1.5 博世舱驾合一:域内融控系统架构(2)

5.1.6 博世舱驾合一:域内融控系统架构(3)

5.2 大陆

5.2.1 大陆多域融合计算布局:成立中国软件及系统研发中心

5.2.2 大陆多域融合计算布局:四域融合HPC

5.2.3 大陆多域融合计算布局:第一代和第二代车身HPC

5.2.4 大陆多域融合计算布局:SOA软件架构

5.2.5 大陆多域融合计算布局:HPC量产时间线

5.2.6 大陆多域融合计算布局:HPC平台构成

5.2.7 大陆多域融合计算布局:HPC业务收入预测

5.2.8 大陆多域融合计算布局:汽车边缘云CAEdge

5.3 采埃孚

5.3.1 采埃孚多域融合计算布局

5.3.2 采埃孚多域融合计算布局:采睿星

5.3.3 采埃孚多域融合计算布局:车辆运动域控制单元

5.3.4 采埃孚多域融合计算布局:中间件平台

5.4 安波福

5.4.1 安波福多域融合计算布局:SVA跨域融合架构

5.4.2 安波福SVA架构:结构特点

5.4.3 安波福SVA架构:主要优势

5.4.4 安波福SVA架构:功能安全特性

5.4.5 安波福SVA架构:发展规划

5.4.6 安波福多域融合计算布局:区域控制器PDC

5.4.7 安波福多域融合计算布局:中央车辆控制器CVC(车身域+底盘域融合)

5.5 哈曼

5.5.1 哈曼多域融合计算布局:2024年推出多域混合架构

5.5.2 哈曼多域混合架构:功能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

5.5.3 哈曼多域混合架构:系统拓扑

5.5.4 哈曼多域融合计算布局:舱驾合一

5.5.5 哈曼舱驾合一:底层硬件架构

5.6 伟世通

5.6.1 伟世通多域融合计算布局:Zonal架构和区域控制器

5.6.2 伟世通Zonal架构:Supper Core和Zone的功能分配

5.6.3 伟世通Zonal架构:开发挑战

5.7 电装

5.7.1 电装的多域融合思路 (1)

5.7.2 电装的多域融合思路(2)

5.7.3 电装引领跨域融合价值发展

六、国内车企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技术布局

6.1 吉利汽车

6.1.1 吉利GEEA 2.0多域计算向GEEA 3.0中央计算演进

6.1.2 吉利多域计算硬件布局:芯擎SE1000 座舱SoC 和 AD1000 自动驾驶SoC

6.1.3 吉利多域计算软件布局:SOA软件服务架构

6.1.4 吉利多域计算软件布局:吉利银河OS跨域融合操作系统

6.1.5 ZEEKR EE 3.0中央计算平台:1个中央计算机搭配2个区控制器

6.1.6 ZEEKR EE 3.0中央计算平台:基于SOA软件架构的OTA解决方案

6.2 上汽

6.2.1 上汽银河全栈1.0跨域融合平台到银河全栈3.0准中央计算平台

6.2.2 上汽零束多域计算软件布局:SOA平台(1)

6.2.3 上汽零束多域计算软件布局:SOA平台(2)

6.2.4 上汽智己多域计算架构

6.2.5 零束银河全栈3.0准中央计算平台:2个中央计算单元+4个区控制器

6.2.6 零束银河全栈3.0准中央计算平台:舱驾融合HPC

6.2.7 零束银河全栈3.0准中央计算平台:舱驾融合软件架构

6.2.8 零束银河全栈3.0准中央计算平台:SOA软件生态

6.2.9 零束银河全栈3.0准中央计算平台:SOA软件一体化中央集中式平台

6.2.10 零束银河全栈3.0准中央计算平台:合作生态

6.3 广汽

6.3.1 广汽星灵架构:3个计算单元+4个区域控制器

6.3.2 广汽 GA3.0“星灵”多域计算布局:架构特点

6.3.3 广汽 GA3.0“星灵”多域计算布局:硬件平台(1)

6.3.4 广汽 GA3.0“星灵”多域计算布局:硬件平台(2)

