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张楚在 1994 年推出的同名专辑如是唱道。28 年后的今天,孤单的 00 后反复甄别,相遇到相识依然是件无比困难的事情。
事实上,作为被移动互联网浪潮裹挟的“二次元世代”,00 后一出生便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被多元文化浪潮深度影响和改变,拥有与 80 后、90 后迥异的成长环境,最终在群体价值观、社交习惯上演化出不同的趋势。
与 80 后、90 后社交基于某些物理连接(现实身份信息)不同,00 后社交先要找到兴趣交集——他们对于扩列(交新朋友)怀着一种热烈的期待,渴望被看见,却又固执的选择画地为牢,圈地自萌(圈层化)成为这个世代最显性社交共性。
对此,Soul 产品负责人车斌向虎嗅表示,“从产品功能角度来看,兴趣社交核心服务是无压力社交互动,并以多样的产品功能满足各个圈层个性化的社交需求。尤其 00 后,更依赖‘赛博好友’,彼此不需要成为线下好友。”
这恰恰与虎嗅即将发布的 00 后报告《乖;爱自己》调研数据不谋而合,97% 的 00 后会通过网络扩列,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只通过互联网认识新朋友,线上社交吸引力超过现实生活的物理联系。
虎嗅与数十位 00 后沟通还发现,主张个性表达是 00 后身上的显著标签,因为没有权威崇拜,反而可以更坦然面对自我。
B 站 00 后 UP 主尧尧向虎嗅表示,00 后有更强的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对交友质量特别在意,不会盲目迷信人脉。
甚至,面对无效社交、无效人脉时 00 后处理的更决绝。“在成为朋友之前,刚添加的微信好友只要隔夜回复消息,一律不配继续躺在好友列表,就很快删掉,爱谁谁。”
尧尧对此解释,没有任何一段值得称颂的友谊是顺其自然(必有一方积极、主动)。
00后圈地自萌,拒绝被App拿捏
“认识新朋友,Tinder、Soul、Falo 刷的比较多,也会玩 Dots、小星空,找话题会逛快看,听猫耳 FM、Space 放松心情 ,但会避开微信。”在抖音坐拥 200 万粉丝的 00 后网红念兹对虎嗅表示,“刷微信、划探探、蹲微博,真不是典型 00 后。”
除工作需要外,念兹已经坚持一年私人时间微信日常打开次数控制在个位数。在她看来,微信、探探、伊对等 80、90 密度过高的 App 并非 00 后社交主阵地,Soul 、皮皮虾、Uki 、最右、积目才是 00 后活跃的交友 App。
一位 QQ 内部人士向虎嗅证实了这种趋势,团队做市场分析、研究时发现,整个赛道除头部平台外,其他社交产品切的市场越发向着圈层化、垂直化演化,“注重服务单一群体的诉求,或者通过与泛娱乐领域结合,来探索社交的可能性”。
从社交产品用户基本盘来看,时代无疑选择了微信、QQ。然而,当微信好友列表从同学、父母延展到同事、客户以及更多“熟悉的陌生人”,便无形中放大了社交所负担的规模、普遍性和范围。甚至,生活与工作的界限愈发模糊,微信在社会(职场、同事、亲朋长辈)倾轧下充满压迫感,沦为社交 “包袱”。
相较于微信,QQ 胜在兼顾熟人社交与开放社交,生态接近社交与兴趣圈子的混合体:既有熟人社交基因,又持续在功能上向陌生社交倾斜资源,个性化功能推陈出新——厘米秀、戳一戳、匿名说、聊天火苗、空间背景、情侣空间、小世界充分满足年轻人彰显个性的诉求,这些专属场景也更容易去拓宽兴趣圈子,并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源于此,00 后是 QQ 平台扩列、消费、获取信息最活跃的世代。“ 00 后社交更注重深度自我表达、平等沟通、包容性,有更强的群体认同感。”上述 QQ 内部人士补充道, QQ 正成为 00 后维持“我”不被定义、不被改变的“主场”,汉服、语 C、Pia 戏等亚文化圈子皆通过 QQ 群扩列出一个又一个兴趣阵地。
