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化石并不是什么特别新奇的事,但是发现一对正在交配的乌龟化石不得不令人震惊!
在德国知名的“梅塞尔化石坑”,一种名叫“Allaeochelys crassesculptata”的乌龟,已经在大约4700万年前生物性死亡,突然以化石的形态出现在世人的眼前,而且还处于交配状态!
怎么判断这对乌龟化石正处于交配状态呢?科学家们发现,雄性将它们的尾巴夹在雌性伴侣的下面,两条尾巴对齐,这符合龟类求偶的状态。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现古代龟处于交配状态的化石。
要知道交配属于瞬时行为,是最难被记录的。在众多的化石中,只有昆虫在交配时,突然掉落的松脂把它们封存,成为琥珀,才能被保存下来。
看到这,我想很多人会问: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往下看就知道了↓↓
专家们从乌龟化石出土的地点梅塞尔湖分析,正常情况下,Allaeochelys crassesculptata龟会在湖面浅层的水里交配,可是湖底有火山活动,有毒气体如沼气、硫化氢突然喷发,当时乌龟正在交配时无法游动,逐渐下沉到湖底,吸入了有毒气体,导致死亡。
可是许多生物死亡后都消失了,这对乌龟又有什么条件能保持这样的瞬时行为?分析起来有外因,也有内因。
外因一是此湖是内陆湖,水不流动,尸体没被冲走;二是乌龟当时下沉到很深的湖底,由于湖底缺氧,尸体没有被氧化腐烂,数百万年的沉积物一层又一层压在尸体上,把它们封存起来了。内因是乌龟的龟壳和骨头都非常坚硬,增加了它们死后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生物学家们很难从生物化石中揭示太多关于生物行为学的信息,研究生物化石的行为特征比较复杂,在包括通过微量化石、埋藏学、功能形态学与近亲比较等方法中,有些专家还是选择近亲比较。在历史长河中,Allaeochelys crassesculptata最近的亲戚可能是学名Carettochelys Insculpta的猪鼻龟。
猪鼻龟以酷似猪鼻而得名(如果只看鼻子,还以为这是一头会游泳的猪),又因其四肢上皆有两个爪,亦称两爪鳖,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周围的水域中。
一般龟类都是两栖动物,只不过有些偏陆栖,而猪鼻龟为偏水栖龟类,并不喜欢上岸,它们是游泳健将,且拥有一项倒游的绝活。除了产卵以外,常年喜欢生活于水中。
猪鼻龟Carettochelys Insculpta|审稿作者供
虽然这种龟性胆小怕惊,喜欢处在阴暗角落,但猪鼻龟却是龟中的战斗龟,性格暴躁。在野外的战斗我们不容易观战,而在两栖动物研究所等人工养殖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相互咬追,伤痕累累的龟,特别是其背甲后缘及尾部残缺不全,尾椎都露出来了。
猪鼻龟的繁殖期是在旱季,也就是在7-10月间。胚胎休眠期是猪鼻龟与众不同之处。在自然环境中,猪鼻龟的胚胎发育成熟后,会在卵内进入休眠状态,等待雨季洪水来临给它们带来丰富的食物,稚龟才会破土而出。
常常听说大鸟吃小龟,去年却有视频报道一只陆龟杀死一只小鸟。这是一只亚达伯拉象龟,被吃的是只小玄燕鸥雏鸟。视频中象龟吃小鸟的动作熟练,看起来经验丰富。但科学家尚不确定捕食小鸟到底是不是象龟的普遍行为,只能猜测这个故事的发生与栖息地的食物链受人类影响有关。
不过龟类虽然多数安静、缓慢,但并不代表它们捕食就不敏捷,有些龟就很善于伪装狩猎,比如枯叶龟。这是一种颜值最怪异的龟,脑袋看起来就像是一片叶子,龟壳棱角很多,看起来像是一块树皮。
枯叶龟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生活在南美洲,体型巨大。由于头的形状大小特殊,缩不进壳里,也就不是缩头乌龟了!
如今,我们看到宠物龟进入越来越多人的家中,感觉乌龟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实际上,超过60%的野生龟已经成为了濒危动物,科技人员正在努力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和探索,国家也设置了许多龟类保护区,特别是海龟保护区。另外,国家一直在推进保护我国本土有可能灭绝的龟鳖目动物的相关工作,如2020年4月发布了《鼋拯救行动计划(2019—2035年)》。
许多龟鳖目生物都是禁止捕捉和买卖的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龟也不少,如凹甲陆龟、地龟都属于濒危物种,蠵龟是易危物种,玳瑁则列入了极危物种。
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的,列入CITES附录的水生龟鳖物种达104种。在我国2020年颁布的保护物种中含有21种类的龟鳖动物,其中陆龟、海龟、鼋及斑鳖为一级保护动物,二级保护动物有平胸龟,三线闭壳龟、山瑞鳖等11种类。
除了严格保护,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也是保护濒危物种的有效办法。农业农村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发布了两批《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就包括了三线闭壳龟、黄喉拟水龟、花龟、黑颈乌龟、安南龟、黄缘闭壳龟和黑池龟等保护龟类。
龟鳖动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保护濒危珍稀物种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工作。
PS: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让我们携手保护濒危动物,一起守护地球。
(本文专家:刘雅丹,中国水产学会原秘书长助理/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本文审稿:邹强军,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科普宣传科科长,科学传播高级工程师)