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界面应具备的特性

1、可使用性(帮助和容错)
2、灵活性
3、复杂性和可靠性

用户界面设计的任务分析

1、用户特性分析
2、用户工作分析
3、有关系统的概念和术语
4、界面类型

用户特性分析

1、弄清将要使用这个界面的用户类型
2、用户类型:外行型、初学型、熟练型、专家型
3、用户特性度量
4、用户使用的频度
5、用户是否能够自由选用界面
6、用户对计算机的熟练程度
7、用户知识
8、用户思维能力
9、用户的生理能力和技能

用户工作分析

1、包括与人相关的活动,都要考虑在内
2、功能分解,可以用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描述

用户模型和观点

1、理论认知模型:了解人的思维过程
2
、用户知识模型
:描述一定范畴内的知识以及类型之间的联系
**3、用户特性模型:**主要依据在用户特性分析所描述的技能和能力进行分析
**4、用户任务模型:**根据用户要求中提出的任务的功能和操作次序,构想该任务的概念
**5、用户观点:**指系统结构的用户模型

任务模型

静态:就是对象关系模型,用于展现界面的结构设计
动态:对系统操作与会话设计有关的操作

用户界面任务和工作设计

1、任务和工作设计的目的在于创造用户的工作环境
2、通常,任务应组织的多样化一些

任务分配

1、在每个任务中,动作要分配给计算机、用户或者二者
2、用户承担需要创造、判断和探索的任务,而计算机承担重复检查,计算和数据处理的任务
3、产生两个网络。

任务分配步骤

1、检查数据流图,单独标出
2、对于共同完成的任务,将任务的每一个动作分配给计算机或人
3、构成新的计算机的任务网络和人的任务网络
4、再进一步细化计算机与人的协同动作

工作方式和工作设计

1、复杂性
2、专心程度
3、责任心
4、变化性

工作方式:

1、由一个人单独完成一个系统的目标
2、任务进展跟踪

界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1、使用的难易程序
2、学习的难易程度
3、操作速度
4、复杂程度
5、控制
6、开发的难易程度

1、菜单界面的设计

由预先设置好的,显示于屏幕上的一组或几组可供用户选用的命令。按照显示的形象或样式来分类

**正文菜单:**实质上是系统命令本身或者是其简写形式
简单的正文菜单的设置与选取方式
1、首字符匹配方式
2、序号匹配方式
3、亮条匹配方式

**图标菜单:**用图标来表示,形象化
正文和图标混合的菜单:基本上还是正文式的

按屏幕位置和操作风格来分类

1、固定位置菜单
0层——主菜单:定位于屏幕中心或占领整个屏幕,菜单项的内容是所属各个子系统的名称
1层——子系统层:可以排成一行,也可以一列
2层——用户挑选了某一个操作类时,屏幕上将按垂直方向显示这组操作类
对话:

三种形式:
1、必须回答式
2、无需回答式
3、警告式

问题描述语言POL

任务层、语义层、语法层、交互层

任务层:一个任务可以自顶向下分解成由子任务构成的树形结构
语义层:描述概念实体和实现任务所需的运算
语法层:将操作和方法定义成命令。这些命令由用户来实现

窗口:指屏幕上的一个矩形区域

数据输入界面设计:

数据输入是指所有供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的输入,数据数据界面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占用户的极大部分使用时间

规则
1、明确的输入
2、明确的动作
3、明确的取消
4、明确删除
5、提供反馈
6、允许编辑
7、提供复原
8、自动格式化
9、数据的显示

提供明显的标题,符合用户的习惯,字体颜色等强调重要的数据
输出表格:注意表格的大小

文字显示:
1、纯正文的格式
2、表格:一般是竖排,可以适当横排
3、图形显示:更具有直观性,数字和图形的综合
4、单位一定要统一,配合数据表格来显示

布局设计:
1、列表使用于记录信息的简单罗列
2、快结构是用行、列和总结等形式来组织分类的
3、分组结构则在块内进行一步做更复杂的成结构信息布局

对于多级菜单的深度和宽度,需要权衡。

**

直接操纵界面的特性:

**
1、明确的动作
2、即时的 反馈
3、增量效应
4、直观的交互作用
5、剥皮式的学习
6、可逆的动作
7、事先验证

用窗口划分屏幕

避免在固定的窗口变更,删去与旧窗口无关的窗口

命令语言:

1、是潜在的最强有力的控制界面
2、命令语言使用单词来标识对象和操作
3、命令输入应是简短的
4、可以用缩写

命令语言的分析与设计

一个命令语言的功能是靠命令的名字和语法结构来识别和联系的,因此对每个功能应当只提供一个命令。符合用户的水平

软件配置管理

协调软件开发使得混乱减到最小的技术叫做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的概念:简称SCM,是一种“保护伞”活动,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目标:
1、标识变更
2、控制变更
3、确保变更正确的实现
4、向其他有关的人报告变更

基线:

1、基线是软件生存期中个开发阶段末尾的特定点,又称里程碑
2、由正式的技术评审而得到的SCI协议和软件配置的正式文本才能成为基线
3、基线的作用是把各阶段工作的划分更加明确化,以便于检验和肯定阶段成果

项目数据库

1、一旦一个SCI成为基线,就把它存放到项目数据库中
2、当软件组织成员想要对基线SCI进行修改时,把它从项目数据库中复制到该工程师的专用工作区中

软件配置项SCI:各个阶段的文档

配置对象:
1、在项目数据库中用一个单一的名字来组织他们
2、一个配置对象有一个名字和一组属性,并通过某些联系“连接”到其它对象
3、每个对象与其他对象的联系用箭头表示。箭头指明了一种构造关系

软件配置管理的任务:

1、标识单个的SCI
2、标识和管理软件各种版本
3、控制变更
4、审查软件配置
5、报告所有加在配置上的变更

配置标识:

1、一方面随着软件生存期的向前推进,SCI的数量不断增多
2、为了方便对软件配置的各个片段进行控制和管理,不制造成混乱,首先应给他们命名

演变图(版本):用演变图来记叙对象的变更

版本管理的主要任务:

1、所有 管理资料放在服务器上,经系统管理授权给各个用户
2、用户通过登入和检出的方式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为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访问服务器上的文件

版本升级管理:

1、每次登入时,在服务器上都会生成新的版本
2、任何版本都可以随时检出编辑,同一应用的不同版本可以像树枝一样向上增长

变更控制

1、软件工程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变更,均要引起软件配置的变更,这种变更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和管理,保持修改信息
2、变更控制包括建立控制点和建立报告与审查制度

软件变更有两类不同情况:

1、它是必须进行改正的
2、为了增加或删掉某些功能、或者为了改变完成某个功能的方法而需要的变更
3、一旦某个SCI经过正式的技术评审并得到批准,它就成了基线

配置状态报告:

为了清除、及时的记载软件配置的变化,需要对开发的过程做出系统的记录,以反映开发活动的历史情况,这就是配置状态登录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