为什么兴趣社交更容易掳获年轻人的心?多位社交赛道从业者向虎嗅表示,市面上大多数传统社交产品与现实关系绑定、强调颜值、中心化分发内容,反而使提供自在表达、注重个性化的产品凸显出差异化优势:
首先,以探探为代表的滑动匹配,通过产品设计放大颜值、真人照片带来的视觉刺激。优势在于,极高的匹配效率;劣势在于,用户关系维护、沉淀环节缺失,容易转移到其他主流社交平台,长期留存不理想。
其次,与传统社交产品唯颜值论、强调荷尔蒙源动力不同,兴趣社交以审美、兴趣为出发点,重塑形象进行社交沟通;兴趣社交倡导“注意力普惠”,鼓励每一个用户参与到内容创造与社交互动中,并通过机制保证每个用户的发声被“同好”看到。
虎嗅陆续与数十位 00 后沟通发现,很多高线城市 00 后愿意从抖音(抖音好友推荐,共同关注好友等)、Soul、皮皮虾、Uki 扩列,甚至愿意将 QQ 关系平移到这些应用;而低线城市的多数 00 后则喜欢将自己的扩列阵地转移到快手、微信群。
也就是说,00 后对社交应用的界定与 80、90 后完全不同——抖音、快手、B站,甚至小红书、快看等应用不再受限于 App 原本市场定位,而被 00 后改造成了一个个兴趣交友的秘密基地。
鉴于此,当你(其他代际用户)习惯性划动主流社交 App 时,其实很难与 00 后们不期而遇。甚至,兴趣社交对 00 后精神世界的支撑可能我们想象的要稳固。这背后是 00 后社交正形成一个明显趋势——圈子是 00 后非常重要的交友参照,社区产品逐渐代替独立交友 App。
“人群会有新的代际,就会有新的产品出现,而新的产品会更呼应现在年轻人的意识形态、偏好,也会跟现在的社会更贴近。” Soul 创始人张璐曾如此说道。
而且,与 90 后不同,00 后遇到喜欢的服务会快速做出消费决策。“他们的消费决策路径更短,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价格并非第一优先级考虑的因素,反而更在乎产品价值、个性凸显。”车斌向虎嗅说道。
虎嗅独家获悉 Soul 商业化数据显示,相比 80 后、90 后,00 后会更多地为个性化和能够彰显自己独特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买单。
以捏脸付费为例,Soul 个性商城购买虚拟头像消费者平均消费金额超过 40 元,有用户最多购买达 53 次;18 ~ 27 岁消费者占比最高,超过 50%,其次是 27 ~ 35 岁,占比约为 40%。
此外,虎嗅独家拿到积目用户付费数据显示,其平台付费人群占比中,24 岁~ 26 岁年龄段付费用户最多。“积目用户结构大部分在 25 岁以下,单看某个年龄段内付费用户占比,肯定相对越大越好(经济收入更高)。”积目商业化产品负责人侯晓晨说道。
不过,00 后对个性化需求更高,要求产品更精准洞察并调动其消费欲望,满足场景化需求及情感投射。
以小翼(今年 21 岁,目前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专业)这样活跃在 Soul 的派对主持人为例,他对虎嗅表示,“派对主持人不仅可以社交、积累创作素材,还能通过主持‘云婚礼’获取收益(新人会红包感谢主持人)”。
取悦 00 后,是社交玄学
“任何试图定义一个群体的行为都是‘以偏盖全’。那些愿意被打上标签的 00 后,试图通过代言自己来代言同类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输出成一代人的共性,Who are you?” 00 后创业者莫甜(团队正在做一款主打 00 后的图片社交产品)对虎嗅表示,以年龄标签将人群区隔开来是一种投机式的愚蠢。
