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是什么日子?正月初一风俗禁忌
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一号为初一,正月初一即是农历的1月1日,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新的一年的开始,所以正 月初一是农历的新年,也就是春节,是我国最隆重节日。那么,正月初一是什么节?有什么习俗和禁忌呢?
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是什么
【/h/】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元日、陈元、郑源、元朔、元旦、年单、年寿、年朝、新郑、寿座、三元或年、新年。始于汉武帝元年,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元年”(即“年”)元旦,古代称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阳历)计算年份,因此公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
正月初一有什么习俗[/s2/]
新年快乐
在古代,“新年快乐”这个词的原意是为长辈们庆祝新年。新年祝福通常从家里开始。第一天早上,年轻一代起床时,应该向长辈致以新年的问候,祝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拜完之后,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家拜谒长辈后,人们出门相见时,也要满面笑容地祝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快乐”、“新年快乐”等吉祥语。邻居、亲戚、朋友也互相拜访庆祝新年或互相邀请喝酒娱乐。
打开鞭炮的门
春节的早上,首先燃放鞭炮,这叫“开鞭炮”。鞭炮声过后,满地都是碎红,叫“满屋红”。这时,街道上充满了骄傲和喜悦。
算命
【/h/】在旧社会,汉族人在进入新郑的头几天天气晴朗,是今年成功的原因。它始于汉代东方朔写的《念战》一书,意思是年龄后的八天,一天是鸡日,两天是狗,三天是猪,四天是羊,五天是牛,六天是马,七天是人,八天是谷。如果那一天是晴天,它就会繁殖,那一天是阴天,但那一天它不会兴旺。后人跟着学习,认为从第一天到第十天,天气晴朗,没有风,没有雪。后人发展成一系列祭祀、庆典活动。有第一天不杀鸡,第二天不杀狗,第三天不杀猪,第七天不执行死刑的习俗。
海报鸡
画鸡在中国古代的新年里,人们会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邪。晋代人写的《宣中书》里讲到独硕山上的这只公鸡,说是太阳刚升起,第一缕阳光照在这棵大树上,公鸡就啼叫了。它一叫,全世界的鸡就叫。所以,春节割的鸡,其实是天上鸡的象征。但是,在古代神话中,有一种说法是,鸡是一种畸形的鸟。据说,帝尧来中国时,送给中国的朋友一只可以辟邪的大鸟,大家都很欢迎这只大鸟的到来。但每年贡使不来的时候,人们就雕刻一只木头做的重鸟,或者用铜铸造在传送门上,或者在门窗上画重鸟,吓跑妖怪,使它们不敢再来。
保持除夕
守年夜饭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守年夜饭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朝的地方风俗:除夕,各相送人,称为“喂年”;酒菜邀,叫“不老”;老少一起喝酒,祝你圆满,叫“分龄”;大家彻夜不眠,等待黎明,这叫“守岁”。
“一夜连两岁,五班分两天。”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点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火炉旁聊天,等待辞旧迎新的时机,通宵守夜,象征着逃离一切恶疾和流行病,期待新的一年的好运。这种习俗逐渐盛行。初唐时,唐太宗李世民写了一首诗《守岁》:“寒退冬雪,暖来春风”。即使在今天,人们也习惯了过除夕和迎接新年。
正月初一禁忌
据说正月初一是扫把的生日。这一天不能用扫帚,否则会扫光运气赔钱,引来“扫帚星”,招致厄运。如果非要扫地,一定要从外到内扫。这一天不能泼水,不能倒垃圾,怕赔钱。今天很多地方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大年三十扫干净,大年初一不留扫帚,不倒垃圾,准备一个大水桶装废水,当天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