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百年人生》讲述了当我们如愿能够接受到 长寿 这份礼物时,它所带给我们的挑战以及应对方法,这些发生在 "眼前" 的事,不得不引发我们重新的思考。推荐阅读

一、百岁人生的到来

空降长寿

根据 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 的数据显示:从 1840 年开始,人类寿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约 3 个月的速度递增;每过十年,人类就可以多活两到三岁

在进入 21 世纪之后这个趋势还在加速:从 2001 年到 2015 年,15 年时间人类寿命增加超过 5 岁。并且,这个增加不仅是针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如此,甚至表现的更加突出。

中国建国初期 平均寿命不到 40 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报告,截至 2016 年,中国人均寿命已突破了 76 —— 整整 多了 36 年 的时间。

下图为 2015 年全球各国的平均预测寿命 图: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自己能活多久?

对于我们来说,长寿 可能是我们能享受到的最好的礼物之一。100 年前,人们活到 100 岁的概率很小,而现在,8 岁的小孩子活到 100 岁的概率很大。这对于我们 处于中间的人 来说又意味着什么?答案很简单,你越年轻,就越有可能活得更长

BBC 网站上,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小程序:算一算:全球寿命提高 看看你的预期寿命是多少?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于是我把自己的情况输入了进去,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看起来不太顺心的样子.. 不过需要 注意,这样的预期寿命通常都是按照当前的数据来进行计算得到的,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可能比上面图中预期的寿命要长得多。

你现在做出的决定经得起未来的你来审视吗?

书中有一段我觉得蛮有意思的:

《金融时报》周六版有一个互动板块,其中会问一些著名人士:“20 岁的你会如何评价现在的你?” 我们把这个问题里的两个 时间换一下位置。我们不去问 20 岁的你会如何评价今天的你,我们想请你考虑一下 70 岁、80 岁或 100 岁 的你会 如何评价现在的你。你能确定现在做出的决定能经得起未来的你来审视吗?

不仅仅 是一个语言上的智力游戏,作者相信这个问题 直击长寿的核心。当生命短暂时,对于 「我是谁」 这样的概念或许可以没有多少洞悉或改变。但是当生命延长,是什么将一个人经历的转变连接了起来?是什么使你仍然是你? 这就是很值得思考的事情了。

二、带来的影响

人生格局的变化 | 传统三段式人生的消亡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当前社会,我们普通人的平均寿命大概在 75 岁,所以基本上所有人都采取 三段式 的人生。

第一段人生就是属于 成长和学习期,即从出生长大成人,一直到走上社会工作之前,这个阶段大概是 18~25 年,取决于个人在学校进修的时间。

第二段人生就是 工作和成家期,即参加工作获得收入,成立家庭养育子女,一直到退休前,这个阶段大概 30~40 年,取决于个人的退休时间。

第三段人生就是 退休期,即停止工作,依靠退休金、个人储蓄、子女赡养继续生活,直到死亡,这个阶段大概 15~25 年,取决于个人的死亡时间。

我们可以看到三段式的人生有这样一个特点:每个人 花十几年的时间用于接受教育,然后工作数十年,然后退休生活十几年。十几年 教育 获得的知识和基础技能用于 工作初期,工作中 积累的经验 使得自己 持续工作到退休,退休后依赖前期的积累走完人生最后一段。

但是这样的 三段式人生 基于寿命在 75 岁上下的情况,通过 30 多年的工作,在 60 岁退休后或许退休金和个人储蓄能维持接下来的 15 年生活,但是一旦寿命达到 100 岁,仍然选择 60 岁退休,那么将面临 40 年没有工作收入的人生。而这 40 年是人体机能衰退、老弱病残的时段,微薄的退休金和个人储蓄是否还能支撑这样生活?

