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演变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大致如下:(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
司州: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 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约于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治所——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东)
幽州:分置涿郡、代、 上谷、渔阳、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属国等十郡一国一属国,下辖69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
治所——蓟(今北京 城西南)。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阳平、钜鹿、常山、安平、平原、乐陵、博陵、渤海、章武、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十三郡二国,下辖 123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治所——镐(hao)(今河北柏乡县北)
并 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于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
青 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等六郡,下辖62县,属魏地。约于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 治所——临锱
兖州:分置 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属魏地。约于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 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属魏地。约于今河 南省。 治所——谯(今安徽亳县)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属魏地。约于今江苏省、山东省南 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治所——郯(今山东郯城县西南)
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等 十郡,下辖70县,属魏地。约于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属魏 地。约于今甘肃省。 治所——陇(今甘肃清水县北)
荆州:南阳、南乡、义阳、江夏、襄阳、魏兴、新城、上庸等八郡65县属魏地;南郡、宜 都、建平、武昌、蕲春、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营阳、始安、邵陵、贵阳、始兴等十六郡102县属吴地。约于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 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 治所——汉寿 (今湖南常德市东)
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江阳、纹山、汉嘉、朱提、越隽、 牂柯、建宁、兴古、永昌、云南、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涪陵、武都、阴平等二十一郡,下辖146县,属蜀地。约于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 汉中盆地。
治所——雒(今四川广汉市,后绵竹,再成都)
扬州:淮南、庐江等二郡十四县属魏地;丹阳、新都、会稽、临海、建 安、东阳、吴郡、吴兴、豫章、庐陵、鄱阳、庐江、临川、安成、庐陵南部等十四郡一都尉146县属吴地。约于今江苏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
治 所——历阳(今安徽和县,后迁寿春)
交州:分置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日南、九真属国、南海、苍梧、临贺、合蒲、珠崖、郁林、桂 林、高凉、高兴、合蒲北部等十五郡一属国一都尉,下辖104县,属吴地。约于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后吴分南海、苍梧、临贺、合蒲、珠崖、郁林、桂 林、高凉、高兴、合蒲北部等九郡,都尉另置广州。
治所——广信(今广西梧州市)
在历史上,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 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 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 (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 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 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江东六郡指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庐陵、庐江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