6.3.5 广汽 GA3.0“星灵”多域计算布局:SOA软件平台

6.3.6 广汽 GA3.0“星灵”多域计算布局:用户共创平台

6.4 长城汽车

6.4.1 长城向(准)中央多域融合计算+区域控制架构演进

6.4.2 长城GEEP 4.0准中央多域计算布局:3个计算平台+3个区控制器

6.4.3 长城GEEP 4.0准中央多域计算布局:硬件平台

6.4.4 长城GEEP 4.0准中央多域计算布局:SOA软件框架(1)

6.4.5 长城GEEP 4.0准中央多域计算布局:SOA软件框架(2)

6.4.6 长城GEEP 4.0准中央多域计算布局:全栈式安全保障

6.4.7 长城GEEP 5.0中央计算平台:中央大脑(One Brain)+区控制器

6.5 一汽红旗

6.5.1 一汽红旗FEEA3.0多域计算思路

6.5.2 一汽红旗FEEA3.0多域计算布局:智控、智享、智驾三大平台

6.5.3 一汽红旗FEEA3.0多域计算布局:TSN以太网多域控制器

6.6 比亚迪

6.6.1 比亚迪“e3.0”平台介绍

6.6.2 比亚迪“e3.0”多域计算思路

6.6.3 比亚迪“e3.0”多域计算布局:集成式左右车身控制器

6.6.4 比亚迪“e3.0”多域计算布局:智能动力域(1)

6.6.5 比亚迪“e3.0”多域计算布局:智能动力域(2)

6.6.6 比亚迪“e3.0”多域计算布局:智能动力域(3)

6.6.7 比亚迪“e3.0”多域计算布局:智能动力域(4)

6.6.8 比亚迪“e3.0”多域计算布局:智能动力域(5)

6.6.9 比亚迪“e3.0”多域计算布局:智能动力域(6)

6.7 长安汽车

6.7.1长安多域融合向(准)中央计算架构演进

6.7.2 长安CIIA 2.0多域计算布局:整车控制域(1)

6.7.3 长安CIIA 2.0多域计算布局:整车控制域(2)

6.7.4 长安CIIA 2.0多域计算布局:SDA软件架构

6.8 理想汽车

6.8.1 理想多域融合计算向中央集中架构迭代

6.8.2 理想LEEA 2.0多域计算布局:L9中央域控制器(XCU)

6.8.3 理想LEEA 3.0中央集中计算布局:CCU(3个计算群)+区域控制器

6.8.4 理想LEEA 3.0中央集中计算布局:CCU内部功能架构

6.8.5 理想LEEA 3.0中央集中计算布局:区域控制器

6.8.6 理想LEEA 3.0中央集中计算布局:通过PCIe Switch和TSN Switch连接

6.8.7 理想LEEA 3.0中央集中计算布局:软件架构

6.8.8 理想LEEA 3.0中央集中计算布局:操作系统LiOS

6.9 小鹏汽车

6.9.1 小鹏汽车向多域计算+区域控制器演进

6.9.2 小鹏X-EEA 3.0:中央超算(3个计算群)+区域控制(Z-DCU)

6.9.3 小鹏X-EEA 3.0多域计算布局:中央超算平台架构

6.9.4 小鹏X-EEA 3.0多域计算布局:中央计算域和智驾域软件架构

6.9.5 小鹏X-EEA 3.0多域计算布局:三层软件架构

6.9.6 小鹏X-EEA 3.0多域计算布局:SOA软件架构

6.10 蔚来汽车

6.10.1 蔚来多域计算布局:互联中央网关LION融合车身域

6.10.2 蔚来多域计算布局: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与智驾域跨域融合(1)

6.10.3 蔚来多域计算布局: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与智驾域跨域融合(2)

6.11 集度汽车

6.11.1 集度核心架构JET:支持四域融合计算

6.11.2 集度多域融合计算软件布局:SOA“舱驾融合”技术

6.11.3 集度多域融合计算硬件布局:高通8295+英伟达Orin X

6.11.4 集度多域融合计算布局:底盘域与智驾域融合

6.12 哪吒汽车

6.12.1 哪吒向多域融合计算和中央计算演进

6.12.2 哪吒多域融合计算布局:智能控制平台域演进

6.13 天际汽车

6.13.1 天际汽车多域融合计算布局:动力域多域融合向车载中央计算中心演进

七、海外车企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技术布局

7.1 特斯拉

7.1.1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CCM中央计算模块+3个区控制器

7.1.2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通信架构

7.1.3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Zonal控制器图示(1)

