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细心的小笼包/p
一流大学的建设,关键在人才强校。
国内大学发生了“人才夺回战”,中山大学建设了“人才蓄水池”,6年间已有8000多人,还有万名博士的大计。
中山大学如此强大的录取似乎超出了人们常态的认知,很快引起了社会上的热议。
人才蓄水池
在中山大学的官网上,人民日报客户端《6年引才8000多人,这些青年人为什么钟情于中山大学?》这篇报道备受瞩目。
据报道,在国内高校的“人才夺回战”中,中山大学从2015年开始启动“人才强校”战略,已经累计引进各类人才8000多人。
6年就8000多人了,这个才能能力在国内的大学中属于什么水平?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叶德XG在中国新闻周刊上表示,它属于最高层,是“疯狂”的力量。
根据中山大学官网消息,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山大学全日制学生人数为56302人。
中国新闻周刊在阅读中山大学官网多年报道时表示,2018年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惠普DFS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未来5年将建设10000名博士规模的高层次人才“蓄水池”。
当时中山大学经过三年的发展,截至2017年12月底,引进各类人才超过300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40%的人才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 其中,新成立的专职科研人员队伍,除博士后队伍增加外,已达到1500人规模。
再经过两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8月,中山大学新增各类人才超过5000多人,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共计2368人。
人才聚集效果明显,经过3年发展,中山大学科研经费总额从10亿元发展到近30亿元规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排名全国第二,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排名全国第一。
在教育部直属院校预算经费排名中,中山大学2016年排名第8,2017年上升至第5位,2018年至2021年中山大学预算经费稳定在第4位。 目前,中山大学以198.55亿元的预算经费逼近200亿关口,仅次于清华、浙大、北大。
2018年惠普DFS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指出,“人才库”计划产生了溢出效应,实际上在广东省聚集了优秀人才。
2017年,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联合13个厅级部门发布了《广东关于加快新时期博士与博士后创新发展意见》。 广东省各大学每年应届毕业生毕业的博士只有2000多人,与此相对应的广东省博士科研人才需求不足的总量超过了5000人。
随时可以再就业
只有增加这么多人,中山大学怎么用?
据03010-2018年的报道,中山大学校长pgpd称,许多人在科研第一线工作,专心于科研。 另外,据《羊城晚报》 2018年的报道,在三年的合同期内,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没有教学任务。
专职科研人员是指,根据《南方都市报》 (大中型人事) 2015 ) 12号),在学校院系、科研机构、团队等,按照《中山大学加快专职科研系列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为标准被聘为聘任制、专门从事科研的非事业编制人员。 专业科研系列人员主要包括“特任研究员”、“特任副研究员”岗位。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了自上而下的人事制度改革。 过去的“副教授、讲师、副教授”的晋升体制,变成了现在的“预备雇佣长雇佣”的新体制。
预录用可以视为较长的试用期,通常以3年为录用期。 例如南京大学规定,特定岗位新进入教师录用期3年,3年后副高自动解聘。 预录取-长期录取制度目前在国内大学已经比较普遍,特点是非上升即走,风险高,回报高。
根据yedxg的说法,中山大学专业科研系列的人员与目前大学非上升即走的人事制度改革不太一样。
虽然都是合同聘期制,但前者即使在三年的任职期内,也不是学校事业编制者; 后者在聘任期内属于学校事业编制人员,但只有在合同失效、不再雇佣的情况下,才属于学校事业编制人员。
理论上后者是办学所需的教育科研人员,实际上,许多高校在入学时要求严格和相当慎重,许多人会通过考核并继续被录取,因此非升学录取者继续留在学校的可能性要比中山大学专职科研系列的人员大得多。
3年后,根据研究成果、工作情况和个人意愿,一些人将担任副教授职务,成为中山大学正式教师。 但是,一位985年的博士向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说,转正很难。
据yedxg介绍,3年后,只有很少一部分专职科研人员可以继续留在中山大学。 当然,大学将招募专职的科研人员
、入职等条件如实告知应聘博士毕业生,这种聘用制方式是学校和个人双向自愿选择的结果,年轻博士对此有心理准备。
对年轻博士而言,三年时间也给了他们择业的缓冲期,他们往往一边写论文、申报基金课题,一边寻找合适的“再就业”机会,所以大多数海内外博士毕业生是愿意或者希望有这样的专职科研人员的就业机会。
后期的出路,他们会视机会而定,或本市或其他省市,可以到学校、机关、企业或创业等,只要条件基本满足,已做好随时再就业的打算。
高学历消费
对博士毕业生而言,在目前理想工作相对难找的就业形势下,以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聘用制方式进入高校,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权宜之计。
自去年以来的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已经从本科生蔓延到了博士生。2020年3月21日,科技部官网公布文件,明确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博士生群体得以整体推迟就业两到三年的时间。
学历顶端的博士生大佬,也会就业难。一位985在读博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现在每年全国10w+的博士,算什么大佬呢。
2019年中国高校博士招生人数超过10万人,而在1997年全国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仅为7300人,20年间翻了十几倍。
南京大学教授gydy曾跟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突然大幅增加的博士毕业生数量远超过高校教职需求数量,成为博士生就业问题的第一重矛盾。
权宜之计毕竟不是长久之计。gydy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非升即走的考核制度能够激发工作热情,但过高的淘汰率必然会让多数人选择短期行为,比如发表短平快文章,讨好领导与校内评委等等,而无力做职业上的长期规划;此外,被淘汰者必须接受失败给职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职业初期的青年学者而言,理想的工作环境应该为他们提供稳定的预期。
gydy认为,从科研系统的角度来看,科研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能够促进知识创新,但频繁、大量的流动必然导致系统内耗。一般而言,流动后一两年内科研人员几乎没有产出。
yedxg也认为,博士生毕业后的头几年,是深入原有研究方向的最佳时期,而这些海内外博士毕业生中的许多人限于现实考虑,工作重心可能已不是学术发展,而是生活利益如何最大化,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个人的损失,可惜了。
与此同时,近年来大城市的中小学教师招聘或有编制或有薪资,越发吸引名校生高学历群体。日前,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面向全国公开招聘50名中小学教师,学历要求为博士研究生,录用人员使用白云区事业编制。博士生争当中小学教师,已数度引发“大材小用”的社会争议。
其实,博士过多,一方面导致质量下降,匹配就业岗位名不副实;另一方面博士没有充足的就业岗位,往往趋于高才低配。
博士学历再高,不代表不重视质量。分流淘汰,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博士教育的典型特色,美国名校博士生的淘汰率高达20%至30%,分流淘汰制提升了博士教育的质量。
建立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在我国高校也渐渐提上议程。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布公告,清退了12名博士生。今年1月,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125名博士被予以退学处理。
博士生就业高才低配呢?gydy指出,宏观上讲,需要梳理清楚科学家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并搞清楚适合科研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
博士生,不应成为博士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