书中还提到了另一个原因是:老龄化 问题加剧之后,我们的劳动力随之减少,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 税收减少 的同时,政府支出的 养老金 又不断增加,这无疑会造成政府的债务水平进一步透支。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图片引用自:https://www.zcool.com.cn/work/ZNjA3MzMzMg==.html

解决方法只有两个:消减养老金 以及 延长退休期。前者无疑会大大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而后者则会拉长我们的工作时间,那我们具备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又是否足够支撑我们们一直工作到退休呢?去年的 华为裁员收费站 36 岁工作人员失业痛哭 等一系列事情,无不提醒着我们 熬工龄 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随着寿命的延长,人生的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三段式 人生将漫漫退出历史的舞台,多段式 人生即将登场。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比如,十几岁的时候你在上学,三十岁的时候你可能重返校园;二十岁的时候忙得没时间恋爱,四十岁的时候抽空谈了个恋爱;五十岁的时候,你辞去高管的位置,花了 2 年时间旅游,放空自己,回来之后又换了一个新的行当,重新开始创业;六十岁的时候你创业成功,决定再回学校读一个新的学位。

多段式 人生中,每一段人生都是崭新的开始,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职业选择新变化 | 人工智能和新的生态系统模式


人工智能的出现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图片引用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51979299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和走红,有社会深层次需求的背景,反映了长寿时代的必然趋势。

人工智能会使未来的社会分工出现严重两极分化,作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行业中空" —— 最顶层的、需要大量原创性工作的行业,比如科研、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娱乐业、教育业等等会得以保留,且还会发展得更好;一些较底层的、不需要太多科技含量的服务产业, 也会得以保留、发展。

除了上述 "两头" 以外,中间大量的科技含量一般、具有重复性、标准性、容易被指令描述清楚的行业,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无情取代。

未来社会行业的两极分化,也会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智慧型城市和超级大城市的行业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人才的汇聚效应也会更加显著。


新的生态系统模式使自我雇佣成为可能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图片引用自:https://www.sohu.com/a/252767504_348043

个人想要购买个人技能 的公司联系起来的技术,正变得越来越全球化,越来越便宜和先进。这些连接平台正在涌现,对 「零工经济」 (gig economy) 和 「共享经济」 (sharing economy) 的评论越来越多。技术变革 降低了信息成本,使买卖双方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对方,通过独立来源确定彼此的可靠性和质量也更加容易。

零工经济 是指,越来越多的人 不通过全职或兼职 工作 获得收入,而是通过完成多个连续买家的一系列具体任务获得佣金。现在可以通过很多平台来销售你自己的技能,也可以参加一些活动作出一些创造性的贡献,吸引顶尖的项目工作,以次来获得投资或奖项。

这些平台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大型企业正日渐寻求小团队或个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的帮助,而小团队则寻求相互联系,以建立规模和扩大影响范围。公司会用奖金来吸引感兴趣的个人和团队,与他们在某个具体项目上进行合作或购买,就像优步公司(Uber)买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的机器人团队一样。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图片为卡内基美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引用自: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01033.html

跟零工经济类似,作为商业实体的 共享经济 提供了灵活的收入来源。以最高调的爱彼迎(Airbnb)为例,个人可以通过租赁闲置房间有效地获得收入。

除了提供收入来源,我们预计这些生态系统也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协调工作、休闲和家庭。随着人们在小型和集中的团队中工作更加灵活,他们把热情投入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所以工作和休闲之间的障碍就会被削弱。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同样有趣的是,在工业化兴起之前,生产主要是在将工作和休闲融为一体的家庭中进行。从工厂至办公室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工作和休闲更为正式的分离。在期盼的同时,我们看到新兴工作生态系统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削弱这种分离,使工作和生活再次融合。

私生活的改变 | 婚姻、家庭、友谊

生命中的每一方面都会随着生命的延续而发生变化。


婚姻 关系和伴侣关系越长久,越会面临经历更多变化的考验。因此,想要避免增加出现裂痕的风险,他们需要灵活变通。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图片引用自: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893029/

百岁人生允许人们延迟结婚,并且人们因为寿命的延长,更愿意找寻一个和自己互补的、能力水平相当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需要让自己 快速成长,培养自己的独处能力、经济能力等等,尤其是女性。在等待爱情的过程中,与其等着年老色衰,不如主动提升自我价值。