问题是,即便 00 后不喜欢被贴标签、被定义,但他/她们却深处一个标签化的时代,常常以标签化、圈层化的特质作为交友的先决条件。
虎嗅与多位产品经理、社交赛道创业者沟通发现,兴趣匹配逐渐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新宠”——风靡 Z 世代的 Soul、皮皮虾、Uki、最右、积目、快看皆通过兴趣穿透了新时代年轻人圈层。
以快看为例,作为国内最活跃的 ACGN 兴趣内容社区,聚集了非常多的小圈子:同人圈(基于原著衍生二创,同人文图漫、cosplay 等)、设圈(拟定主题世界观后,企划在同一世界观下创作)、谷圈( goods,类似周边,同人谷、官方谷等)、娃圈( BJD,球形关节玩偶;ob11,没有头部的身体部件,需自己拼装)、三坑圈( Lolita、汉服、JK )等,00 后凭借兴趣聚集与陌生人取暖,填补自己的孤独和空虚,以此获得极大的归属感。
虎嗅联系到冬绥时,她正在修新拍的 cosplay 照片,作为一名 00 后二次元少女,喜欢 cosplay、滑板。朋友原本喜欢喊她“二萌”(ACG 界用语,指看起来傻乎乎的可爱萝莉),但自从入坑盲盒后,朋友都改口叫她 “Molly”(盲盒虚拟形象)。“冷知识,只要公司有人桌上摆出过盲盒玩偶,过不了多久公司大部分女性都会自然沦陷。”冬绥向虎嗅说道。
相比潮玩盲盒,娃圈玩家显然更沉迷。娃圈设计师橘子姜就向虎嗅表示,人偶圈很多人迷 bjd,像恋人,有很深的情感寄托。“DIY 的娃娃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年轻人悦己的需求。”
而且,快看与B站、小红书等社区产品并不完全相同。一位产品经理向虎嗅表示,“快看在所有泛 ACGN 社区呼声最高,ACGN + 女性能覆盖大部分活跃用户,所以外界分析颗粒度比较大,快看和小红书有点像。
事实上,快看用户更偏二次元、宅一些,是年轻宅圈层兴趣聚集;小红书偏生活向,是更泛化的生活审美社区。”
快看至今仍未开放私信功能,用户之间彼此不能聊天,于是 00 后通过发帖讨论、兴趣标签认识同好,帖子变成一个社交场景——他们用兴趣 TAG 发帖创作,用人设 TAG 互关扩列。
此外,社区的图片弹幕形成了一种社交文化:在条漫的某个细节处设置梗点,用户发现这个彩蛋后便会在此处疯狂用弹幕打卡,这变成了快看创作者与用户独特的交流方式。甚至,相对于评论,点赞成为 00 后群体非常高冷的一种互动方式——不给对方他任何回复机会,就只是默默告诉对方朕已阅。
除了痴迷弹幕社交外,00 后社交表情包的浓度还很高。“三个表情包一句话,没有表情包聊天会变得索然无味。”念兹表示,斗图深入 00 后的社交 DNA,“很多男生也这样,不是说只是女生为装可爱。”
而且,复爱合缘集团情感研究院院长谈檀告诉虎嗅,00 后这一代人追求轻松的关系,希望在兴趣爱好上和恋人产生共鸣。“他们觉得谈恋爱不一定是基于爱,有好感或被追求就可以很快谈恋爱。但这种恋爱关系容易在短期内分手,疫情长期居家以及寒暑假是他们的分手高峰期。”
不过,虎嗅即将发布的 00 后报告《乖;爱自己》调研显示,相比具有现实婚恋需求和处于情感焦虑的 80、90 一代,00 后更希望通过社交进行鲜明的自我表达,彰显个性,迫切需要构建真实的“我”,展示“我”的独特。
“这个世代( 00 后)的年轻人,婚恋焦虑并不突出,互动、娱乐才是社交的主诉求。”车斌向虎嗅表示,这个年龄段本身就具有强烈好奇心、高度个性化、向往独立的特点,且表达欲空前强烈。