7.1.4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Zonal控制器图示(2)

7.1.5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Zonal控制器功能迭代

7.1.6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Zonal控制器架构

7.1.7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左车身Zonal控制器功能分配

7.1.8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右车身Zonal控制器功能分配

7.1.9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前Zonal控制器功能分配

7.1.10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Zonal控制板迭代

7.1.11 特斯拉准中央计算平台:SOA软件架构

7.2 沃尔沃

7.2.1 沃尔沃SPA2架构:三个计算机群VCU+区域控制器VIU

7.2.2 沃尔沃SPA2多域混合架构:系统拓扑

7.2.3 沃尔沃SPA2多域混合架构:VIU区控制器功能分配

7.2.4 沃尔沃SPA2多域混合架构:VIU区控制器系统架构

7.2.5 沃尔沃SPA2多域混合架构:硬件平台

7.2.6 沃尔沃SPA2多域混合架构:SOA软件

7.3 宝马汽车

7.3.1 宝马Zonal架构:准中央计算(2个计算群)+Zonal 区域控制器

7.3.2 宝马Zonal架构:硬件架构采用2个计算群

7.3.3 宝马Zonal架构:自动驾驶硬件架构

7.3.4 宝马Zonal架构:通信架构及SOA解决方案

7.3.5 宝马Zonal架构:车载通信网络

7.4 丰田汽车

7.4.1 丰田Zonal架构:中央大脑+跨区域控制器

7.4.2 丰田Zonal架构:Arene操作系统

7.5 大众汽车

7.5.1 大众多域计算布局:E3 1.1和E3 2.0

7.5.2 大众多域计算布局:ICAS1车辆控制域

7.5.3 大众E³ 2.0架构:CARIAD软件平台

7.5.4 大众E³ 2.0架构:VW.OS汽车操作系统

7.6 Stellantis

7.6.1 Stellantis STLA Brain准中央计算架构:HPC和Zonal控制器

7.6.2 Stellantis STLA Brain准中央计算架构:三大技术平台

报告订购及合作咨询联系人请私信小编。

佐思2022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2年6月版)

更多佐思报告

自主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

汽车视觉(上)

高精度地图

商用车自动驾驶

汽车视觉(下)

高精度定位

低速自动驾驶

汽车仿真(上)

OEM信息安全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内

汽车仿真(下)

汽车网关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外

毫米波雷达

行泊一体研究

自动驾驶与座舱域控制器

车用激光雷达

红外夜视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

车用超声波雷达

车载语音

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

Radar拆解

人机交互

E/E架构

充电基础设施

汽车VCU研究

汽车分时租赁

汽车电机控制器

800V高压平台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混合动力报告

燃料电池

EV热管理系统

汽车PCB研究

汽车OS研究

汽车功率电子

汽车IGBT

线控底盘

无线通讯模组

汽车线束

滑板底盘

汽车5G融合

合资品牌ADAS

电控悬架

合资品牌车联网

自主品牌ADAS

转向系统

自主品牌车联网

农机自动驾驶

ADAS数据年报

专用车自动驾驶

港口自动驾驶

汽车MCU研究

矿山自动驾驶

飞行汽车

传感器芯片

无人接驳车

汽车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芯片

智能座舱Tier1

商用车车联网

自动驾驶重卡

商用车智能座舱

座舱多屏与联屏

智能座舱设计

仪表和中控显示

智能汽车个性化

商用车ADAS

智能后视镜

汽车多模态交互

座舱SOC

汽车数字钥匙

TSP厂商及产品

汽车座椅

汽车UWB研究

OTA研究

汽车照明

汽车云服务研究

AUTOSAR研究

汽车EDR研究

L4自动驾驶

软件定义汽车

模块化报告

L2自动驾驶

Waymo智能网联布局

造车新势力-蔚来

环视市场研究(本土篇)

HUD行业研究

车载DMS

环视市场研究(合资篇)

自动驾驶法规

V2X和车路协同

乘用车T-Box

自动驾驶标准和认证

路侧智能感知

商用车T-Box

智能网联测试基地

路侧边缘计算

T-Box排名分析

PBV及汽车机器人

汽车eCall系统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

汽车功能安全

电装新四化

汽车镁合金压铸

无人零售车研究

电驱动与动力域研究

智慧停车研究

汽车音响研究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