作者六六有句话说得好:「颠覆式创新的境界在女人这里,就是说应该把精力放在搏击世界上。等你得到了世界,自然不差男人。」

关注自我成长,这不仅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在事业上获得更快的成长,也是女性收获美好爱情的基础和手段。

其次,我们还得适当留白,多接触外面的人和事,开拓眼界。有对比才能见差异,才能找到对的人。最后,注意自己个人名誉方面的积累,好的口碑和人缘,能潜在地帮助你在别人眼里留下好印象,别人在给你介绍恋爱对象是也会更加靠谱和优质,从而让你发现更加理想的伴侣。

正如罗胖在跨年演讲上说的,以前关于婚姻,我们美好的愿望是银婚、金婚、钻石婚。从今往后,对婚姻最好的祝福有一个词—— “顶石婚”。所谓顶石,指的就是修建筑时,先将其他的都修好,最后放到拱顶上的石头,它标志着这座建筑从此建成了。

在百岁人生当中,婚姻将如顶石一般,是人生的落成典礼,不再是立业的第一步,而是最后一步,不过前提是先盖好建筑的其他部分。


家庭 拥有更少的孩子但是更多的祖父母和曾祖父母,就会出现四世同堂的情形。这也为老一辈人指导年轻人、年轻人赡养老一辈人创造了机会。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图片引用自:https://www.zcool.com.cn/work/ZMjc1NTMxMzY=.html

当彼此的关系跨越年龄限制,成见和偏见就越少。持续的熟悉感似乎很重要,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就越稳定持久。多代家庭也许会像亚洲部分地区一样生活在一起;年龄隔离被打破后,他们也许会更多地了解彼此和相互支持。很清楚的是,这种共享精神会对年轻和年老的一代人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积极影响。


对于父母来说,一旦将孩子养育成人,他们仍然有时间来将重心放在 友谊 上面,而他们的朋友可能会更加多元化,因为他们会在不同的年龄层里遇到那些拥有同样想法和热情的人。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图片引用自:https://www.zcool.com.cn/work/ZMTI0Mjk5MjQ=.html

随着寿命延长,核心家庭可能变得越来越不集中。从历史上看,生育和抚养孩子是人一生中的核心,漫漫一生看起来没有任何进化优势。然而,随着生活的继续,抚养孩子已不再是曾经的全部消费活动,一段友谊或许会出现。朋友与我们共享家庭支出,他们甚至可能成为核心家庭新的组件。

沃顿商学院 MBA 学生斯图尔特·弗里德曼(Stewart Friedman)在他 20 年的研究中,从他 20 多岁的学生身上看到了这种趋势。在最近的研究中,他发现学生们非常强调友谊作为主要的关系纽带,并希望建立一种能够支持家庭按传统方式培育的关系。

正如多代家庭可以允许跨年龄的联系存在,也许 跨年龄的友谊 也会对当前社会新老隔离产生积极影响。

在非工业化社会,年龄不是个人的重要标记。在三阶段人生中,年龄已经成为人生经历的分割线。贡希尔德·霍格斯塔德 和 彼得·乌伦贝格 描述了美国和荷兰的数据资料,表明当朋友网形成,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与同龄人交往。例如,底特律男人的非亲属网研究表明,72% 的亲密朋友和他们的年龄相差不超过 8 岁。只有 3% 的年轻人在 53 岁以上结识非亲属朋友,约 25% 的老年人会接触 36 岁以下的非亲属朋友。

当相同年龄的社交网相互接触时,他们倾向于加强群体认同感,对生活持有相同看法,并把彼此介绍给同龄人。作者认为年龄隔离与老年人歧视紧密联系,因为它鲜明地区分了 “我们”“他们”,并导致陈规和偏见。

当三阶段变成多阶段,不同年龄段的人就有机会拥有类似的经历。正如 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在他的经典著作中写道,反对陈规和偏见的一个武器是组群联系。

也许在这一切发生的时候,网络时代的年龄同质性将开始瓦解,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分享经验,由此建立友谊。也许老年人将不再是一个 “独立的国家”。

三、如何应对?