这背后趋势在于,00 后的社交逻辑中“我”的优先级始终在前列。以“贴贴”为例(陌陌旗下主打随手拍分享应用,内容会自动推送至密友桌面),这种基于桌面小组件的社交产品 80、90 后觉得鸡肋,但却在 00 后群体中风靡一时。
QQ 团队亦向虎嗅表示,QQ 音视频通话的美颜、挂件能力,支持进度拖动的 QQ 语音消息等,“在 QQ 闭环,这些都是针对年轻用户的产品创新”。
Soul 也基于这套逻辑推出“脸基尼派对”功能。“最初,3D Avatar 面具佩戴只应用于 1V1 视频沟通‘萌面匹配’,多对多场景仅有‘群聊派对’,但平台数据与用户反馈对多人沉浸(带 3D Avatar)需求很高,‘脸基尼派对’顺势上线。”车斌对虎嗅说道。
当然,多家社交产品负责人在与虎嗅沟通时均表示,无论功能迭代还产品创新,并不会特意区分大众化还是个性化需求,“更多是从端内用户使用体验出发,挖掘未被满足的需求”。
“每个用户都是独立个体,甚至同一用户不同时间点社交需求都在变化,平台只有洞察到 00 后社交底层的逻辑变化,并迅速迭代,才能在市场领先。”一位产品经理向虎嗅表示,社交产品功能创新本质是帮助用户更好地表达、交互,但 00 后社交需求不局限于社交本身,更强调基于兴趣爱好的自我价值实现。
这显然并非易事,2019 年至今,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陌陌等公司总共推出了几十款陌生社交 App,涵盖视频、语音、职场、匿名、相亲等多个细分赛道。但从结果来看,至今仍未跑出一款破圈的现象级产品——这使得做年轻人社交产品,越来越像一门玄学。
对此,JOIN(陌生社交产品)联合创始人于宙曾撰文指出,陌生社交赛道 95% 以上产品所满足的都是根本不存在或无法持续的伪需求。“社交的本质是一种非货币化的交易, 必须满足双向筛选才能建立社交关系,双向互动的才是社交;更绝对的说,就是根本没有陌生人社交这个赛道,有的只是 OnlineDating。”
况且,陌生社交一旦与“荷尔蒙经济”挂钩,便会沦为低俗内容、情感诈骗的重灾区。所以,于宙认为,“事实上,自从 2012 年 Tinder 出现后,几乎全世界成功的陌生社交产品都是 Tinder 的变种。假面舞会,非诚勿扰,多人游戏,动态前置等等,没有一个真正解决渗透率和功能留存率这两个要害指标。”
顺着这个逻辑,一罐(匿名社交产品,后被即刻收入囊中)创始人郭子威归纳陌生社交天花板,“无画像,无社交 ” 。他解释,没有个人画像,就没有陌生社交效率。“单凭内容共情和孤独感拉动的对话,连接是短暂的,不断重复是会疲惫的,远不如画像拉动对话更持久有效。低效率维系的陌生人社交连接,带不起长期留存率 。”
当然,从探探、Soul、积目再到小众化的轻语、Dots、Falo、小星空,陌生社交留存率和渗透率是很多因素合力的结果,“比如对不同用户的社交需求满足程度,比如关系链发现、建立、活跃等维度,会更显著影响产品数据;同时 UI 设计、产品品质、运营能力、迭代速度也会影响用户长期留存。”一位资深产品经理向虎嗅表示。
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00 后厌恶千篇一律的脸谱化身份标签,渴望出于真正兴趣爱好的社交,对自身所在小众爱好群体所形成亚文化高度认同。
“无论嘻哈音乐、街头滑板还是飞盘、剧本杀、露营,年轻用户之间越来越需要一个场景化行为搭建关系。00 后并不奉行先聊再探索的交友模式,而是先有共同认知才更有意愿深入拓展。”侯晓晨对虎嗅表示。
此外,社交/社区应用普遍面临最大难题还在于,陌生关系必然会向熟人关系转移,兴趣社交也是周期性行为,随着用户社交关系沉淀,产品均难摆脱“加个微信”的宿命——可见,兴趣社交也只能短暂的掳获 00 后,这亦成为 00 后频繁迁徙社交阵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