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偃月刀是谁的武器(青龙偃月刀是哪个朝代的兵器)
然而,历史上关羽使用的武器却并非青龙偃月刀,而是一种类似于枪矛的武器。实际上,在三国时期,几乎没人使用青龙偃月刀,甚至,它的出现也不在这段时间里。
三国演义凭借着许多受人追捧的角色,一直广受世人喜爱,尤其是义薄云天的关羽关云长,其人气一直是居高不下。
而与关羽名气同样很高的,还有他的武器青龙偃月刀,几乎和关羽融为了一体。关于他们的传说,也一直被世人所流传: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斩文丑颜良……以至于到了今天,青龙偃月刀也被人们称为“关刀”或者“关王刀”。
可见,二者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然而,历史上关羽使用的武器却并非青龙偃月刀,而是一种类似于枪矛的武器。
实际上,在三国时期,几乎没人使用青龙偃月刀,甚至,它的出现也不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三国演义》里,一直将青龙偃月刀作为关羽的专属武器,但是,毕竟《三国演义》不是正史。作为小说,作者为了满足故事情节的需要,往往会有许多杜撰之处。
在《三国志》中,对于关羽斩颜良、文丑有着这样一段记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从一个“刺”字,便可以看出,关羽使用的应该是一种枪类或者矛类的武器。因为,青龙刀并无尖锋,所惯用的招式,也应是劈砍而非枪刺。
另外,关羽身上应该还携带着一些匕首或短刀之类的武器,方便在杀死敌将之后,对其枭首。不过,虽然在三国时期,并未出现青龙偃月刀。
但是,类似的武器却是存在的。在《三国志》中的“典韦传”,曾有记载:“韦好使大双戟与长刀”,其中,长刀,便是一种带有木柄的刀。
不过,这种武器在当时并不常见,关羽、吕布、张飞等武将,所使用的武器也大都是以矛为主。而在正史中,对他们战斗的记载,也多用“刺”字。
真正要说刀得到广泛应用,应该要从西汉说起。
不过,当时的刀,大多数是以短刀为主。比如:在三国时期,士兵所使用的刀长度大多数在一米左右,这种刀多数为窄而直,有些类似后来的唐刀(也称“横刀”)。除此之外,各个地方的刀,也有所差异。
比如:吴国的刀大多数是0.6米长,而蜀国的刀却达到了整整1.2米,是吴国的两倍。这种刀带有单侧刃和坚厚的刀背,但是,却没有锐利的尖锋。因此,招式也大多数以劈砍为主。刀一般都会带有环首,在环首上系一条布,再将布条缠在手腕上,这样可以防止打斗过程中,刀从手中脱落。
西汉晚期以后,随着鼓风技术的改进和炼炉的增大,使得炼炉的温度得以提高,即使是铁也能够熔化。而炼铁技术的不断进步,铁匠们将生铁进行锻炼,逐渐除去上面的碳和其他杂质,使其变成熟铁。在制造刀、剑的时候,将生铁和熟铁相互糅合,再经过反复的折叠锻打,便能够打造出优质的武器了。
百炼成钢,便是如此。
这种钢虽然质量很好,但是,却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其制作成本往往很高,所需时间也很长。曹操曾经令人锻造5把百炼刀,耗费三年时间才造成,最后,给自己留了两把,将另外的三把分别给了三个儿子随身佩带。到了唐宋时期,短刀渐渐被淘汰,使得长兵器的地位越来越高。
这其中,长柄大刀就是长兵器中的重要武器之一。而唐朝的“陌刀”,就是一种较为著名的长刀。这种刀不仅两面带刃,前边还有尖刺,作战时能砍能刺,极其凶悍。在唐朝,著名的陌刀使用者,就是名将李嗣业。但是,这种武器,跟青龙偃月刀依旧相距甚远。
直到宋朝时期,才有偃月刀的出现,那时也被称作“掩月刀”,其中,“偃月”就是“半月”的意思。偃月刀最早见于宋朝《武经总要》的绘图之中,除此之外,宋朝还有许多其它长柄大刀,诸如:屈刀、掉刀、笔刀、戟刀、眉尖刀、偃月刀等许多武器,其样式和名称五花八门,品式众多。
而《三国演义》也是成书在宋朝之后,所以,书中所描述的青龙刀,很可能也是借鉴于此。
同样的,三国演义中的名将张飞,也有他的“宿命武器”,即丈八蛇矛。
通过《三国演义》的渲染,丈八蛇矛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张飞的最佳搭配,实际上,就像关羽所搭配的青龙偃月刀一般,丈八蛇矛也仅仅是作者的杜撰罢了。历史上,张飞所使用的武器,也的确是矛类中的一种,但是,这和丈八蛇矛比起来,却是相差甚多。
在《三国演义》书中,对丈八蛇矛的描述,是“矛头似蛇形”,而该武器,也是因此得名。在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中,丈八蛇矛的形状,也大致如此,其矛头弯曲似蛇,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其矛锋就如同毒蛇吐信一般双锋并举,看上去极为威风。
不过,这类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丈八蛇矛,看上去虽然威风,但是,其在战场上的实用性,却不得不令人怀疑。汉代人将称丈八长矛称之为矟,由于矟和蛇的读音相近,且该武器矛长如蛇一般,所以,得此名。以“蛇”来命名,主要是为了突出其长度,并不是后世所说的那般矛头似蛇。
而后世所画的丈八蛇矛,实际上,与其本来面目是相差很远的。
其实,真正的丈八蛇矛,它的长度大概有汉魏尺的一丈八尺,换算过来大概是4.15米。这个长度看上去有些夸张,但是,实际上却很符合两军作战的需要。两军在对阵的时候,
如果,双方都挺矛前刺,那么,矛长的那一方,便可以占到很大的优势。当然,矛的长度也不是无节制的,不仅要受到使用者力量和熟练程度的限制,对其材质,也有很大的要求。矛越长,矛的重量就越重,对材质的要求,也就越高。
后来,由于矛的长度太长,要求过高,且作战不便。所以,历朝历代大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其长度也不如原来那般恐怖,但是,却依旧保持在三米以上。
参考资料:
【《武经总要》、《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出警入跸图》、《三国志·卷三十六 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