① 保持终身学习

不跟社会脱轨,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避免因为知识技能陈旧、行业变化、社会发展造成的失业。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自己可以快速投入下一份工作当中去,即使这份工作跟上一份工作属于不同的领域。

② 做好延迟退休、更长时间工作的打算

即使在年龄很大的时候也要看自己还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既是一份收入来源,也是不跟社会脱节,保证自己有对应的社会福利的方式。同时还能避免精神空虚以及社交的匮乏。

③ 不断积累有形资产

这包括各种收入和储蓄,购买足够的保险和理财,多元化的投资,房产等。要保证自己真正退休时也有足够的被动收入来源,要充分意识到自己退休后国家给予的退休金将无力支撑自己的生活,自己在工作时期就要有充分的打算。

④ 不断积累无形资产

这包括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以及社交资产,合适的爱好等。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自然不必说,老年时的问题很多是青年和中年时不良的习惯或者长年累月累积下来的,如果这两点做不到很可能会让老年时的生活雪上加霜。社交关系要在很早的时候就进行发展和维系,在老年时可能才会帮助到自己。而一个长久且健康并且合适自己的爱好也必不可少。

小结

不要为比上一代人更加长寿而欢呼雀跃,趁早未雨绸缪做好各种打算。一个物质生活无忧,精神生活充实,身体健康,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和自己感兴趣的爱好,这样的长寿人生才是礼物。

四、金句&思考

一定程度上,由于网络和在线学习的发展,简单的知识的获取会容易得多,经验学习 会更有价值。所以,将人们区分开来的不是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而是他们使用这种知识所 获得的经历.

将人们区分开的,是它们使用知识所获得的的经历。

技能和知识似乎是非常个人化的。教育证书反映了个人的能力和表现,所有学术机构对剽窃和作弊都严惩不贷。然而,事实证明,我们 如何获得知识 以及 我们获取知识的效率 都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他人。换句话说,使知识更加高效是一个团队比赛。在大多数复杂的高价值任务中相互依赖的关键,意味着高效的人希望与其他高效人士相匹配。

我们获取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

独立生产者的重点是 做实事,并通过这个获得行动导向的美称,以及能够克服障碍的声誉。在此期间赢得的声誉可能成为 下一阶段 的关键无形资产。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那么如何建立、策划和宣传自己的形象的能力,对于独立生产者来说就至关重要。

规划和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个人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人生阶段需要联系起来;有 更多 让糟糕的决定产生可怕后果的时间,以及 更少 的标准化榜样。

世界越发多元化之后,对于我们自己做出的决定应该越发的谨慎,时刻铭记:「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过去的人们被动地接受命运安排,而长寿给人更多时间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像一条线,贯穿了你人生的各个阶段,雕塑了你人生的样子。

学习贯穿一生。

唯一能肯定的一点是,向百岁人生发展的趋势中,将涌现出很多先锋模范、社会、公司、政府。越年轻的人越有机会摸索到新的生活模式。

榜样会越来越多地涌现,但适合自己学习效仿的越来越少,最关键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帮你超过 90% 的人) – https://easyai.tech/ai-definition/ai/

参考资料

加入我们活到 100 岁(上) –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600665/
百岁人生读后感 – https://www.duhougan.net/article-398.html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工作 – https://www.jianshu.com/p/b2ae82a2e8c5
读《百岁人生》心得:长寿究竟是礼物还是诅咒? – https://news.mbalib.com/story/246645
如果能活到100岁,你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893029/

本文已收录至我的 Github 程序员成长系列 【More Than Java】,学习,不止 Code,欢迎 star:https://github.com/wmyskxz/MoreThanJava
个人公众号 :wmyskxz,个人独立域名博客:wmyskxz.com,坚持原创输出,下方扫码关注,2020,与您共同成长!

《百岁人生》读书笔记 | 能活百年,为什么要死在 "35" 岁?-冯金伟博客园

非常感谢各位人才能 看到这里,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写得不错,觉得 「我没有三颗心脏」有点东西 的话,求点赞,求关注,求分享,求留言!

创作不易,各位的支持和认可,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我们下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