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数码爱好者,我重度依赖多口快充。对于我来说,多口快充之所以是必备 EDC,因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坐班还是出差,我就手的电子设备就是自购的一套苹果全家桶——MBP13 + iPhone 13 Pro + AirPods 2 + iCloud,加上一部安卓备用机,所有的电量补充,都必须要通过多口充来实现,所以背包里装一个多口充和一套充电线也就是基本操作了。
充电是个高频需求,多口充之于我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总是想为自己的手机电脑等数码装备,选到一个充电速度最快、快充协议最全、便携指标最好的多口充。
所以我总是在不同产品中反复横跳。最开始的品牌有公牛,努比亚,到绿联、Anker,到现在一直长期使用着的倍思 65W GaN3 Pro 氮化镓快充充电器。
当然,这两天Anker 新推出了735 全氮化镓 65W 3 口充电器,本来有点心动,但经过仔细对比之后,我还是放弃了预购的打算。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来聊聊这几款充电器各自的特点吧,也能为各位读者的选购带来一点参考意见。
首先,因为数码产品所使用的快充协议不尽相同,比如华为使用的是SCP/FCP快充协议、骁龙处理器系列手机使用的就是 QC 快充协议,苹果则是USB PD协议。那么,充电器要好用,最基础的准则就是要兼容多家快充协议。
这就能在我们挑选的时候,直接去除掉一些品类。我之前购买过公牛65W快充充电器,但它支持的协议比较少,经常刚给 iPhone 补完电,切换给荣耀手机充电,发现充了老半天电量都不满的,可能因为协议支持问题或功率自适配这块做得并不太理想。
后来又选了一款绿联65W 2C1A智能充电器,发现它真的便宜,支持的协议也比较齐全,竟然还有 QC4+,只是在电商平台的好价率并不高,所以当时入手时,还多少有点儿犹豫。
而Anker 735 也刚刚发布没多久,还是预售期,本着谨慎看口碑反应的念头,加上它还是跟以前 Anker 产品的问题一样,就是价格实在不接地气,就只是在观望了。
不得不提的是,作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企业,Anker 最早是在海外成名的,在海外市场它的影响力一度在大疆和一加之上,比如全球第一款量产氮化镓消费级充电器 PowerPort Atom PD 1 就是 Anker 旗下,随后在快充快速成长的 2018 年左右回国推出了一系列的快充产品。
相对来说,Anker 更看中的是国外的高利润市场,比如 PowerPort Atom PD 1 就是提前两个月在国外开售之后,才在国内上市,而且 Anker 作为手机外设品牌,早期国内定价很大程度上都是看齐比如 Belkin 这类国外大牌的,现在在国内品牌比如紫米、 倍思、努比亚的竞争下稍微亲民了一点,但相对来说依然偏高。
所以说,Anker 735 的定价居然是 379 元……但在我的印象中,即便是 GaN 三口充,国内品牌的主流定价区间也只是在 100 – 150 元之间,比如努比亚的 65W 三口氮化镓充电器的价格在 129 元,我在用的倍思 GaN3 Pro 是 148 送数据线,还有比如公牛 65W 定价是 169,品胜 GaN 和绿联最低,都只有 99 块钱而已。
价格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 Anker 735 看起来各项指标也并没有很大的优势。我经常出差比较看中的是便携性,同样是折叠插脚,Anker 735 的尺寸(38.28 × 29.12 × 66.1mm)还不错,和努比亚 65W 3 口充(40.6 × 30 × 66mm)差不多,比公牛、绿联和品胜都要小,但是不如倍思(36 × 32 × 63.5mm),重量努比亚和倍思都不超过 120g,Anker 735 却有 132g,带去出差肯定不合适。
最后,还得来看看功率,鉴于普通轻薄笔记本的供电设计,目前主流基本是 65W 的总功率,既可以充笔记本还可以充手机。Anker 735 的两个 USB-C 接口之外的唯一一个 USB-A 接口功率也不大,只有 22.5W,在几款 65W 3 口充里面相对比较小,倍思和努比亚 65W 3 口的功率分别是 60W 和 30W,都比它高。
现在虽然 USB-C 接口已经很主流了,但 USB-A 支持多种快充协议的话,如果功率够高,还是可以给很多手机快充的,很多时候差不多单一个 A 口都能提供差不多的 30W 充电功率,这样就不用说把快充限定在两个 C 口上,用法就灵活多了,Anker 735 这样 USB-A 接口只有 22.5W 的功率的话,其实是比较受限的。
所以我打消预购 Anker 735 的原因主要就是性价比低。
单看产品的话,上述充电头的产品力表现都还不错,而具体要怎么挑呢?我觉得 Anker 的质量就我自己的使用感受还是相对来说很优秀的,就是定价策略问题太高高在上了些,有钱任性直接选 anker;反向的对价格敏感可选择绿联和品胜;对需要更多充电协议支持的可选倍思和努比亚;对要求支持最新快充协议,可选倍思和绿联(支持QC4+)。
国内的这种背靠产业链、终端品牌充分竞争的大环境下,国内品牌非常给力,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快充市场,这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多多少少应该算是一种宽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